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鲍鱼(鮑魚)  拼音:bào yú
1.湿的腌鱼,味腥臭。《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会暑,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孔子家语。卷四。六本》:「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2.一种海产贝类,肉质鲜美。参见「鲍」条。
《国语辞典》:鲍鱼菇(鲍鱼菇)  拼音:bào yú gū
植物名。一种常食用的蕈菇类蔬菜。侧耳科北风菌属,子实体略平展,菇背具波状菌褶,菌肉白色,形似鲍鱼,故称为「鲍鱼菇」。
《漢語大詞典》:鲍鱼之次(鮑魚之次)
见“ 鲍鱼之肆 ”。
《國語辭典》:鲍鱼之肆(鮑魚之肆)  拼音:bào yú zhī sì
卖腌鱼的店铺。比喻臭秽的地方、恶劣的环境或小人聚集的场所。汉。刘向《说苑。卷一七。杂言》:「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孔子家语。卷四。六本》:「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國語辭典》:鲍鱼之肆(鮑魚之肆)  拼音:bào yú zhī sì
卖腌鱼的店铺。比喻臭秽的地方、恶劣的环境或小人聚集的场所。汉。刘向《说苑。卷一七。杂言》:「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孔子家语。卷四。六本》:「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