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鹰抓燕雀(鹰抓燕雀)  拼音:yīng zhuā yàn què
比喻捉取十分容易。《官场现形记》第四○回:「两旁差役一声吆喝,犹如鹰抓燕雀一般,把王七拖翻在地,剥去下衣。」《文明小史》第七回:「傅知府也不答应,但命带下去看管。当时鹰抓燕雀一般,把他师徒三人带了就走。」
分类:容易
《国语辞典》:兀鹰(兀鹰)  拼音:wù yīng
动物名。鹫鹰目鹫鹰科。产于热带与亚热带地区,自头至颈皆无羽毛而裸出,跗蹠部亦无羽毛。足爪较弱,无法捕捉动物,以动物的尸体为食,有强劲的喙部可撕开皮毛,以便吞食。
《国语辞典》:秃鹰(秃鹰)  拼音:tū yīng
动物名。鸟纲鹫鹰目。为一种大型鹫。全身黑灰色,头部颈部只有稀疏的绒毛,性猛烈。产于蒙古。也称为「秃鹫」。
《国语辞典》:熬鹰(熬鹰)  拼音:áo yīng
1.驯鹰时使鹰不睡。
2.比喻深夜不眠。如:「都大半夜了,你就别熬鹰了,有什么事明天再做吧!」
分类:深夜
《国语辞典》:鹰勾鼻(鹰勾鼻)  拼音:yīng gōu bí
形状像鹰嘴一样钩曲的鼻子。如:「他有个高挺的鹰勾鼻、薄薄的嘴唇,很有特色。」
分类:鼻子
《国语辞典》:鹰爪功(鹰爪功)  拼音:yīng zhǎo gōng
一种功夫。攻击对手时,手指弯曲如鹰爪,故名。
《国语辞典》:饿虎饥鹰(饿虎饥鹰)  拼音:è hǔ jī yīng
比喻凶狠贪婪的人。《活地狱。楔子》:「衙门里的人,一个个是饿虎饥鹰,不叫他们敲诈百姓,敲诈哪个咧!」
《漢語大詞典》:傅鹰
(1902-1979)化学家。福建福州人。美国密执安大学博士。曾任东北大学、重庆大学、厦门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中科院学部委员。提出利用润湿热测定固体粉末比表面的方法;利用热力学理论考察固液界面和气液界面吸附层的性质,设计出一种计算表面活度系数的方法;与人合作研究鸡蛋清蛋白溶液的表面张力,并根据吉布斯公式计算出鸡蛋清蛋白分子的横截面积等。著有《化学热力学导论》《普通化学》等。
《漢語大詞典》:鞲鹰绁犬(韝鷹紲犬)
臂套上蹲着鹰,手里牵着狗。借指纨袴子弟放浪游乐的生活。隋书·列女传·刘昶女:“﹝居士﹞每韝鹰紲犬,连骑道中,殴击路人,多所侵夺。”
《分类字锦》:对鹘对鹰(对鹘对鹰)
见对雁注
分类:
《高级汉语词典》:董统鹰扬
为督察纲纪而大展雄才
《國語辭典》:放鹰逐犬(放鷹逐犬)  拼音:fàng yīng zhú quǎn
打猎。《明史。卷一八六。韩文传》:「击毬走马,放鹰逐犬,俳优杂剧,错陈于前。」《精忠岳传》第三二回:「忽一日带了二三百家将,往乡村打围作乐,一路来到一个地方,名为孟家庄,一众人放鹰逐犬。」
分類:打猎
《國語辭典》:飞鹰走犬(飛鷹走犬)  拼音:fēi yīng zǒu quǎn
打猎。元。关汉卿《鲁斋郎。楔子》:「每日价飞鹰走犬。街市閒行。」《三国演义》第一○七回:「却说曹爽正飞鹰走犬之际,忽报城内有变,太傅有表。」也作「飞鹰走马」、「飞鹰走狗」。
《國語辭典》:飞鹰走狗(飛鷹走狗)  拼音:fēi yīng zǒu gǒu
打猎。《后汉书。卷七五。袁术传》:「少以侠气闻,数与诸公子飞鹰走狗,后颇折节。」《元史。卷一三八。脱脱传》:「脱脱谏曰:『古者帝王端居九重之上,日与大臣宿儒讲求治道,至于飞鹰走狗,非其事也。』」也作「飞鹰走马」、「飞鹰走犬」。
《國語辭典》:飞鹰走马(飛鷹走馬)  拼音:fēi yīng zǒu mǎ
打猎。宋。欧阳修 乞奖用孙沔札子:「沔今年虽七十,闻其心力不衰,飞鹰走马尚如平日。」也作「飞鹰走狗」。
《國語辭典》:飞鹰走狗(飛鷹走狗)  拼音:fēi yīng zǒu gǒu
打猎。《后汉书。卷七五。袁术传》:「少以侠气闻,数与诸公子飞鹰走狗,后颇折节。」《元史。卷一三八。脱脱传》:「脱脱谏曰:『古者帝王端居九重之上,日与大臣宿儒讲求治道,至于飞鹰走狗,非其事也。』」也作「飞鹰走马」、「飞鹰走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