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43,分43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驴鸣
共鸣
鸣哀
双鸣
鼍鸣
玉鸣
齐鸣
鸣石
鸣锣
鸣犊
鸣铙
鸣岐
鸣湍
车鸣
惊鸣
《骈字类编》:驴鸣(驴鸣)
后汉书戴良传良少诞节母憙驴鸣良尝学之以娱乐焉 宋史范廷召传为殿前都指挥使尤不喜驴鸣闻必击杀之王世说王仲宣好驴鸣既使尤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 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荆又孙子荆雅敬王武子武子丧时名士无不至者子 后来哭毕向灵床曰卿尝好我作驴鸣今我为卿作体似真声宾客皆笑孙举头曰使君辈存令此人死 朝野佥载温子升作韩陵山寺碑庾信读而写其本南人问信曰北方文士何如信曰惟有韩陵山一片石堪共语自馀驴鸣狗吠聒耳而已 源流至论张子厚闻驴鸣而知己意之相似
《國語辭典》:共鸣(共鳴)  拼音:gòng míng
1.发音体因受到与本身振动频率相同的音波影响,产生自然发音的现象。如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放在一起,敲击其中一个使它发出声音,另外一个音叉也会跟著发出声音。
2.共同的情绪反应。如:「他这种处理方式很难引起共鸣。」
《漢語大詞典》:鸣哀(鳴哀)
发出悲哀的鸣叫声。 宋 范成大 《夜泊湾舟大风雨未至衡州一百二十里》诗:“有顷飘骤过,滩声独鸣哀。” 宋 陆游 《寒夜》诗:“吟苦虫催织,鸣哀雁断行。” 明 冯梦龙 《情史·小青》:“然小六娘竟期相俟,不忧无伴。附呈一絶,亦是鸟死鸣哀!”
《骈字类编》:双鸣(双鸣)
《漢語大詞典》:鼍鸣(鼉鳴)
鼍叫。 唐 皇甫松 《大隐赋》:“雉雊雾旦,鼉鸣雨天。”埤雅·释鱼引 晋安 《海物记》:“鼉宵鸣如鼓,今 江 淮 之间谓鼉鸣为鼉鼓。”参见“ 鼉吟 ”。
分類:鼍鸣
《漢語大詞典》:鼍吟(鼉吟)
鼍鸣叫。古人听鼍叫以占雨。
《骈字类编》:玉鸣(玉鸣)
明 文徵明 雨中放朝出左掖 柳垂青琐千丝重,水落银桥万玉鸣。
《分类字锦》:齐鸣(齐鸣)
曹植七启钟鼓俱振箫管齐鸣
分类:齐鸣箫管
《漢語大詞典》:鸣石(鳴石)
(1).撞击后能传声甚远的石头。可作砧石、磬石。山海经·中山经:“﹝ 长石之山 ﹞其西有谷焉,名曰 共谷 ,多竹, 共水 出焉,西南流注于 洛 ,其中多鸣石。” 郭璞 注:“ 晋 永康 元年, 襄阳郡 上鸣石,似玉,色青,撞之声闻七八里,即此类也。” 袁珂 校注:“鸣石,盖磬石之类。 郭 説 襄阳郡 上鸣石,见《晋书·五行志》。” 北周 庾信 《夜听捣衣》诗:“鸣石出 华阴 ,虚桐採凤林。” 唐 杨炯 《和刘长史答十九兄》:“宫徵谐鸣石,光辉掩烛轮。”
(2).使山石发出鸣声。 南朝 宋 鲍照 《游思赋》:“鸿晨惊以响湍,泉夜下而鸣石。”
《國語辭典》:鸣锣(鳴鑼)  拼音:míng luó
敲锣。《三国演义》第一二回:「今夜初更时分,城上鸣锣为号,便可进兵。」《儒林外史》第四回:「众回子心里不伏,一时聚数百人,鸣锣罢市,闹到县前来。」
《漢語大詞典》:鸣犊(鳴犢)
指 春秋 晋 贤大夫 窦鸣犊 。 孔子 欲赴 晋 ,闻其已被 赵简子 所杀,乃止。亦泛指贤臣。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 既不得用於 衞 ,将西见 赵简子 。至於 河 而闻 竇鸣犊 、 舜华 之死也,临 河 而叹曰:‘美哉水,洋洋乎! 丘 之不济此,命也夫!’”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或作‘ 鸣鐸 竇犨 ’,又作‘ 竇犨 鸣犊 、 舜华 也’。” 汉 梁竦 《悼骚赋》:“ 赵 殞 鸣犊 兮, 秦 人入疆。” 严复 《戊戌八月感事》诗:“临 河 鸣犊 嘆,莫遣寸心灰。”
分類:大夫孔子
《漢語大詞典》:鸣铙(鳴鐃)
敲击铜铙。 宋 范成大 《涪州江险不可泊入黔江檥舟》诗:“篙师絶叫敺川灵,鸣鐃飞渡如奔霆。”元史·刑法志四:“诸俗人鸣鐃作佛事者,禁之。”
分類:敲击
《漢語大詞典》:鸣岐(鳴岐)
国语·周语上:“ 周 之兴也,鸑鷟鸣於 岐山 ”。 韦昭 注:“鸑鷟,凤之别名。” 岐山 ,在今 陕西省 岐山县 北。相传 周 古公亶父 迁此而兴。后以“鸣岐”谓吉祥之兆。隋书·许善心传:“丹乌流火,白雉从凤,栖阿德劭,鸣 岐 祚隆。” 唐 黄滔 《谢试官启》:“伏惟博士鸣 岐 瑞质,歌 郢 至音。葱笼而张柳风垂,逈拔而嵇松雪峭。”
《漢語大詞典》:鸣湍(鳴湍)
形容急流。 南朝 齐 孔稚圭 《北山移文》:“宜扃岫幌,掩云关,敛轻雾,藏鸣湍。”
分類:急流
《骈字类编》:车鸣(车鸣)
淮南子设鼠者机动钓鱼者泛杭任动者车鸣也
《漢語大詞典》:惊鸣(驚鳴)
惊啼。 唐 韩愈 《李花赠张十一署》诗:“羣鸡惊鸣官吏起,金乌海底初飞来。” 宋 范成大 《宿东寺》诗:“一声黄鵠夜深归,栖雀惊鸣触殿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