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颊线(颊线)  拼音:jiá xiàn
鸟类颊部的色纹,称为「颊线」。
分类:鸟类
《国语辞典》:吼鹤(吼鹤)  拼音:hǒu hè
动物名。鹤科鸟类。原产北美洲,为濒临绝种的世界稀禽。体羽白色,腿及翅尖黑色,面部及头顶红色。因鸣叫声在两英里之外都能听到,故称为「吼鹤」。也称为「高鸣鹤」。
《国语辞典》:胗肝儿(胗肝儿)  拼音:zhēn gān ér
鸟类的胃与肝。
分类:鸟类
《国语辞典》:鹦鹉科(鹦鹉科)  拼音:yīng wǔ kē
属鸟类鹦鹉形目。羽毛鲜艳美丽,喙强健且弯曲,每脚均四趾,两前两后。分布在热带与亚热带地区。
《国语辞典》:鹦鹉病(鹦鹉病)  拼音:yīng wǔ bìng
病名。由鹦鹉热披衣菌引起,人类主要透过鸟类或家禽感染。症状是突然寒战、发热、头痛、红疹、肌肉疼痛及乾咳。
《国语辞典》:羽毛衣  拼音:yǔ máo yī
用鸟类或家禽羽毛加工充填制成的衣服。具有禦寒的作用。如:「羽毛衣质料轻又保暖,是雪地不可或缺的衣物。」
《国语辞典》:翎毛画(翎毛画)  拼音:líng máo huà
以鸟类图案为主题的花鸟画。如:「故宫藏有多幅宋代名家的翎毛画。」
《国语辞典》:雁鸭科(雁鸭科)  拼音:yàn yā kē
属于鸟纲雁鸭目的一科。为会飞行的鸟类中体型最大者。均会游泳,约有一百四十五种。如鸭、雁、鹄。
《国语辞典》:太阳鸟(太阳鸟)  拼音:tài yáng niǎo
动物名。为雀目太阳科鸟类的总称。体长九至二十二公分,喙细长而尖,舌部分呈管形,翅短而圆,全身羽毛色彩鲜艳,以昆虫、花蜜为食。
《漢語大詞典》:覆伏
覆育。指鸟类孵卵。《淮南子·泰族训》:“卵之化为雏,非慈雌呕煖覆伏,累日积久,则不能为雏。”
《國語辭典》:跗蹠  拼音:fū zhí
鸟类腿部以下至趾的部分。常裸出,被有角质麟状皮。
分類:鸟类羽毛
《國語辭典》:孵化  拼音:fū huà
昆虫、鱼类、鸟类或爬行动物的卵,在一定的温度和其他条件下变成幼虫或小动物的过程。
《國語辭典》:飞禽走兽(飛禽走獸)  拼音:fēi qín zǒu shòu
泛指鸟类和兽类。《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飞禽走兽,因木生姿。」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林树丰茂,飞禽走兽,无木蓄之。」
《國語辭典》:粪肥(糞肥)  拼音:fèn féi
用人或家畜、家禽等的粪便做成的肥料,称为「粪肥」。
《漢語大詞典》:胡袋
某些鸟类颔下的皮囊,也称喉囊。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一·鵚鹙:“其嗉下亦有胡袋,如鵜鶘状。”
分類:鸟类皮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