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八七八
黄鹤,字叔似,号牧隐,抚州宜黄(今江西宜黄)人。希子。希尝著《补注杜诗》,未成而卒。嘉定中,鹤复增益之,重订年谱,其书行于世。有集名《北窗寓言》,佚。见弘治《抚州府志》卷二二。
黄汝霖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七六○
黄汝霖,号敬庵,嘉定间官武德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福州闽清人,字子鲁,号鲁庵。宁宗嘉定十三年进士。官国子学正,添差通判南剑州。工词。
全宋诗
黄师参,字子鲁,号鲁庵,闽清(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进士,调赣州教授(《宋诗拾遗》卷一六)。官终国子正,南剑州通判。事见《淳熙三山志》卷三二。今录诗五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黄敏德,号存庵。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知句容县(《景定建康志》卷二七)。宁宗开禧元年(一二○五)由福建提举市舶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九)。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六四○八
黄敏德,号存庵,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淳熙十四年以承议郎知句容县。开禧初官福建提举市舶,寻以臣僚言「贪饕鄙猥」,罢与祠禄。见《句容金石记》卷五,《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九,《宋诗纪事》卷五六。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黄登,字瀛父,号南溪,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进士。理宗绍定间知仙游县,迁通判南剑州。有《适意集》,已佚。事见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二三、三五。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七三一○
黄登,字瀛父,号南溪,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嘉定四年登进士第,授邵武军军学教授。绍定间知仙游县,迁南剑州通判。著有《适意集》。见《宋诗纪事》卷七○,《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四,道光《福建通志》卷九三、九四、一四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福州闽县人,字叔旸,号玉林,又号花庵词客。早弃科举,以读书、吟咏自适。曾以诗受知于游九功。有《散花庵词》、《花庵词选》。
全宋诗
黄升,字叔旸,号玉林,又号花庵词客,闽(今属福建)人(《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四)。早弃科举,以词著称,有《散花庵词》一卷。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选有《绝妙词选》二十卷。事见《绝妙词选》自序、胡德方序。
词学图录
黄升,字叔旸,号玉林。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编《绝妙词选》20卷,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十卷,下部为《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十卷,后人统称《花庵词选》,自作词亦附于后。有《散花庵词》。
全宋文·卷七七五九
黄升,字叔旸,号玉林,又号花庵词客,闽(今福建)人。当理宗世,早弃科举,雅意歌咏,曾以诗词受知游九功。著有《绝妙词选》二十卷、《散花庵词》一卷,今存。见宋胡德方《绝妙词选序》,《宋诗纪事》卷六九,《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九《散花庵词》提要。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黄履翁,字吉甫,号西峰,宁德(今属福建)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进士。事见清乾隆《宁德县志》卷七。
全宋文·卷七九五七
黄履翁,字吉父,福州宁德(今福建宁德)人。登绍定五年进士第。学问该博,以林駉《古今源流至论》未备,续为汇纂《别集》十卷。见《八闽通志》卷五五,《闽中理学渊源考》卷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居简。宋建宁建安人,字元易,号东浦。工诗。隐居吴郡光福山。理宗嘉熙中卒。有《东浦集》、《云墅谈隽》。
全宋诗
黄简,一名居简,字元易,号东浦,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寓吴。工诗,与章康为友。理宗嘉熙中卒。有《东浦集》、《云墅谈》(《宋诗纪事》卷六五作《云墅谈隽》),已佚。事见《诗苑众芳》、清同治《苏州府志》卷四九《冢墓》、卷一三九《艺文考》。今录诗八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黄大受,字德容,自号露香居士,南丰(今属江西)人。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游踪颇广。遗著《露香拾稿》,于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其子伯厚仕鄞时,请应𢖟、郑清之作序。事见本集卷首序及有关诗。 黄大受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编为一卷。
黄自如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七六八八
黄自如,自号蕴空居士,建昌军南城(今江西南城)人。淳祐初撰《金丹四百字注》,今存。见所撰《金丹四百字后序》。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黄载,字伯厚,号玉泉,南丰(今属江西)人。大受子。理宗绍定中以平闽乱功授武阶。嘉熙中(《安晚堂诗集》卷一○)由浙西兵马都监累迁广东兵马钤辖,权知封州。有《蜡社歌馀》,已佚。事见《隐居通议》卷九,清康熙《南丰县志》卷七有传。今录诗十二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黄文雷,字希声,号看云,南城(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赵与■知临安,辟为酒官。舟归次严陵滩,溺死。有《看云小集》。事见明正德《建昌府志》卷一五。 黄文雷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校以清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及《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六九八二
黄文雷,字希声,建昌军南城(今江西南城)人。著有《看云小集》,陈起索取,收入《江湖集》,今存。见《看云小集自序》
黄宗仁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八一六五
黄宗仁,字荣甫,号中斋,严州淳安(今浙江淳安)人,蜕之弟。登淳祐元年进士第。尝知衢州,累官至司农少卿。见嘉靖《淳安县志》卷一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13—1280 【介绍】: 宋庆元府慈溪人,字东发。理宗宝祐四年进士。度宗时,为史馆检阅,与修宁宗、理宗两朝《国史》、《实录》。进言指陈时弊,出通判广德军,寻移绍兴府,知抚州,有善政。改提点刑狱,移浙东提举常平,摧抑豪强,赈抚饥民,为贵富所怨。学宗周敦颐、二程、朱熹。卒后私谥文洁先生。有《古今纪要》、《黄氏日抄》。
全宋文·卷八○二九
黄震(一二一三——一二八○),字东发,号于越,庆元府慈溪(今浙江慈溪东南)人。年四十四登宝祐四年进士第,调吴县尉。景定元年摄华亭县,复摄长洲县,皆有政声。辟主管浙东提举常平帐司文字,改辟提领镇江转般仓分司。擢史馆检阅,与修宁宗、理宗两朝国史、实录。出通判广德军,改绍兴府。咸淳七年知抚州,推行荒政,民赖以安。升提举江西常平仓司,恤孤赡贫,全活者众。改提点江西刑狱,决滞狱,清民讼,致豪贵怨,以谗言劾去,奉云台祠。贾似道罢相,以宗正寺簿召。移浙东提举常平,升直宝章阁。宋将亡,归宝幢山中。宋亡,饿而卒,年六十八。门人私谥曰文洁先生。震为人清介自守,尊朱子学,轻讲说,重践履,所著有《古今纪要》十九卷(存)、《古今纪要逸编》一卷(存)、《戊辰修史传》一卷(存)、《黄氏日钞》九十七卷(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天台人,字星甫,尝于越中诗社,试《枕易》题,推为第一名。其诗风致清远,用意推敲,不愧骚坛领袖。有《月屋漫稿》。
元诗选
庚字星甫,天台人。所著有《月屋漫稿》。其自序曰:「仆龆龀时习举子业,何暇为诗。自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凡平生豪放之气,尽发而为诗。若醯鸡之出瓮天,坎蛙之出蹄涔而游江湖也。」今观其句法,如《幽居》云:「斜阳明晚浦,落叶瘦秋山。」《别山阴诸友》云:「柳色独青眼,梅花同素心。」《夏夜小酌》云:「分茶醒酒客,添烛了残棋。」《观渔》云:「鸣榔舟叶聚,撒网浪花圆。」《病中》云:「气味如僧淡,形容似鹤癯。」《兰亭会饮》云:「钟带夕阳来远寺,碑和春雨卧平芜。」《寄毛素轩》云:「清夜梦分千里月,同乡人各一方天。」《灯花》云:「自喜结根依小草,不愁飞片落苍苔。」《偶题》云:「细柳雨中垂绿重,残花风里乱红轻。」《清明》云:「浸花窗下分红影,插柳檐前借绿阴。」《杂咏》云:「L书自笑已成癖,煮字元来不疗饥。风月满怀诗可写。雪霜侵鬓镜先知。」类皆风致清远,用意推敲。星甫尝于越中诗社试《枕易》诗,推第一,名盛于词场。当是时,江南初定,遗民故老,无所寄兴,往往发之于吟咏间。时际宴安,禁网疏阔,骚坛树帜,奔走争先,蔚为一代文章之盛。其所由来者远矣!
全宋诗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发平生豪放之气为诗文”。以游幕和教馆为生,曾较长期客越中王英孙(竹所)、任月山家。与宋遗民林景熙、仇远等多有交往,释绍嵩《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亦摘录其句。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 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讹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钦定四库全书·月屋漫稿·提要
(臣)等谨案:月屋漫稿一卷,元黄庚撰。庚字星甫,天台人。生于宋末,入元不仕。后来选诗者以其为宋遗民,并载入宋诗中。然观其集首自序,乃泰定丁夘所作。时元统一海内已五十七年,不得仍系之宋人。今故仍题作元人,从浙江通志、文苑传例也。庚尝客山阴王英孙家,试越中诗,社枕易题,庚为第一,考官乃李侍郎。今评语与原诗并在集中。盖为当时推重若此。其诗尚沿时习。体格不免卑弱,而刻露处亦时见新警。如五言之斜阳明晚浦,落叶瘦秋山。柳色独青眼。梅花同素心。鸣榔舟叶聚,撒网浪花圆诸句。七言之钟带夕阳来远寺,碑和春雨卧平芜。细柳雨中垂绿重,残花风里乱红轻。清夜梦分千里月,故乡人各一方天。风月满怀诗可写,雪霜侵鬓镜先知诸句,类皆风致婉约,翛然自远,犹不失为具体焉。乾隆四十四年七月恭校上。
月屋漫稿·原序
唐以诗为科目,诗莫盛于唐,而诗之弊至唐而极。宋以文为科目,文莫盛于宋,而文之弊至宋而极。甚矣诗与文之极其弊,而难于其起弊也。自有虞明良之赓歌,已非太古忘言之天矣。三代以还,虽王者之迹熄,而世独近古,其播于声诗,发为辞令,形于规谏讽刺者,皆所以纪一时之实,岂好为是虚言哉?国以诗文立科目,非世道之幸。士以诗文应科目,又岂人心之幸,宜古道之滋不可挽也。呜呼!自孔子删定系作以来,诗书、易、春秋之文仅存,而其道则泯矣。以言乎诗,自三百篇讫于战国,诗之脉几绝,而骚续之,故骚有功于诗,骚之下有选,由选而至于唐,惟杜少陵为备,以言乎文。获麟绝笔之馀,诸子百家猬兴蜂起,不有孟子之书,圣人之道晦矣。故孟子功不在禹下。至若荀扬之簧鼓圣言,班马之户牖古史,历三国六朝隋唐之世,斯文微如一发,而韩昌黎力挽古学,沿唐而宋,则欧阳出焉。呜呼!盛者乃所以为衰也。然诗盛于唐,唐之诗脉自杜少陵而降,诗以科目,而弊极于五代之陋。文盛于宋,宋之文脉自欧阳诸公而降,文以科目,而弊极于南渡之末年。以科目而为诗,则穷于诗,以科目而为文,则穷于文矣。良可叹哉。仆自龆龀时读父书,承师训,惟知习举子业,何暇为推敲之诗,作閒散之文哉。自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凡平生豪放之气,尽发而为诗文。且历考古人沿袭之流弊,脱然若醯鸡之出瓮天,坎蛙之蹄涔而游江湖也。遂得率意为之,惟吟咏情性,讲明礼义,辞达而已,工拙何暇计也。于是裒集所作诗文,缮写成编,命之曰漫稿,以为他日覆瓿之资。若曰复古道,起文弊,则有今之韩、杜在。天台山人黄庚星甫氏序。
槜李诗系·卷三十八
字星甫,天台人。有《月屋漫稿》。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星甫,天台人。有《月屋漫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