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银鸭(銀鴨)  拼音:yín yā
似鸭形的香炉。唐。秦韬玉 咏手诗:「金杯有喜轻轻点,银鸭无香旋旋添。」宋。秦醇《谭意哥传》:「陡帐垂丝,清风射牖,疏帘透月,银鸭喷香。」
分類:香炉
《骈字类编》:鸡鸭(鸡鸭)
齐民要术:鸡鸭子饼,破写瓯中,少与盐锅铛中膏油煎之,令成团饼,厚二分,全奠。
分类:鸡鸭
《漢語大詞典》:鸭儿(鴨兒)
(1).小鸭。 唐 皇甫松 《采莲子》词:“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
(2).詈词。犹言乌龟王八。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 浙 人以鸭儿为大讳。北人但知鸭羹虽甚热亦无气。后至南方,乃知鸭若只一雄,则虽合而无卵,须二三始有子。其以为讳者,盖为是耳,不在于无气也。”
《國語辭典》:鸭子(鴨子)  拼音:yā zi
1.鸭的俗称。《红楼梦》第六二回:「又是一碗酒酿清蒸鸭子,一碟腌的胭脂鹅脯。」
2.鸭蛋。《齐民要术。卷六。养鹅鸭》:「率二斗,及熟下盐一升和之。汁极冷,内瓮中,浸鸭子。一月任食。煮而食之,酒食俱用。咸彻则卵浮。」明。冯惟讷《古诗纪。卷一五四。别集。杂解。董桃行》:「按《汉武内传》:『王母觞,帝命侍女索桃。剩桃七枚,大如鸭子,形色正青,以四枚啖帝。』」
3.脚。俗称脚为脚丫子,省作丫子,因以鸭子相称。如:「他一大早就撒开鸭子溜了。」
《骈字类编》:鸭觜(鸭觜)
庞元英谈薮:径山寺主园僧。行菜畦间。为蛇伤足。有游僧见之曰。吾能治此。一月之后。平复如旧。他日主僧具食延之。谓曰。山门蛇虺多被伤者时有之。诚愿得奇方以备急。僧云。此方来处绝妙。不必广传。香白芷为末。入鸭觜、胆矾、麝香各少许。临期以意斟酌之。
《漢語大詞典》:香鸭(香鴨)
鸭形香炉。 宋 黄庭坚 《惜馀欢·茶词》词:“歌阑旋烧絳蜡。况漏转铜壶,烟断香鸭。” 清 陈维嵩 《眉峰碧·春夜见新月》词:“无语抛银甲,且自偎香鸭。”
分類:香炉
《高级汉语词典》:鸭栏
关鸭场地周围的栅栏
《漢語大詞典》:绿鸭(緑鴨)
见“ 緑头鸭 ”。
《國語辭典》:绿头鸭(綠頭鴨)  拼音:lǜ tóu yā
野鸭的别名。参见「野鸭」条。
《國語辭典》:水鸭(水鴨)  拼音:shuǐ yā
动物名。状如凫,形体略小,因生活在水中,故俗称为「水鸭」。
《漢語大詞典》:能言鸭(能言鴨)
唐 陆龟蒙 故事。比喻文人囊中虽无所有,但其才智足以惊人。 宋 苏轼 《戏书吴江三贤画像·陆龟蒙》诗:“千首文章二顷田,囊中未有一钱看;却因养得能言鸭,惊破王孙金弹丸。” 王十朋 集注引 程璌 曰:“ 陆龟蒙 有鬭鸭一栏,颇极驯养。一旦驛使过焉,挟弹毙其尤者。 龟蒙 曰:‘此鸭善人言,见欲附 苏州 上进,使者奈何毙之?’使人惧,尽与橐中金,以窒其口。徐使问人语之状, 龟蒙 曰:‘能自呼名耳。’” 宋 辛弃疾 《六么令·用陆氏事送玉山令陆德隆》词:“便整 松江 一棹,检点能言鸭。”按,用 苏 诗改作,亦见 明 陈汝元 《金莲记·生离》
《骈字类编》:鸭群(鸭群)
唐 白居易 池鹤八绝句 鹅赠鹤 君因风送入青云,我被人驱向鸭群。
明 高启 射鸭词 秋菱叶烂烟雨晴,鸭群未下媒先鸣。
《韵府拾遗 洽韵》:鸭鸭(鸭鸭)
陆游长歌行:鸭鸭嘴唼唼。朝浮杜若洲,暮宿芦花夹。
《骈字类编》:养鸭(养鸭)
唐 张籍 送汀州源使君 山乡祗有输蕉户,水镇应多养鸭栏。
《韵府拾遗 洽韵》:元史食货志至元七年令各社近水之家许凿池养鸭以助衣食
《骈字类编》:鸭飞(鸭飞)
宋 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 其三十四 家人暗识船行处,时有惊忙小鸭飞。
《漢語大詞典》:鸭嘴船(鴨嘴船)
船名。船形扁长似鸭嘴,故称。 清 王士禛 《题苏台杨柳枝词后》诗之二:“雁齿红桥鸭嘴船,曲尘风起艷阳天。”
分類: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