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18,分75页显示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火鼓
鼓曲
鼓秋
鼓腔
鼓轮
铃鼓
交鼓
贲鼓
鼖鼓
铁鼓
太平鼓
驼鼓
行鼓
迓鼓
皮鼓
《漢語大詞典》:火鼓
火炬和战鼓。孙子·军争:“故夜战多火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李筌 注:“火鼓,夜之所视听。” 贾林 注:“火鼓旌旗,可以听望,故昼夜异用之。”《三国演义》第十六回:“昼列旌旗,遮映山川;夜设火鼓,震明天地。”
《漢語大詞典》:鼓曲
(1).鼓乐声。 隋 薛道衡 《奉和月夜听军乐应诏》:“笳清喧《陇水》,鼓曲噪《渔阳》。”
(2).击奏鼓乐。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木果异事:“昔 唐明皇 晓起苑中,时春候已深,而林花未放……亟命取羯鼓,鼓曲未终而桃杏尽开。”
《漢語大詞典》:鼓秋
摆弄。例如:我很喜欢鼓秋一些小玩意。
煽动;怂恿。例如:有话当面讲,不要背后乱鼓秋。
也说“鼓揪”
《骈字类编》:鼓腔
后山谈丛许安世家有伯成樽如今羯鼓腔也
《漢語大詞典》:鼓轮(鼓輪)
(1).转动圆轮。 晋 傅玄 《马先生传》:“欲作一轮,县大石数十,以机鼓轮为常,则以断县石,飞击敌城。”
(2).指开动车船。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一·荩臣忧国:“既而驰至江滨,忽见二洋船鼓轮西上,迅如奔马,疾如飘风。” 胡鄂公 《辛亥革命北方实录》:“当火车抵站时,予尚在酣睡中,及开车为汽笛惊醒,则车已鼓轮离站矣。” 胡蕴 《抵嘉兴》诗:“鼓轮入市河,河身渐觉小。”
《國語辭典》:铃鼓(鈴鼓)  拼音:líng gǔ
乐器名,打击乐器。在圆形木框的一面,传统蒙上羊皮或驴皮,木框的周围嵌系若干铜、铁制成的小铙钹,藉著敲打皮面、磨擦或摇动木框而带动铙钹,发出轻快明亮且热闹的声响。为英语Tambourine的意译。多用于歌唱、舞蹈伴奏或器乐合奏等。
《分类字锦》:交鼓
楚词絙瑟兮交鼓注交鼓对击鼓也
分类:
《漢語大詞典》:贲鼓(賁鼓)
大鼓。《诗·大雅·灵台》:“虡业维樅,賁鼓维鏞。” 毛 传:“賁,大鼓也。” 孔颖达 疏:“賁,大也,故谓大鼓为賁鼓。”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四三:“賁鼓密而含响,朗笛疏而吐音。” 明 夏完淳 《送客游闽》诗:“楼船十万止於此,金鉦賁鼓安在哉?”
分類:大鼓
《漢語大詞典》:鼖鼓
大鼓。书·顾命:“ 胤 之舞衣,大贝、鼖鼓在西房。”周礼·考工记·韗人:“鼓长八尺,鼓四尺,中围加三之一,谓之鼖鼓。” 郑玄 注:“大鼓谓之鼖。以鼖鼓鼓军事。” 宋 吴自牧 梦粱录·郊祀年驾宿青城端诚殿行郊祀礼:“鼖鼓景鐘催节奏,洪声考击彻青冥。” 章炳麟 《官制索隐》:“而鼖鼓、赤刀、 兑 之戈, 和 之弓、 垂 之竹矢,则讲武之具也。”
分類:大鼓
《漢語大詞典》:铁鼓(鐵鼓)
犹战鼓。 唐 李白 《军行》诗:“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乾。”
分類:战鼓
《國語辭典》:太平鼓  拼音:tài píng gǔ
1.乐器名。满、蒙、汉打击乐器,也称为「单鼓」、「羊皮鼓」。用铁为框,蒙以兽皮,鼓面略呈团扇形,底下有数枚小铁环,有的鼓面画有人物花草,鼓框衬以绒球或花生穗。旧时常用于春节时,或祭祀、跳神等活动,以祈太平,故名。唐代已有,宋代称为「打断」。
2.流行于北京、河北、东北、陕西、宁夏等地,表演时左手持鼓柄,右手执鼓鞭,敲击鼓面,并同时震动铁环作响,一面舞蹈或演唱,各地跳法不同。此种表演形式,也称为「太平鼓」、「太平鼓舞」。
《漢語大詞典》:驼鼓(駝鼓)
(1).设在骆驼背上的鼓。 元 袁桷 《龙虎台》诗:“前行节驼鼓,执御各在手。” 元 杨允孚 《滦京杂咏》之三一:“日光未透香烟起,御道声声驼鼓来。”元史·舆服志二:“驼鼓……﹝骆驼背﹞上施一面有底铜掆小鼓,一人乘之,繫以毛绳。凡行幸,先鸣鼓于驼,以威振远邇。”
(2).即鼍鼓。战鼓。《西游记》第六回:“那阵上旌旗闪闪,这阵上驼鼓冬冬。”一本作“ 鼉鼓 ”。
《漢語大詞典》:行鼓
旧时卤簿中所用的鼓。《清通典·乐四》:“行鼓,一名陀罗鼓,上大下小,匡贴金,铜钉鈸环,繫以黄绒绦,跨于马上,下马陈乐,则悬之于架。”
分類:卤簿
《漢語大詞典》:迓鼓
(1). 宋 元 时民间乐曲名。官府有衙鼓,民间效其节奏,讹作迓鼓。 元 张可久 《折桂令·幽居次韵》曲:“攛顿着小丫鬟舞元宵迓鼓,摸索着大肚皮装村酒葫芦。”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村里迓鼓》:“ 元 人乐府有村里迓鼓之名, 宋 人乐苑有迓鼓格,图官衙严鼓之节也。衙讹为迓。曲名村里迓鼓者,以村里而效官衙,其衣装声节,必多可笑者,以是名之。”
(2).指俚俗的曲调。《老残游记》第九回:“ 申公 在省城里,弹好琴的多着呢,何必听我们这乡里迓鼓。”
《高级汉语词典》:皮鼓
军用小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