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鸭脚子(鴨脚子)
银杏的别称。 宋 张邦基 墨庄漫录卷五:“禁中旧有鸭脚子四本,俗谓之银杏,大皆合抱。” 宋 梅尧臣 有《鸭脚子》诗。
分類:银杏
《漢語大詞典》:鸭蜑(鴨蜑)
鸭蛋。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职掌进宫瓜蓏、襍果、菜、栽培树木、鷄黄、鹅黄、鸭蜑、小猪等项。”
分類:鸭蛋
《骈字类编》:鸭翅(鸭翅)
异苑:释僧群清贫守节。蔬食持经。居罗江县之霍山。搆立茅屋。孤在海中。上有石盂。水深六尺。常有清泉。古老相传。是群仙所宅。群因绝粒。其庵舍去石盂。隔一小涧。日夕往还。以木为梁。由之以汲水。年至一百三十。忽见一折翅鸭。舒翼当梁头就唼。群永不得过。欲举锡杖拨之。恐有转伤。因此回。遂绝水。经数日死。临死向人说,年少时曾折一鸭翅,验此以为现报。
《骈字类编》:鸭陈(鸭陈)
续文献通考:成祖永乐十三年,开清江浦河道,凡漕运北京,舟至淮安,过坝渡淮以达清河,挽运甚劳。平江伯陈瑄自淮安城西管家湖至淮河鸭陈口,与清河口相直,凿河引河水入淮,以通漕舟。置四闸,曰移风,曰清江,曰福兴,曰新庄,以时启闭,人甚便之。
《骈字类编》:庭鸭(庭鸭)
唐 高适 淇上别业 庭鸭喜多雨,邻鸡知暮天。
《分类字锦》:煮鸭(煮鸭)
三国典略:齐萧轨等来寇,时粮运不继,会陈旧送米三千石,鸭千头霸先即炊黍煮鸭,誓申一战。计粮分肉,人获数脔。
分类:糗粮
《漢語大詞典》:子鸭(子鴨)
幼鸭,嫩鸭。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鹅鸭:“供厨者……子鸭六七十日,佳。过此肉硬。”
《国语辞典》:鸭信(鸭信)  拼音:yā xìn
鸭舌头。《红楼梦》第八回:「宝玉因誇前日在那府里珍大嫂子的好鹅掌鸭信。薛姨妈听了,忙也把自己糟的取了些来与他尝。」
分类:舌头
《骈字类编》:鹳鸭(鹳鸭)
宋 戴表元 夜寒行 紫竿苇炬闹荒城,役夫遥作鹳鸭鸣。
《漢語大詞典》:鹅鸭行(鵝鴨行)
形容步态蹒跚。 唐 石抱忠 《始平谐诗》:“一羣县尉驴骡骤,数箇参军鹅鸭行。”参见“ 鹅行鸭步 ”。
《國語辭典》:鹅行鸭步(鵝行鴨步)  拼音:é xíng yā bù
比喻走路缓慢。元。杨讷《西游记》第一三出:「狼心狗行潜踪阚,鹅行鸭步怀愚滥。」《水浒传》第三二回:「你两个闲常在镇上抬轿时,只是鹅行鸭步。如今却怎地这等走的快?」也作「鸭步鹅行」。
《韵府拾遗 洽韵》:啖鸭(啖鸭)
异苑:章安有人啖鸭,乃成瘕病,医者令服秫米瀵,须臾吐一鸭雏,惟左脚缀昔所食肉,病遂获差。
《漢語大詞典》:脚鸭(脚鴨)
见“ 脚丫 ”。
《漢語大詞典》:脚丫
亦作“脚丫子”。亦作“脚鸭”。亦作“脚鸭子”。 方言。脚;脚趾头。《中国民间故事选·渔童》:“荷花上坐着一个小渔童--头上梳一对黑抓髻,红袄,绿裤,光着脚鸭,怀里抱着一棵钓鱼竿。”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四章:“孩子们分散在弯曲的河床边,有的还脱了鞋光着脚丫跳到冷水里。” 梁斌 《播火记》十七:“我看他变貌失色,就往外溜,一出门撒开脚丫子跑回来!” 蓝光 《走向一条路》:“你看 小狗 脚上那鞋都露出脚鸭子了!”
分類:脚趾
《骈字类编》:雨鸭(雨鸭)
杨万里 丁亥正月新晴晚步诗 忽逢野沼无人处,雨鸭浮沉最眼明。
《分类字锦》:银鸭添香(银鸭添香)
秦韬玉 咏手诗 金杯有喜轻轻点,银鸭无香旋旋添。
分类:
《骈字类编》:油鸭(油鸭)
本草鸊鹧释名须蠃、水□䴇、顶刀鸭、油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