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63,分51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马鹿
黄鹿
鹿骇
玉鹿卢
瑞鹿
涧鹿
涧鹿
豕鹿
鹿砦
鹿港
鹿耳门
兔鹿
养鹿
哨鹿
囷鹿
《漢語大詞典》:马鹿(馬鹿)
(1).马和鹿。 汉 陆贾 新语·辨惑:“夫马鹿之异形,众人所知也。” 唐 古之奇 《秦人谣》:“上下一相蒙,马鹿遂颠倒。”新唐书·元稹传:“彼 赵高 ,刑餘之人,傅之以残忍戕贼之术,日恣睢,天下之人未尽愚,而 亥 不能分马鹿矣。”
(2).鹿的一种。体长,肩高,耳大,有如小马,故称马鹿。雄的有角,最多生八叉。毛色夏季赤褐色,冬季灰褐色,臀部灰白色。我国多产于 东北 、 内蒙 、 西藏 等地。毛皮可做褥垫或制革,肉供食用,鹿茸入葯。 沈凯 《古玛河春晓》第五章:“离他不到二十步远的水边,站着一头肥壮的马鹿,摇晃着一对美的盘杈大角。”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二·鹿
(3).梵语Mahallaka的日语译音。无知,愚蠢。日语亦用以骂人,谓笨蛋;混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教者马鹿,学者亦马鹿。” 瞿秋白 《乱弹·小白龙》:“如此之爱国主义,如此之国家主义,如此之马鹿。”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九:“‘马鹿!’留一撮撮小胡子的 森田 ,也踱出来,站在一边,瞪着眼睛,帮着 韩老六 斥骂 郭全海 。”
《骈字类编》:黄鹿
唐书仪卫志第二黄鹿旗队
《國語辭典》:鹿骇(鹿駭)  拼音:lù hài
鹿性易受惊骇,故以此比喻人民的惶恐不安。《文选。陆倕。石阙铭》:「忘兹鹿骇,息此狼顾。」
《漢語大詞典》:玉鹿卢(玉鹿盧)
古代长剑剑首的玉饰。后以代称剑。《汉书·隽不疑传》“带櫑具剑” 颜师古 注引 晋 晋灼 曰:“古长剑首以玉作井鹿卢形,上刻木作山形,如莲花初生未敷时。今大剑木首,其状似此。” 唐 杜牧 《重送》诗:“手捻金僕姑,腰悬玉鹿卢。” 清 吴伟业 《题苏门高士图》诗:“腰鞬三矢玉鹿卢, 幽州 臺上为欢娱。”
《骈字类编》:瑞鹿
梁昭明太子七契瑞鹿摛素祥熊耀黄神梁简文帝谢敕赉长生米启如随瑞鹿若降 乌
《骈字类编》:涧鹿(涧鹿)
皮日休樵溪诗见山禽下
《骈字类编》:涧鹿(涧鹿)
明 周玄 钱舜举金碧山水图 涧鹿缘苔卧,山猿抱叶行。
《韵府拾遗 屋韵》:孔武仲二山赋谷鸟语兮关关涧鹿鸣兮呦呦
《骈字类编》:豕鹿
山海经中山经美山其兽多兕牛多闾麈多豕鹿
又琴鼓之山其木多榖柞椒柘其上多白珉其下多洗石其兽多豕鹿多白犀其鸟多鸩
《國語辭典》:鹿砦  拼音:lù zhài
旧时作战时的防禦设施。参见「鹿角」条。
《國語辭典》:鹿角  拼音:lù jiǎo
1.雄鹿的角。可以制药。
2.旧时作战时的防禦设施。把带有枝桠的树枝削尖,尖梢朝上,埋在营寨门前或交通路口,以阻挡敌人前进。因形似鹿角而得名。《三国演义》第一八回:「鹿角多半毁坏,意将从此处攻进。」《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四下里摆放鹿角蒺藜,铃索齐整。」也称为「鹿砦」、「鹿寨」。
《漢語大詞典》:鹿港
(1).蓄水河港。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 莹 请修顿固双斗门於减水河口,为束水鹿港以均节壅溢,奏可。”
(2).地名。在 台湾省 本岛西岸、 彰化 西南。 台湾省 早期与大陆联系的主要港口之一。
《漢語大詞典》:鹿耳门(鹿耳門)
地名。在今 台湾省 台南市 安平港 北。1661年, 郑成功 率大军驱逐 荷兰 侵略者,即自此登陆,后湾内淤浅,海道亦废。今为平陆。亦省作“ 鹿耳 ”。 清 丘逢甲 《夏夜与季平萧氏台听涛追话旧事作》:“如闻 鹿耳 鯤身畔,毅魄三更哭义旂。”
《骈字类编》:兔鹿(兔鹿)
元 杨允孚 滦京杂咏一百首 其五十 曲曲阑干兔鹿驯,雨肥绿草度青春。
《骈字类编》:养鹿(养鹿)
南史扶桑国传其国有马车牛车鹿车国人养鹿如中国畜牛以乳为酪
《漢語大詞典》:哨鹿
打猎时吹哨效鹿声引鹿。又因围场为哨鹿之所,后亦称围场为哨鹿。《清续文献通考·王礼十二》:“每岁白露后,鹿始出声而鸣。效其声呼之可至,谓之‘哨鹿’。国语曰‘木兰’。今以为围场之通称。”按,国语,指满语。
《國語辭典》:囷鹿  拼音:jūn lù
贮藏谷物的仓廪。《国语。吴语》:「日臣尝卜于天,今吴民既罢,而大荒荐饥,市无赤米,而囷鹿空虚,其民必移就蒲蠃于东海之滨。」
分類: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