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两部蛙声鸣鼓吹
 
稚圭圃
 
群蛙鼓吹
 
蛙声鼓吹
 
蛙鸣鼓吹
 
相关人物
孔稚圭


《南齐书》卷四十八〈孔稚圭列传〉~840~
圭风韵清疏,好文咏,饮酒七八斗。与外兄张融情趣相得,又与琅邪王思远、庐江何点、点弟胤并款交。不乐世务,居宅盛营山水,凭机独酌,傍无杂事。门庭之内,草莱不剪,中有蛙鸣,或问之曰:「欲为陈蕃乎?」稚圭笑曰:「我以此当两部鼓吹,何必期效仲举。」
典故
海鸟悲钟鼓
 
鲁人疑海鸟
  
鲁门海鸟


《庄子》外篇·卷六下《至乐》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简释

鲁禽:喻任性旷达之人。唐骆宾王《远使海曲春夜多怀》:“未安胡蝶梦,遽切鲁禽情。”


例句

海鸟悲钟鼓,狙公畏服裳。 李商隐 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

海鸟知天风,窜身鲁门东。临觞不能饮,矫翼思凌空。钟鼓不为乐,烟霜谁与同。 李白 赠任城卢主薄

莫学鲁人疑海鸟,须知庄叟恶牺牛。 罗隐 村桥

未安胡蝶梦,遽切鲁禽情。 骆宾王 远使海曲春夜多怀

典故 
双柑


《岁时习俗资料汇编·月令粹编》卷二十二〈补遗(二)·春总补〉~864~
《云仙杂记》戴仲若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黄鹂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汝知之乎?
典故 
铜丸促云谣

相关人物
刘奭(汉元帝)


《汉书》卷八十二《史丹传》
「建昭之间,元帝被疾,不亲政事,留好音乐。或置鼙鼓殿下,天子自临轩槛上,隤铜丸以擿鼓,声中严鼓之节。后宫及左右习知音者莫能为,而定陶王亦能之,上数称其材。」唐·颜师古注:「擿,投也。」

例句

徒嗟日沈湎,丸鼓骛奇音。 柳宗元 感遇二首

典故  
湘波瑟
 

《楚辞补注》卷五〈远游〉~73~
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宋·洪兴祖补注:「上言二女,则湘灵乃湘水之神,非湘夫人也。」
典故
箫钟交鼓


《楚辞补注》卷二〈九歌·东君〉~75~
縆瑟兮交鼓,箫钟兮瑶簴,鸣●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东汉·王逸注:「交鼓,对击鼓也。」
典故
一鼓作气


《春秋左传正义》卷八〈庄公·传十年〉~47~
春秋时,齐师伐鲁。鲁庄公将战,曹刿请从,公与之同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剋之。」
典故
渔阳鼓声


《新唐书》卷五〈玄宗皇帝(李隆基)本纪·天宝十四载〉~50~
一月,安禄山反,陷河北诸郡。范阳将何千年杀河东节度使杨光翙。壬申,伊西节度使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以讨安禄山。
《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五上〈逆臣列传上·安禄山〉~646~
冬十一月,反范阳,诡言奉密诏讨杨国忠,腾榜郡县,以高尚、严庄为谋主,孙孝哲、高邈、张通儒、通晤为腹心,兵凡十五万,号二十万,师行日六十里。

例句

渔阳鞞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白居易 长恨歌

典故

《苏轼文集》卷二十一〈文勋篆赞〉
世人篆字,隶体不除。如浙人语,终老带吴。安国用笔,意在隶前。汲冢鲁壁,周鼓秦山。
典故
驺忌鼓琴

相关人物
驺忌
 
齐威王


《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889~
驺忌子以鼓琴见威王,威王说而舍之右室。须臾,王鼓琴,驺忌子推户入曰:「善哉鼓琴!」王勃然不说,去琴按剑曰:「夫子见容未察,何以知其善也?」驺忌子曰:「夫大弦浊以春温者,君也;小弦廉折以清者,相也;攫之深,醳之愉者,政令也;钧谐以鸣,大小相益,回邪而不相害者,四时也:吾是以知其善也。」王曰:「善语音。」驺忌子曰:「何独语音,夫治国家而弭人民皆在其中。」王又勃然不说曰:「若夫语五音之纪,信未有如夫子者也。若夫治国家而弭人民,又何为乎丝桐之閒?」驺忌子曰:「夫大弦浊以春温者,君也;小弦廉折以清者,相也;攫之深而舍之愉者,政令也;钧谐以鸣,大小相益,回邪而不相害者,四时也。夫复而不乱者,所以治昌也;连而径者,所以存亡也:故曰琴音调而天下治。夫治国家而弭人民者,无若乎五音者。」王曰:「善。」

例句

远师驺忌鼓鸣琴,去和南风惬舜心。 柳宗元 李西川荐琴石

典故 
腰鼓催花开


《羯鼓录》
尝遇二月初诘旦,巾栉方毕,时当宿雨初晴,景色明丽,小殿内庭,柳杏将吐。睹而叹曰:‘对此景物,岂得不为他判断之乎?'左右相目,将命备酒,独高力士遣取羯鼓。上(唐玄宗)旋命之临轩,纵击一曲,曲名《春光好》(原注:“上自制也。”),神思自得。及顾柳杏,皆已发拆。上指而笑谓嫔御曰:‘此一事不唤我作天公,可乎?’嫔御侍官皆呼万岁。

简释

催花鼓:指打鼓为乐。宋杨万里《正月五日以送伴借官侍宴集英殿十口号》之七:“一声白雨催花鼓,十二竿头总下来。”


例句

一声白雨催花鼓,十二竿头总下来。 杨万里 正月五日以送伴借官侍宴集英殿十口号之七

《漢語大詞典》:蛙鼓
亦作“ 蛙皷 ”。 群蛙叫声。 宋 邵雍 《和王安之少卿雨后》:“蛙皷未足听,蚊雷未易驱。” 清 陈淏才 《花镜·养鳞介法·蟾蜍蛙》:“一蛙鸣,百蛙皆鸣,其声甚壮,名蛙鼓,至秋则无声。” 姚光 《夜起一首次钝根》:“悄步中庭羣籟寂,惟闻蛙鼓似谈经。” 李瑛 《让水》诗:“蛙鼓敲不响,知了紧绷弦。”
分類:叫声
《國語辭典》:鲁禽(魯禽)  拼音:lǔ qín
传说春秋时,一海鸟栖息在鲁国郊外,鲁侯以为祥瑞,便迎至宗庙,并奏九韶古乐,备三牲礼,结果海鸟不吃不喝,三天就死了。见《庄子。至乐》。后比喻旷达任性的人无法忍受官宦生活的拘束。唐。骆宾王〈远使海曲春夜多怀〉诗:「未安胡蝶梦,遽切鲁禽情。」
分類:海鸟
《國語辭典》:诗肠鼓吹(詩腸鼓吹)  拼音:shī cháng gǔ chuì
听见黄鹂的叫声,可以清净俗耳,引发诗情。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二。俗耳针砭诗肠鼓吹》:「往听黄鹂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汝知之乎?」
《漢語大詞典》:丸鼓
以铜丸击鼓。汉书·史丹传:“ 元帝 被疾,不亲政事,留好音乐。或置鼙鼓殿下,天子自临轩槛上,隤铜丸以擿鼓,声中严鼓之节。”后以“丸鼓”用作帝王耽好声色、荒于政事的典实。 唐 柳宗元 《感遇》诗之一:“徒嗟日沉湎,丸鼓騖奇音。”
《漢語大詞典》:湘妃鼓瑟
见“ 湘灵鼓瑟 ”。
《漢語大詞典》:湘灵鼓瑟(湘靈鼓瑟)
谓 湘水 女神弹奏古瑟。《楚辞·远游》:“使 湘灵 鼓瑟兮,令 海若 舞 冯夷 。” 明 张景《飞丸记·芸窗望遇》:“我也曾见 湘灵 鼓瑟曲里称神。”亦作“ 湘妃鼓瑟 ”。 唐 杜甫 《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不见 湘妃 鼓瑟时,至今斑竹临江活。”
《漢語大詞典》:湘弦(湘絃)
亦作“ 湘絃 ”。即湘瑟。 唐 韩愈 《送灵师》诗:“四座咸寂默,杳如奏湘弦。” 唐 孟郊 《湘弦怨》诗:“湘絃少知意,孤响空踟蹰。” 清 纳兰性德 《金缕曲·亡妇忌日》词:“我自终宵成转侧,忍听湘絃重理。” 苏曼殊 《为调筝人绘像》诗:“湘弦洒遍胭脂泪,香火重生刼后灰。”参见“ 湘瑟 ”。
《漢語大詞典》:湘瑟
湘妃 所弹之瑟。亦指代瑟。瑟,弦乐器。 唐 孟郊 《泛黄河》诗:“湘瑟颼飀弦, 越 宾呜咽歌。”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三引 侯策 诗:“ 九疑 湘瑟悲龙竹,子夜秦簫隔凤楼。” 明 何景明 《夜过刘以道兄弟》诗:“山水停湘瑟,池塘到 谢 家。”
《國語辭典》:湘灵(湘靈)  拼音:xiāng líng
相传舜的二妃娥皇、女英,因哀痛舜崩殂,自溺于湘江,化为湘水之神,称为「湘灵」。宋。苏轼〈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词:「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分類:湘水
《漢語大詞典》:周鼓
指石鼓文。古人以为刻于 周 代,故称。 宋 苏轼 《文勋篆铭》:“ 安国 用笔,意在隶前:《汲冢》 鲁 壁, 周 鼓 秦 山。” 宋 吕祖谦 《驾车驾幸秘书省》诗:“若写鸿猷参大雅,定非 周 鼓颂畋渔。”
分類:石鼓文
《漢語大詞典》:催花鼓
唐 南卓 《羯鼓录》:“尝遇二月初詰旦,﹝ 明皇 ﹞巾櫛方毕,时当宿雨初晴,景色明丽,小殿内庭,柳杏将吐,覩而嘆曰:‘对此景物,岂得不为他判断之乎?’左右相目将命备酒,独 高力士 遣取羯鼓,上旋命之,临轩纵击一曲,曲名《春光好》,神思自得,及顾柳杏,皆已发拆。上指而笑谓嬪御曰:‘此一事不唤我作天公可乎。’”后因有“催花鼓”之语。 宋 杨万里 《正月五日以送伴借官侍宴集英殿十口号》之七:“一声白雨催花鼓,十二竿头总下来。” 明 唐寅 《花月吟效连珠体》之六:“月中漫击催花鼓,花下轻传弄月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