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啾啾  拼音:jiū jiū
拟声词:(1)形容虫鸣声。《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蟪蛄吟兮啾啾。」(2)形容鸟鸣声。唐。杜甫〈枯棕〉诗:「啾啾黄雀啄,侧见寒蓬走。」(3)形容马鸣声。南朝梁。无名氏〈木兰诗〉二首之一:「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4)形容铃声。《楚辞。屈原。离骚》:「扬云霓之晻蔼兮,鸣玉鸾之啾啾。」(5)形容各种尖细凄切的声音。唐。杜甫〈兵车行〉:「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漢語大詞典》:食肉
(1).吃鸟兽的肉。礼记·曲礼上:“父母有疾……食肉不至变味,饮酒不至变貌。”
(2).专指吃荤食。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二十七日释服,方镇岳牧,不用离任赴哀,天下吏人,誥至后,出临三日皆释服,无禁婚嫁、祠祀、饮酒、食肉。”
(3).谓做高官,封侯。语出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杜预 注:“肉食,在位者。” 宋 秦观 《和蔡天启赠文潜》:“要当食肉似 班超 ,猛虎何曾窥案俎。” 清 蒋士铨 《桂林霜·出抚》:“飞而食肉,抱阴符 小范 胸中有。”参见“ 食肉相 ”。
《漢語大詞典》:食肉相
封侯的骨相。语出后汉书·班超传:“﹝ 超 ﹞行诣相者……相者指曰:‘生燕頷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封侯相也。’” 宋 黄庭坚 《戏呈孔毅父》:“ 管城子 无食肉相, 孔方兄 有絶交书。” 明 唐顺之 《自述》诗:“本非食肉相,犹是饭牛身。”参见“ 食肉 ”、“ 封侯骨 ”。
分類:封侯骨相
《國語辭典》:一阵(一陣)  拼音:yī zhèn
经一时间的连续动作或情形。《儒林外史》第一五回:「那火支支的响了一阵,取罐倾了出来,竟是一锭细丝纹银。」《红楼梦》第三○回:「忽一阵凉风过了,刷刷的落下一阵雨来。」
《國語辭典》:事件  拼音:shì jiàn
1.事情、事项。宋。司马光 论两浙不宜添置弓手状:「臣谨条列添置弓手不便事件如左,伏维圣恩省察,少加详择焉。」程乙本《红楼梦》第五八回:「将他腾挪出来,协理荣宁两处事件。」
2.物品、器具。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赏雪》:「且作雪花、雪灯、雪山之类,及滴酥为花及诸事件,并以金盆盛进,以供赏玩。」《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一:「这里大郎与文姬父女两个,互相安慰,把家中事件,收拾并叠。」
3.鸟兽类的肠、胃、脏、腑等物。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三。天晓诸人出市》:「御街铺店,闻钟而起,卖早市点心,如煎白肠、羊鹅事件。」也称为「事件儿」。
《國語辭典》:樊笼(樊籠)  拼音:fán lóng
鸟笼。比喻束缚不得自由。晋。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五首之一:「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國語辭典》:巢穴  拼音:cháo xuè
1.鸟兽栖息的地方。南朝宋。颜延之〈北使洛〉诗:「宫陛多巢穴,城阙生云烟。」
2.隐居的地方。《后汉书。卷五三。周燮传》:「吾既不能隐处巢穴,追绮季之迹,而犹显然不远父母之国,斯固以滑泥扬波,同其流矣。」
3.敌人或盗贼藏身的地方。《三国演义》第一○六回:「我料贼众大半在此,其巢穴空虚,不若弃却此处,径奔襄平。」《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逆苗巢穴,正在野羊塘。」也作「巢窟」。
《國語辭典》:虫鱼(蟲魚)  拼音:chóng yú
1.虫与鱼。《金史。卷四○。乐志下》:「威震遐迩,化渐虫鱼。」
2.后世讥讽考据家的琐屑考订为虫鱼之学。唐。韩愈〈读皇甫湜公安园池诗书其后〉诗二首之一:「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
《漢語大詞典》:投林
谓鸟兽入林。借喻栖身或归隐。晋书·文苑传·李充:“穷猨投林,岂暇择木!” 唐 杜甫 《独坐》诗:“仰羡黄昏鸟,投林羽翮轻。”《红楼梦》第五回:“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浄。”
《漢語大詞典》:网罟(網罟)
(1).捕鱼及捕鸟兽的工具。管子·势:“兽厌走而有伏网罟。” 唐 杜甫 《五盘》诗:“地僻无网罟,水清反多鱼。”镜花缘第八九回:“道姑道:‘剧怜编网罟,始克奉盘匜。’” 王西彦 《鱼鬼》:“捉鱼的伙伴先后来到了,大家携带着网罟和鱼篓,坐在柳荫下,指点着纹圈的增添。”
(2).指法网。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七十:“苟非婴网罟,何必万里畿。” 宋 苏辙 《送柳子玉》诗:“坐令不羈士,举足遭网罟。”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佟觭角》:“倘为逻役所获,重罹网罟,再思悻免,詎可得乎?”
《國語辭典》:罗网(羅網)  拼音:luó wǎng
1.捕鸟兽的网。《礼记。月令》:「季春之月,……田猎置罘罗网毕翳喂兽之药,毋出九门。」
2.比喻陷害人的计谋。《三国演义》第七六回:「卦象正合某之机也。关公虽有冲天之翼,飞不出吾罗网矣!」
3.法网。《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纪》:「先公既以武功书之竹帛,兼以文德教化子孙,故能束脩,不触罗网。」《文明小史》第四二回:「从来说得好,叫做『无巧不成书』,偏偏康太尊办得凶,偏偏就有人投在他罗网之中。」
《國語辭典》:张罗(張羅)  拼音:zhāng luó
张网以捕鸟。《战国策。东周策》:「譬之如张罗者,张于无鸟之所,则终日无所得矣。」
《國語辭典》:张罗(張羅)  拼音:zhāng luo
1.招待。《红楼梦》第一四回:「尤氏犹卧于内室,一应张罗款待,独是凤姐一人周全承应。」
2.筹备、安排。《儿女英雄传》第七回:「他们爷们五哇,洗洗汕汕,缝缝连连,都得我,我一个人儿,张罗得过来吗?」《花月痕》第一二回:「三十两尽彀开消。老爷要明日,我就回去赶紧张罗,不然,怕误事呢。」
《國語辭典》:门可罗雀(門可羅雀)  拼音:mén kě luó què
汉朝翟公官居廷尉时宾客盈门,失官后门前冷落,可张网捕雀。见《史记。卷一二○。汲黯传》。后用来形容做官的人从拥有权势到离开政治中心后门庭冷落、宾客稀少的景况。也作「门可罗爵」、「门可张罗」、「门前雀罗」。
《國語辭典》:驺虞(騶虞)  拼音:zōu yú
1.传说中的瑞兽名。白虎黑纹,尾比躯长,不食生物。见《诗经。召南。驺虞》。也称为「驺牙」、「驺吾」。
2.古代掌鸟兽的官。《周礼。春官。钟师》:「凡射王奏驺虞,诸侯奏狸首。」唐。贾公彦。疏:「驺虞,天子掌鸟兽官。」
3.古代行射礼时所用的乐章。见《周礼。春官。大司乐》。
4.《诗经。召南》的篇名。根据〈诗序〉:「驺虞,鹊巢之应也。」或亦指美田猎之诗。首章二句为:「彼茁者葭,壹发五豝。」
《國語辭典》:择木(擇木)  拼音:zé mù
选择树木栖息。语出《左传。哀公十一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比喻人臣择主而仕。《北史。卷五三。万俟普等传》论曰:「神武招携,理殊纳叛;诸将择木,情非背恩。」
《國語辭典》:牝牡  拼音:pìn mǔ
动物的雌性与雄性。《荀子。非相》:「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史记。卷一二八。褚少孙补。龟策传》:「禽兽有牝牡,置之山原;鸟有雌雄,布之林泽。」
《國語辭典》:牝牡骊黄(牝牡驪黃)  拼音:pìn mǔ lí huáng
牝牡,雌雄;骊,黑色。「牝牡骊黄」指相骏马不必拘泥于外貌及性别。相传古代擅相马的伯乐年老,推荐九方皋为秦穆公求骏马。求得后,穆公问何马,九方皋回答是黄色母马,穆公派人看是黑色公马,于是责备九方皋。待马取来,果然是天下稀有的良马。典出《列子。说符》。后比喻观察事物要了解实质真相,而不能单纯著眼于表面。
《國語辭典》:毫毛  拼音:háo máo
1.人类或鸟兽身上所生的细毛。《荀子。赋》:「精微乎毫毛,而大盈乎大寓。」
2.比喻极小或很少的部分。《庄子。山木》:「故朝夕赋敛,而毫毛不挫。」《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八:「二三十两是朝奉的毫毛,小人得了却一生一世受用不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