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神鼎
(1).鼎的美称。上古帝王建立王朝时必铸新鼎作为立国的重器。史记·封禅书:“闻昔 泰帝 兴神鼎一,一者壹统,天地万物所繫终也。” 汉 焦赣 《易林·渐之临》:“ 禹 作神鼎, 伯益 衔指。斧斤既折,撞立独倚。” 宋 罗泌路史·后纪一·太昊:“﹝ 太昊 ﹞爰兴神鼎,制郊禪。”后世因以“神鼎”喻指皇位。宋书·袁顗传:“神鼎将沦,宗稷几泯。” 清 沈德潜 《司马懿故居》诗:“中原回首移神鼎,竖子成名建禪坛。”
(2).指道教炼丹药的鼎器。 南朝 梁 江淹 《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诗:“ 广成 爱神鼎, 淮南 好《丹经》。”
《國語辭典》:列鼎  拼音:liè dǐng
鼎是一种三足两耳,盛菜肴的器具。列鼎形容菜肴极为丰盛,或生活的奢华。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一八:「入门上高堂,列鼎错珍羞。」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自别来享重福,列鼎身康健。」
《國語辭典》:阳识(陽識)  拼音:yáng zhì
古代器物上凸出的文字。也称为「阳文」。
《漢語大詞典》:阴识(陰識)
暗中看出。 清 龙启瑞 《陈平周勃论》:“ 高帝 之与 吕氏 论相也。首 王陵 ,次 平 勃 ,岂不阴识 陵 之守正,而欲二子有以佐之歟?” 陈三立 《遣兴》诗:“江长海断风雷寂,阴识雄人草泽存。”
《國語辭典》:阴识(陰識)  拼音:yīn zhì
古代器皿上凹入的文字或饰纹,称为「阴识」。
《漢語大詞典》:阴识(陰識)
暗中看出。 清 龙启瑞 《陈平周勃论》:“ 高帝 之与 吕氏 论相也。首 王陵 ,次 平 勃 ,岂不阴识 陵 之守正,而欲二子有以佐之歟?” 陈三立 《遣兴》诗:“江长海断风雷寂,阴识雄人草泽存。”
《漢語大詞典》:三铉(三鉉)
喻三公。铉,举鼎器。晋书·刘琨祖逖等传论:“励其贞操,契寒松而立节,咸能自致三鉉,成名一时。”南齐书·高帝纪上:“相国位总百辟,秩踰三鉉。”
分類:三公鼎器
《国语辞典》:天下鼎沸  拼音:tiān xià dǐng fèi
天下之势有如鼎器内热水般沸腾翻滚。比喻国家局势不稳,民心动荡。《周书。卷一七。梁禦传》:「魏室陵迟,天下鼎沸。」
《漢語大詞典》:禁鼎一脔(禁鼎一臠)
御用鼎器中的一块肉。比喻珍美之物。 明 沈鲤 《〈张太岳集〉序》:“嗟乎,斯亦禁鼎一臠,尝者可以知其味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