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八一五三
黄蜕,字新之,号警斋,严州淳安(今浙江淳安)人。淳祐七年举进士第二。历馆职,宝祐五年迁著作佐郎兼国史馆校勘。外任建昌军佥判,迁大理卿,未几归老,卒。学博而正,所至以文学知名。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嘉靖《淳安县志》卷一一。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黄应龙,学者称壁林先生,南城(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进士。宝祐中知衡山县(明嘉靖《衡州府志》卷一)。度宗咸淳八年(一二七二)知台州(民国《台州府志》卷九)。有《壁林文集》十四卷,已佚。清同治《南城县志》卷八之一有传。
全宋文·卷八○二五
黄应龙(一作隆),字正父,号璧林,建昌军南城(今江西南城)人。淳祐元年进士。宝祐间知衡山县,咸淳八年知台州。著有《璧林先生文集》十四卷。见《永乐大典》卷七二四二,嘉靖《衡州府志》卷一,《桂胜》卷二,《千顷堂书目》卷九,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一五,光绪《江西通志》卷二三,民国《台州府志》卷九。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黄今是,字时之,号终晦,莆田(今属福建)人。度宗咸淳初召为直讲官,以知制诰、太子正字致仕。宋亡,尽焚其著作,郁郁而卒。事见《闽诗录》丙集卷一五。今录诗四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1—1312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善甫,号四如。黄绩子。度宗咸淳七年进士。授国子监簿,未赴。宋亡,更名渊,字天叟,号韵乡老人,教授乡里以终。有《四如讲稿》、《经史辨疑》、《四如文集》。
全宋诗
黄仲元(一二三一~一三一二),字善甫,号四如,入元更名渊,字天叟,莆田(今属福建)人。度宗咸淳七年(一二七一)赐同进士出身,调监瑞安府。九年,知剑州。恭宗德祐元年(一二七五)招致芝山书院。二年,充益王府撰述官,兼制置司干办。宋亡隐居。元皇庆元年卒,年八十二。事见《宋季忠义录》卷一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1—1336 【介绍】: 元浦江人,字清远,一字明远,号槐窗居士,又号田居子。十二岁能属文,长从方凤、吴思齐等游,尽通诸子百家之言,尤精究《》、《春秋》。有《春秋举传论》、《周正如传考》、《蔡氏传正误》等。
全宋诗
黄景昌(一二六一~一三三六),字清远,一字明远,晚号田居子,浦江(今属浙江)人。长从方凤、吴思齐、谢翱游。有《田间古调辞》,已佚。元顺帝至元二年卒,年七十六。月泉吟社第二十五名,署名槐窗居士。事见《月泉吟社诗》,《浦阳人物记》卷下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3—1337 【介绍】: 元徽州路休宁人,字清夫,号秋江。父黄元圭早卒,一清侍母以孝闻。友人平章政事李孟欲荐为杭州教授,固辞,孟赋诗赞之。赵孟頫绘以为图。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0—1324 【介绍】: 元龙兴路富州人,字希文,号中黄。十五岁为道士,事刘玉真。英宗至治三年游京师,受公卿大夫士礼重。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五一
黄甲登,号存耕。增城人。诗一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南康人,字可玉,号松瀑,又号狷叟。少多疾,父母强使为道士,所居室多唐宋杂迹。善诗。有《松瀑集》。
元诗选
石翁,字可玉,号松瀑,南康人。世儒,家居庐山下。少多疾,父母强使为道士。所居室多唐、宋杂迹。间疾作,闭户反复在手。疾止危坐若思。客至驰辩荣辱,石翁闭目不复答,人多咎之,因自号曰「狷叟」。年几六十而死,常自作墓铭。邓善之谓其学典丽该洽,贯儒名老而同归。文章由古训诫,诚若拟金石而奏《韶濩》。袁伯长称其静而不驰,溢于哀忿,砥砺志节,有古逸民之风焉。

人物简介

元诗纪事
文德,汴中人,号尚文子。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汴人。

人物简介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子相,号遁庵,平江嘉定州人。由经学任宜兴县教授历常州路劝农总管

人物简介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诚父,号牧石,金华人。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五三
黄仲翁,字寿昌。香山人。长于诗,游太学归,不仕,所居环植花木,自号翠轩,辟稽古堂,聚书万卷。事见《香山诗略》卷一。诗八首。

人物简介

元诗纪事
仲瑶字□□,号隆溪。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7—1357 【介绍】: 元婺州义乌人,字文晋,又字晋卿。有文名,仁宗延祐二年进士,授台州宁海丞,历诸暨州判官,所至有政声。仕至侍讲学士,致仕卒,谥文献。在州县以清白为治,及升朝行,挺立无所附,足不登巨公势人之门。其学博极群书,而约之于至精,剖析经史疑难,及古今因革制度名物之属,多先儒所未发。文辞谨严,援据精切。有《日损斋笔记》、《金华黄先生文集》。
元诗选
溍字晋卿,婺州义乌人。生而俊异,学为文,顷刻数百言。弱冠西游钱塘,得见遗老钜工宿学,益闻近世文献之详。还从隐者方韶父游,为歌诗相唱和,绝无仕进意。延祐开科登进士,授宁海丞。至顺初,以马祖常荐,入应奉翰林文字,转国子博士,出提举浙江等处儒学。亟请侍亲归,俄以秘书少监致仕。至正七年,起翰林直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擢兼经筵官,升侍讲学士同知经筵事,累章乞休,不俟报而行。遣使追及。十年夏,得请还南。七岁而卒,年八十一。赠江西行省参知政事,追封江夏郡公,谥文献。所著有《日损斋稿》三十三卷、笔记一卷。宋景濂曰:先生素行挺立,贵而能贫。遇佳山水则觞咏其间,终日忘去。雅善真草书,为文布置谨严,援据精切,俯仰雍容,不大声色。譬之澄湖不波,一碧万顷,鱼鳖蛟龙,潜伏不动,而渊然之色,自不可犯。世之议者,谓先生为人高介类陈履常,文辞温醇类欧阳永叔,笔札俊逸类薛嗣通,历事五朝,嶷然以斯文之重为己任。与临川虞集、豫章揭傒斯、同郡柳贯齐名,号儒林四杰,合而观之,待制之才雄肆,而侍讲之思峻洁,一时才士如王祎、宋濂辈,并出黄、柳之门,而汇为一代文章之盛。殆亦气运使然者矣。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晋卿,婺州义乌人。以荐应奉翰林,转国子博士,为浙学提举。至正中再起为翰林直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进侍讲学士,同知经筵。卒谥文献。有日损斋槁三十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