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五七○
黄圣年,字逢永,号石佣,又号大药山人。顺德人。维贵子。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举人。授湖广当阳教谕。以足疾归。与陈子壮等十二人修复南园诗社。卒年六十二。生平好学能文,与其兄圣期少受庭训,著述甚富,尤工书法。有《墙东草》《壬游草》《薜蕊斋》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五有传。
黄世忠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崇安人,字屏周,号石圃老人。万历四十六年举人。署浙江东阳教谕,寻为翰林待诏。官至广西庆远知府。有《经济集》、《碧涧流玉》。

人物简介

维基
黄廷师,字惟经,号调雨,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福建乡试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进士,初授,擢户部主事,榷九江钞关。后仕至湖广兵巡道佥事。在清代顺治九年任广西苍梧兵巡道副使,十一年升任光禄寺卿。崇祯元年撰有《驱夷直言》,称耶稣为'寮氏',钉以十字刑架,实为罪鬼,假说死后复生,于是诸国崇奉十字刑架,轻生敢死,虽赴汤蹈火亦所甘心。说寮氏的信徒四处攻略它国,袭五国而设五院。“嘉靖初年,此番潜入吕宋,与酋长阿牛胜诡借一地,托名贸易,渐诱吕宋土番各从其教,遂吞吕宋,皆以天主之说摇惑而并之也。”天主之说不仅荒谬,而且佐以邪术,“凡国内之死者,皆埋巴礼院内,候五十年,取其骨化火,加以妖术,制为油水,分五院收贮。有入其院者,将油抹其额,人遂痴痴然顺之”;不仅邪术制人,而且辅以酷法,有番女忏悔者,“或罚在院内洒扫挑水,或罚在院内奉侍寮氏,则任巴礼(即神父,闽南语音译)淫之矣”,“至若骗男人解罪,则用白布长衣,自头面罩至脚下,用小索五六条,其索尾系以铁钉,勒令人自打于背上,血出满地,押遍五院乃止”。西班牙殖民吕宋的种种罪恶已转移算在了天主教头上。进士光禄寺卿黄廷师墓在南门外三十二都小桥乡,土名橄榄产山,即佳鉴山。。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79—1648 【介绍】: 明常州府江阴人,字介之,号大愚。天启间贡生,精佛学。崇祯时入复社。清顺治二年,江阴抗清起义,毓祺与门人徐趋举兵行塘,与城内兵相呼应。及城陷,亡去。后居通州湖荡桥,再谋起义,事露,逮系南京狱,死于狱中。有《古杏堂集》、《大愚老人集》。
黄梦松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黄梦松,字茂卿,号苍徕,福建泉州府南安县民籍。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福建乡试举人,数次不第,四十七年出任县教谕,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三年授户部云南司主事,管通州草场,六年升陕西司员外、郎中。天启六年(1626年)出知宁国府,崇祯三年九月升浙江金衢道兵备副使。四年考察,丁外艰归,遂决意不仕,买山归隐,言论重之。卒,崇祀邑乡贤。
黄元功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黄元功(?—1641年),字伯谦,号王屋,晚号默斋,直隶顺德府邢台县人。性刚正,弱冠应童子试,而邑郡院三试皆首取。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顺天乡试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考选庶常,须有所需有语之者,笑而弗应。筮仕定远令,仅月余,因地方事与巡方使者忤,引疾归。起改归德府教授,士多游宴侈靡,疏于经学,立睢阳社,聚士子讲业,耳提面命,甲乙其文,一郡大雅。督学使者尚严切,启径窦条不便六事,上之,使者惮焉。移国学助教,例当迁部曹,宁滞而让同官先迁。后转户曹,按次榷临清税,有杨某督储宁武,宁武会兵变,杨滇人也,父母老,欲辞官,公请于大司马,代杨差宁武,杨差临清,人高其谊。粮储积弊,解官放粮召买,廉得其实,革正之,士饱于伍,马腾于厩。著要言八条,后入矜式。督抚耿公疏荐可为备兵使,铨部待求而后覆曰:岂可求也。又引疾归。家居一年不补,同年平田公语之曰:主上知君久矣,每问黄员外未见何也。君当起以副上知。始矍然补原职,转郎中,越年余,升汝宁府知府。时汝宁荒旱,盗贼充斥,以抚字寓,保障解散,当斩馘,整战具,练兵丁,修城壕,设烽堠,流寇两犯城下,御破遁去。市渠驱身隶崇藩,往往害诈百姓,控告不敢,知而捕杖之,违崇藩意,疏劾,遂镌一级,补两淮运副,后升岷王府长史,耻曳裾王门,不任而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83—? 【介绍】: 明广东顺德人,字亮垣,一字象甫,号玉仑。万历三十五年殿试第一,授修撰,历官礼部尚书。崇祯九年入阁,累加少傅,予告归。后相南明永历帝,年老不能决事,数为台省所论列,乞归卒。
全粤诗·卷五四○
黄士俊,字亮垣,号五崙。顺德人。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一六〇七)状元。授修撰,历官礼部尚书,官至武英殿大学士。明思宗崇祯九年入阁,累加少傅。后告归。唐王以原官召,未赴。后相永明王,耄不能决事,数为台省所论列,乞归卒。清康熙《顺德县志》卷八有传。
维基
黄士俊(1570年—1661年),字亮垣,号玉崙。广东顺德县(现顺德区杏坛镇右滩村)人,祖籍福建莆田黄岸。明末政治人物。黄士俊为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广东乡试举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殿试位列一甲第一名,授翰林院修撰。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任太子洗马,历春坊官、詹事府詹事、侍读学士、玉牒馆总裁。崇祯二年(1629年),升任礼部尚书,协理詹事府事。崇祯九年(1636年),任东阁大学士。崇祯十年(1637年)为文渊阁大学士。历加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少傅。清兵入关后,士俊未保晚节,薙发易服。清顺治六年(南明永历三年,1649年己丑)黄士俊往肇庆觐奉南明永历帝,惜朝纲腐败,遂辞官,回乡隐居。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卒于家,享年91岁,谥文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4 【介绍】: 明福建晋江人,字明立,号海鹤。万历三十七年举人。官至南京国子监丞,遂寓居南京。好藏书,得未见书,必亲手抄录。明亡,悲愤卒。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五四○
黄圣期,初名希睿,字逢一,号济石。顺德人。维贵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八年(一六一〇)进士。授户部主事。寻移疾归,卒年甫三十六。有《春晖堂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四有传。
维基
黄圣期(1584年—1615年),字逢一,号济石,广东广州府番禺县民籍顺德县人,明朝官员。癸卯广东乡试第十一名举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会试六十二名,第二甲第十七名进士。吏部观政,次年授户部云南司主事,监督旧太仓。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养病,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84—1626 【介绍】: 明浙江馀姚人,字真长,号白安。黄宗羲父。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授宁国推官。天启初擢御史,力陈时政十失,忤魏忠贤,被夺俸一年。既而杨涟劾忠贤,被旨切责,尊素愤而抗疏。后又上疏论万燝廷杖及河南进玉玺诸事,益忤忠贤意,被削籍归。不久被逮入都下诏狱,临行嘱宗羲,谓学者不可不知史,当读《献征录》。在狱中受酷刑死。南明弘光时追谥忠端。有《忠端公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真长,馀姚人。万历丙辰进士。除宁国推官,擢山东道御史。天启末,卒于诏狱。赠太仆寺卿,追谥忠端。有集。
维基
黄尊素(1584年—1626年),字真长,号白安,明末官员,浙江馀姚县(今余姚市)人。黄尊素官至御史,属东林党人,天启年间因反对魏忠贤而死于诏狱,是“东林七贤”之一。黄尊素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中三甲进士,除宁国府推官,为官謇谔敢言,尤有深识远虑。天启二年(1622年)升山东道监察御史,参劾魏忠贤阉党不遗余力,上《士气已竭》疏,天启六年(1626年),受魏忠贤所害,入诏狱,被拷打致死,据说死状凄烈,头破血流。与黄尊素同时死难的还有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缪昌期、周宗建等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85—1646 【介绍】: 明福建漳浦人,字幼玄,一字螭若,又字细遵,门人称石斋先生。天启二年进士。授编修。崇祯初进右中允,曾三次疏救故相钱龙锡,贬三秩,而龙锡得减死。又屡上疏言诸臣专事互相报复,不顾大局,语刺大学士周延儒、温体仁等,被斥为民。复起为少詹事,因疏劾杨嗣昌等,下诏狱,旋释出,谪戍广西。十五年,复故官。福王即位,用为礼部尚书。南京陷,唐王即位福州,擢武英殿大学士。自请往江西图恢复,至婺源遇清兵,战败被执,不屈死。道周潜心经学,亦工书画。有《易象正义》、《三易洞矶》、《洪范明义》、《石斋集》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幼玄,一字螭若,漳州镇海卫人。天启壬戌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中允,以言事落职。寻起官,以谕德掌司经局,再迁少詹事,协理府事,谪江西布政司都事,逮系遣戍。复起礼部尚书。有大涤函书浩然咏。
维基
黄道周(1585年3月9日—1646年4月20日),字幼玄(又作幼元、幼平),又字螭若、细遵,号石斋,人称石斋先生,闽南、台湾尊称为「助顺将军」,福建省漳州府漳浦县铜山(清朝时属诏安县,今为东山县)人,祖籍莆田,学者、书法家、艺术家。明亡后抗清,被俘殉国。谥忠烈,乾隆时改谥忠端。明万历十三年,二月初九生于东山深井村,出生世家,年少家贫,在福建铜山(今属东山县)岛上石室刻苦攻读,曾在闽南漳州和广东潮州收徒讲学。有「闽海才子」之誉。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与倪元璐、王铎同年。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为经筵展书官,因丁忧去职。崇祯初复官编修。崇祯三年(1630年),任右中允。八月,钱龙锡以袁崇焕事下狱,廷臣无敢讼冤者。黄道周与钱龙锡素无私交,却激于义愤,上疏称:“今杀累辅,徒有损于国”,认为钱龙锡不宜坐死罪。崇祯帝不悦,以忤旨之罪把黄道周降级外调,又碍于舆论,乃释放钱龙锡,改戍浙江定海。崇祯十一年(1638年),杨嗣昌、陈新甲、方一藻皆有家丧,崇祯帝依旧“夺情”起用。黄道周对此连上三疏,指责此三人不忠不孝。道周又因指斥大臣杨嗣昌等私下妄自议和,七月初五日崇祯帝在平台召开御前会议,要杨嗣昌与黄道周当场辩论,黄道周雄辩滔滔,“与嗣昌争辩上前,犯颜谏争,不少退,观者莫不战栗。”崇祯怒不可遏,斥责他:“一生学问只办得一张佞口。”道周被连贬六级,谪江西布政司知事。遂辞官,于邺山讲堂开坛讲学。崇祯十三年(1640年),江西巡抚解学龙以“忠孝”为由,向朝廷举荐黄道周,认为他“可任辅导”。崇祯大怒,下令将二人入狱,以“伪学欺世”之罪重治,户部主事叶廷秀、监生涂仲吉等力救,也被逮入狱,后周延儒曰:“张溥、黄道周,皆有些偏,只是会读书,所以人人惜他。”帝沉默不语。改廷杖八十,充军广西。崇祯十四年(1641年),杨嗣昌病死。崇祯想起黄道周的“清操力学,尚策励”,赦其罪,并复官。道周告病回家,专心著书。明亡后,任南明礼部尚书,“严冷方刚,不偕流俗”,杨廷麟曾力荐他充讲官兼直经筵。弘光帝亡后,至福建福州。隆武帝封武英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但兵权由郑芝龙掌握,时清廷颁布剃发令,江南人民求救于南明隆武朝廷,芝龙养兵自重,不发一兵一卒。黄道周只得返乡筹兵筹粮。隆武元年(1645年),九月十九日道周募众数千人,马仅十馀匹,另有一月粮,出仙霞关,与清兵抗击。施琅曾一度与他前往,不久却径自返回福建。夫人蔡氏叹道:“道周死得其所了!”十月初抵达广信(今上饶),募得三个月兵粮,分兵三路,向清兵发起进攻,一路向西攻抚州(今临川),另两路北上分攻婺源、休宁,不久三路皆败。十二月六日,黄道周率队向婺源出发,至童家坊,得知乐平已陷,二十四日,抵明堂里时遇伏,参将高万容逃去,于是全军崩溃。黄道周与四门生蔡春溶、赵士超、赖继谨、毛至洁冲锋在前,终因兵弱,五人被徽州守将张天禄俘获。道周俘后,至金陵狱中,狱中吟咏如故,清廷派明旧臣洪承畴劝降,黄道周写下这样一副对联:“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洪恩浩荡,不思报国反成仇。”将殉难的史可法与洪承畴对比。承畴颇愧,上疏请求免除道周死刑,清廷不准。后绝食十二日,期间其妻蔡氏来信:“忠臣有国无家,勿内顾”。隆武二年(1646年),三月五日就义,临刑前,盥洗更衣,取得纸墨,画一幅长松怪石赠人,还给家人留下了遗言:“蹈仁不死,履险若夷;有陨自天,舍命不渝”。至东华门刑场上,向南方再拜,道周撕裂衣服,咬破手指,有血书遗家人:“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最后头已断而身“兀立不仆”,其门人蔡春溶、赖继谨、赵士超和毛至洁同日被害,人称「黄门四君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5 【介绍】: 明江西新城人,字元公,自号海岸道人。崇祯元年进士,历宁波、杭州两府推官,以丁忧归。南明弘光时,授仪制主事。清军破南京,被执不屈死。有《瑶光阁集》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元公,建昌新城人。崇祯戊辰进士,历宁波杭州二府推官累迁礼部郎中有瑶光阁集
维基
黄端伯(?—1645年),字元公,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建昌府新城县(今江西省黎川县)人,生平好佛,尝镌私印曰「海岸道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散文家、诗人,因拒降清廷而殉国。黄端伯自幼聪敏好学,博览经史。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登戊辰科进士,次年授浙江宁波府推官。那时倭寇常犯浙江沿海一带,他集思广益,提出防倭十条计策,使该地倭患大为减轻。他在宁波“布衣素食,货利不撄其心”。对初次犯法者重在教育,对贿赂者则深恶痛绝。对穷书生,只要有文才,便加意勉励,给予资助和推荐。崇祯五年(1632年),因母病故,遂回故里,三年服满,改任杭州府推官。他办事干练,广知博闻,公务之余,常邀两浙学士讲学于西湖,为当地培养人才。崇祯十年(1637年),考选北上时,又逢父丧,居家七年。耳闻目睹居住在建昌(今南城县)的益王朱慈炱作威作福、穷奢极欲的种种行为,义愤填膺,上疏朝廷,列数朱在建昌“擅增兵甲”,“擅增民词,批行郡县,骗害良民”等恶行。结果,反被朱慈炱诬谄为离间亲藩。黄端伯于愤怒中弃官为僧,避居庐山。崇祯十七年(1644年),闯王李自成陷北京,崇祯帝自缢。镇守山海关的辽东总兵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福王朱由崧即于南京称帝,黄端伯面北动哭,盼为国效力。经礼部尚书姜曰广推荐,授为正六品礼部仪制司主事、礼部仪制司郎中。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南京失守,朱由崧逃逸,礼部尚书钱谦益及忻城伯赵之龙等百官皆迎降,城内自杀殉国的,除了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以外,只有十二个人,其中高级官员仅刑部尚书高倬,其馀皆是中下级官吏以及一般读书人,故时人叹曰:“国家无事,公卿大臣享其尊荣;不幸有变,儒生小臣奋其义烈!”黄端伯在其寓所能仁寺傍门书写“大明礼部仪制司主事黄端伯不降”大字,拒不出迎。清豫亲王多铎,命兵卒将端伯押至面前,并吆喝使跪,端伯不屈。多铎拍案叱喝:“你认为弘光帝是何种人物,想为他一死?”端伯朗言:“皇帝圣明!”不愿多说一句。多铎问:“马士英何等臣属?”端伯答曰:“马士英,忠臣也!”多铎又可气又可笑,问:“马士英乃大奸臣,何得为忠?”黄端伯说:“马士英不降,拥送太后入浙江,当然是忠臣。”他指着已经剃发易服的赵之龙等人说:“这些人才是不忠不孝之人。”多铎点头良久,他问:“素闻黄先生耿介孤直,能否在大清做官?”黄端伯断然拒绝并斥责迎清失节之人,说得降臣赵之龙等人面色发赤。多铎将其关押在江宁逾四个月,其间端伯一再拒绝清廷劝降。虽然身处牢狱之中,依然谈笑如常,且作《明夷录》言:“丹心倾汉室,碧血吐秦廷”以明其志。六月十四日,清政府下令剃发,他指颈说:“我宁剃(杀)头不剃发”。八月十三日,多铎再劝端伯降,并威胁道:“不降则戳!”黄端伯誓死拒降,多铎遂命杀之。黄端伯整肃冠履,昂首引颈受刃。刽子手心惊目眩,不敢举刀,黄端伯厉声高喊:“何不刺我心!”临刑前,面北遥拜,颜色自若,观者万馀,焚香拜泣,连多铎也叹称“南来硬汉仅见此人”,“北向叩头,口呼高皇帝、烈皇帝就死”。口占绝命词曰:对面绝商量,独露金刚王。
割截无嗔恨,刀山是道场。
黄家瑞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5 【介绍】: 明山东滕县人,字祯臻,号如千。崇祯七年进士。授汾阳知县。历扬州兵备佥事。崇祯十六年,超擢右佥都御史,督理淮扬盐法军饷。福王立,乞休,寓居平湖。后从沈犹龙等起兵反清,兵败,转战至浦口,赴水自杀。
维基
黄家瑞(?—1645年),字祯臻,济宁府滕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黄家瑞是万历十一年进士黄中色的孙子、万历三十七年举人黄昌年的儿子,在天启七年(1627年)成为举人,到崇祯七年(1634年)中进士,获授汾阳知县,调任良乡,之后历官祠祭主事、员外郎,外任扬州卫佥事。不久他因为抵禦流寇有功擢任佥都御史,督理淮扬的盐法与军饷;南京失陷,他和沈犹龙、周兰、崔腾鲤、眭明永、陈子龙、李待问、王雄、章简等人募招义士数千人起兵支援吴志葵及黄蜚,隆武帝召任大理右少卿,松江沦陷后在浦口投水自杀。
黄配玄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黄配玄(?—1645年),字承文,号位两,江西省抚州府乐安县(今江西省乐安县)人,同进士出身。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举人,崇祯七年(1634年),登甲戌科进士,吏部观政,十月授南直隶望江县知县,八年调任怀宁县知县。此后升任南京兵科给事中。崇祯十四年(1641年),任安庐巡抚。丁内艰去。
黄缵祖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黄缵祖(?—17世纪—?),号南屏,陕西西安府咸宁县人。明朝官员。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陕西乡试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初授山西汾阳知县,四年本省同考,崇祯二年调繁赵城县,四年考选,五年授礼部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