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韵府拾遗 歌韵》:百鹅(百鹅)
仇池笔记杭人喜食鹅日屠百鹅予自湖上夜归屠者之门百鹅皆号若有所诉鹅能警盗亦能却蛇有二能而不能免死又有祈雨之厄悲夫
《骈字类编》:鹅冢(鹅冢)
寰宇记天宝末德清沈朝家有鹅育卵而肠出以死其雏悲鸣不复食啄败荐覆之又衔刍草母前若祭奠状长呼数声而死沈氏异而埋之后人因呼为孝鹅冢
《韵府拾遗 肿韵》:鹅种(鹅种)
避暑录话今鹅百千为群必有特异者即贵售之以为种
《骈字类编》:鹅蒸(鹅蒸)
卧游录蔺先生上隐亭望九里山七日不能下但食鹅蒸三十段
《國語辭典》:鹅眼钱(鵝眼錢)  拼音:é yǎn qián
一种劣质的古钱。一千钱长不盈三寸,称为「鹅眼钱」。《宋书。卷七五。颜竣传》:「景和元年,沈庆之启通私铸,由是钱货乱败,一千钱长不盈三寸,大小称此,谓之鹅眼钱。」简称为「鹅眼」。
分類:劣质
《漢語大詞典》:鹅鸭行(鵝鴨行)
形容步态蹒跚。 唐 石抱忠 《始平谐诗》:“一羣县尉驴骡骤,数箇参军鹅鸭行。”参见“ 鹅行鸭步 ”。
《國語辭典》:鹅行鸭步(鵝行鴨步)  拼音:é xíng yā bù
比喻走路缓慢。元。杨讷《西游记》第一三出:「狼心狗行潜踪阚,鹅行鸭步怀愚滥。」《水浒传》第三二回:「你两个闲常在镇上抬轿时,只是鹅行鸭步。如今却怎地这等走的快?」也作「鸭步鹅行」。
《骈字类编》:鹅性(鹅性)
南史卞彬传羊性淫而狠猪性卑而率鹅性顽而傲狗性险而出 禽兽录鹅性顽而傲迫之而愈前抑之而愈仰
《漢語大詞典》:鹅溪素(鵝溪素)
鹅溪绢。借指书信。 明 刘兑 《娇红记》:“诉东君多少离愁叙,叙离愁分付与鹅溪素。”亦省称“ 鹅素 ”。 清 龚翔麟 《莺啼序·寄蓝谢青》词:“剖瓜刀,鱼腹传鹅素。”
《漢語大詞典》:鹅溪茧(鵝溪蠒)
鹅溪绢。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一折:“他拂素楮鹅溪蠒,蘸 中山 玉兔毫,不弱如 骆宾王 夜作论天表。”
分類:鹅溪绢
《漢語大詞典》:鹅溪白(鵝溪白)
即鹅溪绢。 宋 李昭玘 《观画》诗:“安得十万钱,尽致鹅溪白。”参见“ 鹅溪绢 ”。
分類:鹅溪绢
《漢語大詞典》:鹅溪绢(鵝溪絹)
亦作“鵞溪绢”。 产于 四川省 盐亭县 鹅溪 的绢帛。 唐 代为贡品, 宋 人书画尤重之。新唐书·地理志六:“ 陵州 仁寿郡 ,本 隆山郡 , 天宝 元年更名。土贡:麩金、鹅溪绢、细葛。” 宋 周紫芝 《竹坡诗话》:“余尝戏作小诗,用 少陵 事云:‘百尺寒松老干枯, 韦郎 笔妙古今无。何如莫扫鹅溪绢,留取 天吴 紫凤图。’” 清 吴伟业 《清风使节图》诗:“愿将十丈鵞溪绢,再作青青玉笋图。”亦省称“ 鹅溪 ”。 宋 苏轼 《文与可有诗见寄次韵答之》:“为爱鹅溪白茧光,扫残鸡距紫毫芒。” 宋 黄庭坚 《题郑防画夹》诗之二:“欲写 李成 骤雨,惜无六幅鹅溪。” 清 吴伟业 《画兰曲》:“闻道罗幃怨离索,麝煤鵞绢閒常作。”
《骈字类编》:鹅舞(鹅舞)
物类相感志喜日鹅汉武帝得之于御池苑中其鹅至日出时则自衔翅而舞一名鹅舞
《骈字类编》:鹅腿(鹅腿)
类说举人以诗谒沛帅王智兴智兴曰莫犯鹅腿子否按谓鹤膝也
《韵府拾遗 虞韵》:鹅图(鹅图)
杨维桢有赵大年鹅图诗
《骈字类编》:鹅粟(鹅粟)
萧子良上谠言表筐贡微阙箠挞肆情风尘毁谤随忿而发及其豚蒜转积鹅粟渐盈远则分鬻他境近则托贸吏民反请郡邑助民繇缓回刺言台推信在所
《漢語大詞典》:鹅氄(鵝氄)
小鹅的绒毛。 宋 陆游 《初寒对酒》诗:“晨起常教置一壶,色如鹅氄滑如酥。”参见“ 鹅黄 ”。
分類:小鹅绒毛
《國語辭典》:鹅黄(鵝黃)  拼音:é huáng
一种娇嫩的黄色。《水浒传》第三二回:「头戴毡笠子,身穿鹅黄纻丝衲袄。」《红楼梦》第二九回:「前儿亏你还有那们大脸,打发人和我要鹅黄缎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