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36,分43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绕齿
寒齿
露齿
齿记
旧齿
齯齿
齿及
齿角
问齿
上齿
齿软
齿决
论齿
鲵齿
历齿
《韵府拾遗 纸韵》:绕齿(绕齿)
杜甫诗压枝金颗重绕齿玉浆寒
《骈字类编》:寒齿(寒齿)
唐 柳宗元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高级汉语词典》:露齿  拼音:lù chǐ
龀牙咧嘴的脸部表情;尤指咧开大嘴的笑
分类:露齿
《漢語大詞典》:齿记(齒記)
提及,记挂。 宋 司马光 《与吴丞相书》:“今日特蒙齿记,感荷知己之恩,终身岂敢忘哉。”
分類:提及记挂
《漢語大詞典》:旧齿(舊齒)
耆旧;老臣,旧臣。三国志·吴志·陆绩传:“ 虞翻 旧齿名盛, 庞统 荆州 令士,年亦差长,皆与 绩 友善。”文选·陆机〈门有车马客行〉:“亲友多零落,旧齿皆彫丧。” 吕延济 注:“旧齿,耆老也。”周书·崔猷传:“ 隋文帝 践极,以 猷 前代旧齿,授大将军,进爵 汲郡公 。”旧唐书·长平王叔良传:“ 神龙 初, 中宗 初復宗社,以 思训 旧齿,骤迁宗正卿,封 陇西郡公 ,实封二百户。”
《國語辭典》:齯齿(齯齒)  拼音:ní chǐ
老人牙齿落尽更生细齿。比喻高寿。《尔雅。释诂上》:「黄发、齯齿、鲐背、耇老,寿也。」晋。郭璞。注:「齯齿,齿堕更生细者。」
《國語辭典》:齿及(齒及)  拼音:chǐ jí
说到、提起。清。袁枚〈与许青岩方伯书〉:「南湖观察太夫人行状,是牧受其迫促,一夕而成,即史黄门之急就章也,何足齿及。」
分類:提到
《漢語大詞典》:齿角(齒角)
(1).指象牙与犀角或鹿角。周礼·地官·角人:“角人掌以时徵齿角凡骨物於山泽之农。” 郑玄 注:“山泽出齿角骨物,大者犀象,其小者麋鹿。”亦泛指一般兽类的齿和角。吕氏春秋·决胜:“诸搏攫柢噬之兽,其用齿角爪牙也,必託於卑微隐蔽,此所以成胜。” 晋 左思 《吴都赋》:“毛羣以齿角为矛鋏。”
(2).嘴边。《封神演义》第二一回:“留有吐儿名誉在,至今齿角有餘芳。”
《漢語大詞典》:问齿(問齒)
询问年龄。 明 唐顺之 《赠陈佥事约之生日》诗:“问齿方知散骑后,论才已是 洛阳 前。”
分類:询问年龄
《漢語大詞典》:上齿(上齒)
(1).长在口腔前部的牙齿。指门齿、犬齿。吕氏春秋·博志:“凡有角者无上齿。”大戴礼记·易本命:“四足者无羽翼,戴角者无上齿。”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有角者无上齿,丰后者无前足,盖天道不使物有兼焉也。”
(2).敬老。上,通“ 尚 ”。齿,指高年。礼记·王制:“耆老皆朝于庠,元日习射上功,习乡上齿,大司徒帅国之俊士与执事焉。” 孔颖达 疏:“又於乡学习此乡饮酒之礼,令老者居上,故云上齿。”《大戴礼记·保傅》:“帝入南学,上齿而贵信,则长幼有差,而民不诬矣。”新唐书·百官志四上:“太子宾客四人,正三品,掌侍从规諫,赞相礼仪,宴会则上齿。”
《分类字锦》:齿软(齿软)
梅尧臣 青梅诗 梅叶未藏禽,梅子青可摘。江南小家女,手弄门前剧。齿软莫胜酸,弃之曾不惜。宁顾马上郎,春风满行陌。
分类:梅杏
《國語辭典》:齿决(齒決)  拼音:chǐ jué
用齿咬断肉。《礼记。曲礼上》:「濡肉齿决,乾肉不齿决。」
分類:牙齿
《漢語大詞典》:论齿(論齒)
犹论年。明史·太祖纪二:“乡党论齿,相见揖拜,毋违礼。”
分類:论年
《漢語大詞典》:鲵齿(鯢齒)
老人齿落后更生的细齿。被视为长寿之徵。文选·张衡〈南都赋〉:“鯢齿、眉寿、鮐背之叟。” 李善 注引尔雅:“黄髮、鯢齿、鮐背、耇老,寿也。”按,今本尔雅·释诂上作“齯齿”。 唐 柳宗元 《终南山祠堂碑》:“邑吏嗇夫,鮐背鯢齿。” 王敏岱 《示和甫》诗:“鯢齿尚未生,黄髮早已翦。”
《國語辭典》:历齿(歷齒)  拼音:lì chǐ
稀疏不整齐的牙齿。东周战国。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王霸妻》:「吾与子伯素不相若,向见其子容服甚光,举措有适,而我儿曹蓬发历齿,未知礼则,见客而有惭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