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鹅毳(鵝毳)
分類:鹅毛
《骈字类编》:鹅屏(鹅屏)
李贺洛姝真珠诗见凤带下
《骈字类编》:鹅肉(鹅肉)
夲草鹅肉性冷多食令人霍乱发痼疾
《漢語大詞典》:鹅珠(鵝珠)
亦作“鵞珠”。 据《大庄严论经》卷十一记载:昔有一和尚,乞食至穿珠家门口,珠师停止穿珠,为和尚入内取食。其时一鹅来,吞其珠,珠师持食来而不见珠,疑和尚而责之。和尚恐珠师杀鹅取珠,说偈讽之。珠师不听,遂缚和尚而拷打,和尚耳眼口鼻尽出血,这时鹅来食血,珠师怒,打杀鹅。和尚至此才说明真相,珠师开鹅腹而见珠,乃大哭,对和尚说:“汝护鹅命不惜於身,使我造此非法之事。”后以“鹅珠”作舍身护戒之典。 唐 张鷟 《沧州弓高县实性寺释迦像碑》:“鵞珠护戒,标苦节於坚林;龙镜澄空,照真规於静域。” 唐 郑素卿 《西林寺水阁院律大德齐郎和尚碑》:“鹅珠在冰雪之中,鹤貌出风尘之外。”
《骈字类编》:鹅肫(鹅肫)
明一统志鹅肫荡在常州府无锡县东六十里以形似名
《骈字类编》:得鹅(得鹅)
唐 卢肇 送李群玉 妙吹应谐凤,工书定得鹅。
《漢語大詞典》:斗鹅(鬥鵝)
亦作“鬭鹅”。 使鹅相斗的博戏。《新唐书·宦官传下·田令孜》:“帝冲騃,喜鬭鹅走马,数幸六王宅、 兴庆池 与诸王鬭鹅,一鹅至五十万钱。” 明 沈德符 《野获编·技艺·斗物》:“至若鬭鹅,则见 晋 桓 灵宝 传及 唐僖宗 好鬭鹅,一鹅至直钱五十万。”
《漢語大詞典》:鹅毛片(鵝毛片)
犹鹅毛雪。 元 关汉卿 《新水令》套曲:“浅浅江梅驛使传,乱剪碎鹅毛片。”
《骈字类编》:鹅项(鹅项)
辽史仪卫志田猎服皇帝幅巾擐甲戎装以貂鼠或鹅项鸭头为捍腰
骆宾王 咏鹅诗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 咏鹅诗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骈字类编》:鹅影(鹅影)
元 张昱 辇下曲一百二首,有序 其九十九 立马万夫齐指望,半空鹅影雪沈沈。
《骈字类编》:鹅羽(鹅羽)
宋 陈造 大雪复用前韵呈王尚书 明年麦秋好,落磨收鹅羽。
《漢語大詞典》:闹鹅(鬧鵝)
即闹蛾。《宣和遗事》后集:“京师民有似云浪,尽头上戴着玉梅雪柳闹鹅儿,直到鰲山下看灯。”《水浒传》第六六回:“却説 时迁 挟着一个篮儿,里面都是硫黄、焰硝放火的药头,篮儿上插几朵闹鹅儿,踅入 翠云楼 后。”参见“ 闹蛾 ”。
分類:闹蛾
《漢語大詞典》:闹蛾(鬧蛾)
古代一种头饰。剪丝绸或乌金纸为花或草虫之形。 明 刘若愚 《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自岁莫正旦,咸头戴闹蛾,乃乌金纸裁成,画颜色装就者;亦有用草虫、蝴蝶者。” 清 王夫之 《杂物赞·活的儿》:“以乌金纸剪为蛺蝶,朱粉点染,以小铜丝缠缀针上,旁施柏叶。迎春,元日,冶游者插之巾帽, 宋 柳永 词所谓‘闹蛾儿’也,或亦谓之‘闹嚷嚷’。” 清 陈维嵩 《望江南·岁暮杂忆》词之一:“人鬭 南唐 金叶子,街飞 北宋 闹蛾儿。”参见“ 闹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