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法鼓
【佛学大辞典】
(譬喻)扣鼓诫兵进众以譬佛之说法为诫众进善者。法华经序品曰:「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无量寿经上曰:「扣法鼓,吹法蠃。」大集经五十六曰:「法幢当摧折,法鼓声亦绝。」大经慧远疏曰:「严鼓诫兵,说教诫人。」同嘉祥疏曰:「扣鼓诫兵,合佛说法以集众,欲进趣于善。」【又】禅林之器。法堂设二鼓,其东北角之鼓,谓之法鼓,西北角之鼓,谓之茶鼓。见象器笺十八。
【佛学常见辞汇】
宣扬佛法,普度众生,好像击鼓使声音普遍听。法华经有击大法鼓和法鼓常鸣的话。
法鼓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大法鼓经之略名。
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失译。
风鼓山相击
【佛学大辞典】
(杂语)六祖坛经之偈语。风鼓,灾风鼓动也。山相击,须弥崩倒也。因本经曰:「大三灾时,有大黑风吹使海水两披。取日宫殿,置须弥山半,安日道中,缘此世间有二日出,河渠流竭。其后久久,大风复取第三日出,大恒河竭。四日出,阿耨池竭。五日出,大海乾枯。六日出,天下烟起。至七日出,天下洞然。直至梵天。火灾之后,布大黑云,周遍降雨,滴如车轮。无数千岁,其水渐长,至光音天,此水复减。有大风起,鼓动波涛,起沫积聚,自然坚固,变成天宫。七宝校饰。由此有梵天宫。其转灭,依前聚沫。次第成就他化自在天宫。直至成四天下。依前建立。水灾之后,其次久久,大僧伽风至果实天,其风四布吹诸天宫。使诸天宫相拍,碎若粉尘。直至天下诸大山王,相拍亦然。六祖坛经曰:「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
信鼓
【佛学大辞典】
(杂名)总谓钟磬之音。为得信之方便者,通谓之信鼓。增一阿含经四十二,阿难升讲堂击犍稚曰:「我今击此如来信鼓,(中略)降伏魔力怨,除结无有馀。露地击犍稚,比丘闻当集。诸欲闻法人,度流生死海。闻此妙响音,尽当云集此。」资持记上一之四曰:「信鼓者,于事则告众有期,在法则归心无二。鼓谓击动发音,名通钟磬。」(参见:钟)。【又】临终之引磬谓之信鼓。决定往生集曰:「信鼓者磬名也,亦名无常磬也。」
茶鼓
【佛学大辞典】
(物名)于祖忌献茶汤时,或茶礼汤礼时所鸣之鼓也。见象器笺十八。
浴鼓
【佛学大辞典】
(物名)禅林报浴时之鼓也。
鱼鼓
【佛学大辞典】
(物名)木鱼之异名。鱼形之板鼓,为报知诸事而打者,因其空洞谓之鼓,为板形谓之鱼板。鱼板须似鱼形。
云鼓
【佛学大辞典】
(物名)报午斋之鼓,画云形,故云云鼓。见象器笺十八。
涂毒鼓
【佛学大辞典】
(杂语)以毒料涂于鼓上,使人闻声而即死者也。传灯录曰:「全豁禅师上堂,一僧出礼拜请。师曰:吾教意犹如涂毒鼓。击一声,远近闻者皆丧。」(参见:毒鼓)
毒鼓
【佛学大辞典】
(譬喻)毒鼓之声能杀人,以譬涅槃经所说佛性常住之声,能杀害众生之五逆十恶,使入于佛道也。然鼓有二种:一天,一毒。对于五乘之机,各说五乘之教,彼等各信顺修行,得證果之益,故譬之于天鼓,又如对于五逆十恶之众生,说佛性常住之大乘极致,彼等却为生诽谤,堕于无间,故譬之于毒鼓。但虽堕无间,而依此因缘,遂得灭五逆十恶,入于菩提之道。因而以此二鼓配于顺逆之二缘,天鼓譬顺缘,毒鼓譬逆缘也。如俗所谓忠言逆耳者,毒鼓之声也。涅槃经九曰:「譬如有人以杂毒药用药大鼓,于大众中击之发声。虽无心欲闻,闻之皆死,唯除一人不横死者。是大乘典大涅槃经亦复如是,在在处处诸行众中有闻声者,所有贪欲瞋恚愚痴悉皆灭尽,其中虽有无心思念,是大涅槃因缘力故。能灭烦恼而结自灭,犯四重禁及五无间,闻是经已,亦作无上菩提因缘,渐断烦恼,除不横死一阐提也。」天台依凭集曰:「信者为天鼓,谤者为毒鼓,信谤彼此决定成佛。」照横实镜序曰:「照横实镜一卷,敬奉晋贤客。庶于中人为天鼓,于下愚为毒鼓。信谤俱利。」文句记四曰:「毒鼓者,大经云:譬如有人以毒涂鼓,于大众中击令出声,闻者皆死。鼓者平等法身,毒者无缘慈悲,打者发起众也,闻者当机众也,死者无明破也。」
解打鼓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公案名。又名禾山四打鼓。禾山无殷对于学人所问,避迂远曲折之问答,示真谛一窍,意在言外,打鼓之响,反在后面之意者。说(参见:禾山)附录。
禾山
【佛学大辞典】
(人名)吉州禾山无殷禅师,七岁从雪峰出家,受具后,谒九峰虔禅师,嗣法。后住禾山,学法济济。宋太祖建隆元年寂。谥曰法性。见会元六。
钲鼓
【佛学大辞典】
(物名)佛教仪式所用之乐器。
【佛学大辞典】
(物名)乐器名,张皮于木,以桴击之而鸣者。释氏要览下曰:「五分云:诸比丘布萨,众不时集。佛言:若打犍稚,或打鼓,吹贝。」毒鼓,甘露鼓,法鼓,金鼓,天鼓,各(参见:本)
鼓天
【佛学大辞典】
(天名)击鼓之天人。胎藏界曼陀罗第十二外金刚陀之一众。
鼓音王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之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