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6—1686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馀姚人,字晦木,一字立溪,学者称鹧鸪先生。黄宗羲弟。明季贡生。与兄黄宗羲、弟黄宗会均为刘宗周弟子,学术大略与宗羲等。南明弘光朝亡后,徒步迎鲁王,兄弟毁家纾难,起义兵,时称“世忠营”。败后,奔走四明诸山寨间,被清吏所捕,几死。宗羲以计劫出之。后卖艺文自给,潜心学《》。著有《周易象辞》、《寻门余论》、《六书会通》、《二晦集》、《山栖集》。
《漢語大詞典》:斑鹧(斑鷓)
即鷓鸪。因其羽毛黑白相杂,故称斑鷓。 清 赵翼 《食田鸡戏作》诗:“抱竿羹成夸大饗,贵过斑鷓玉面貍。”
《漢語大詞典》:首南鸟(首南鳥)
鹧鸪的别名。 清 黄景仁 《失题》诗:“鶡鴠本是号寒虫,鷓鴣曾呼首南鸟。”
分類:鹧鸪
《漢語大詞典》:遮姑
鹧鸪。 唐 段公路 北户录·鹧鸪:“ 衡州 南多鷓鴣……每啼连转数音,其韵甚高。《广志》言遮姑鸣云:‘但南不北。’”
分類:鹧鸪
《國語辭典》:鹧鸪(鷓鴣)  拼音:zhè gū
动物名。鸟纲鸠鸽目。体大如鸠,头顶暗紫赤色,背灰褐色。嘴红,腹部带黄色,脚深红。群栖地上,营巢于土穴中。
《漢語大詞典》:鹧鸪词(鷓鴣詞)
亦作“ 鷓鴣辞 ”。
(1). 唐 教坊曲名。又称《山鹧鸪》乐府诗集·近代曲辞二《鹧鸪词》有 唐 李益 一首、 李涉 二首。 李益 所作曲辞,全唐诗卷二八三题作《山鹧鸪词》,题下注曰:“一本题上无‘山’字。”参阅 任半塘 《唐声诗下编·格调一》。 唐 高骈 《赠歌者》诗之一:“酒满金尊花满枝,双蛾齐唱《鷓鴣词》。”词,一本作“ 辞 ”。 宋 王安石 《春日席上》之一:“今日樽前千万恨,不堪频唱《鷓鴣辞》。” 明 徐霖 《绣襦记·襦护郎寒》:“挥笔写就了龙蛇字,把摇槌唱一个《鷓鴣词》。”
(2).词牌名。《瑞鹧鸪》的别称。 宋 汪晫 有《鷓鴣词》一首。
《高级汉语词典》:钩辀
鹧鸪鸣叫声
《國語辭典》:竹鸡(竹雞)  拼音:zhú jī
动物名。鸟纲鸡形目雉科。体形粗短圆胖,似鹑而稍大。尾短而圆,羽毛呈褐色,腹部乳白色。因喜居竹林间而得名。
《漢語大詞典》:鹧鸪名(鷓鴣名)
晚 唐 诗人 郑谷 ,以《鹧鸪》诗出名,人称为 郑鹧鸪 。后以“鷓鴣名”借指诗名。 清 赵执信 《晚春有感》诗:“大梦暗随蝴蝶化,小诗轻掷鷓鴣名。”
《國語辭典》:行不得也哥哥  拼音:xíng bù dé yě gē gē
哥哥,鹧鸪的啼声。行不得也哥哥用以比喻路程艰难,劝人不要再前进。宋。梁栋 四禽言诗:「奈此乾坤无路何,行不得也哥哥。」
《漢語大詞典》:行不得哥哥
见“ 行不得也哥哥 ”。
《國語辭典》:钩辀格磔(鉤輈格磔)  拼音:gōu zhōu gé zhé
拟声词。形容鹧鸪的啼声。唐。李群玉 九子坡闻鹧鸪诗:「正穿诘曲崎岖路,更听钩辀格磔声。」
《漢語大詞典》:懊恼泽家(懊惱澤家)
鷓鸪啼叫声。 前蜀 韦庄 《鹧鸪诗》:“懊恼泽家非有恨,年年长忆凤城归。”自注:“懊恼泽家,鷓鴣之音也。”
《漢語大詞典》:句辀(句輈)
钩輈。鹧鸪鸣叫声。亦泛指鸟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丐仙:“又有白禽似雪,往来句輈於其上。”
鹧鸪斑
【佛学大辞典】
(杂语)好香谓之鹧鸪斑,以其色斑似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