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虾鲊(鰕鮓)
海蜇的别名。
分類:海蜇
《韵府拾遗 马韵》:为鲊(为鲊)
谢元与妇书昨疏成后出钓所获鱼以为鲊一□今送来思恋无事也
《漢語大詞典》:寄鲊(寄鮓)
三国志·吴志·孙晧传“司空 孟仁 卒” 裴松之 注引《吴录》曰:“﹝ 孟仁 ﹞自能结网,毛以捕鱼,作鮓寄母,母因以还之,曰:‘汝为鱼官,而以鮓寄我,非避嫌也。’”晋书·列女传·陶侃母湛氏:“ 侃 少为 寻阳县 吏,尝监鱼梁,以一坩鮓遗母。 湛 氏封鮓及书,责 侃 曰:‘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后常以“寄鮓”称赞子孝母贤。 五代 李瀚 《蒙求》:“ 文伯 羞鳖, 孟宗 寄鮓。” 宋 叶适 《詹鲁山解元以寿母求诗》诗:“寄鮓未垂训,设鷄先赏音。”
分類:称赞
《漢語大詞典》:裹鲊帖(裹鮓帖)
晋 王羲之 《王右军集》卷二:“裹鮓味佳,今致君,所须可示,弗难。”世称《裹鮓帖》
《漢語大詞典》:鲊菹(鮓菹)
亦作“ 鮓葅 ”。 鱼酱。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三·鲦鱼:“荀子:鰷,浮阳之鱼也。最宜鮓菹。” 明 胡世安异鱼图赞补·黄鲴鱼:“黄鯝小鱼,身扁鳞白,阔不踰寸,长不近尺,可充鮓葅,宜于煿炙。”
分類:鱼酱
《國語辭典》:鲊酱(鮓醬)  拼音:zhǎ jiàng
肉酱。《西游记》第二二回:「莫言粗糙不堪尝,拿住消停剁鲊酱。」
分類:鱼酱
《漢語大詞典》:鲊荅(鮓荅)
见“ 鮓答 ”。
《漢語大詞典》:鲊答(鮓答)
亦作“ 鮓荅 ”。 某些兽畜的内脏结石。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祷雨:“往往见 蒙古 人之祷雨者……惟取浄水一盆,浸石子数枚而已。其大者若鷄卵,小者不等。然后默持密呪,将石子淘漉玩弄,如此良久,輒有雨……石子名曰鮓荅,乃走兽腹中所产,独牛马者最妙。”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一·鲊答:“鮓答生走兽及牛马诸畜肝胆之间,有肉囊裹之,多至升许……其状白色,似石非石,似骨非骨,打破层迭。”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洗鮓答诵梵咒者,亦立致风雨,天地之气能如是之刻期乎?”
《骈字类编》:白鲊(白鲊)
宋 戴表元 金陵赠友 水水鱼肥供白鲊,家家蚕熟衣红丝。
《漢語大詞典》:蒲鲊(蒲鮓)
古代一种腌制的鱼类食品。常在外面裹有竹箬、芦叶等,故名。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作鱼鲊:“《食经》作蒲鮓法:取鲤鱼二尺以上,削﹝剉﹞,浄治之,用米三合、盐二合醃一宿,厚与糝。” 唐 王建 《饭僧》诗:“蒲鮓除青叶,芹虀带紫芽。”
《分类字锦》:卖鲊(卖鲊)
韩胡赠别华阴遗士诗卖鲊市中何许人钩鱼坐上谁家子
分类:
《漢語大詞典》:山鲊(山鮓)
指腌制的野味。 明 顾璘 《遣怀绝句》:“野鲜苍兕猛,山鮓鷓鴣香。”
分類:腌制野味
《漢語大詞典》:鲊卤(鮓滷)
腌渍,卤煮。 宋 梅尧臣 《针口鱼赋》:“大非膾材,唯便鮓滷。”
分類:腌渍
《漢語大詞典》:鲊羹(鮓羹)
用腌鱼做的羹。 清 黄遵宪 《番客篇》:“千里封鮓羹,絶域通枸酱。”
分類:腌鱼
《漢語大詞典》:鲊答(鮓答)
亦作“ 鮓荅 ”。 某些兽畜的内脏结石。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祷雨:“往往见 蒙古 人之祷雨者……惟取浄水一盆,浸石子数枚而已。其大者若鷄卵,小者不等。然后默持密呪,将石子淘漉玩弄,如此良久,輒有雨……石子名曰鮓荅,乃走兽腹中所产,独牛马者最妙。”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一·鲊答:“鮓答生走兽及牛马诸畜肝胆之间,有肉囊裹之,多至升许……其状白色,似石非石,似骨非骨,打破层迭。”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洗鮓答诵梵咒者,亦立致风雨,天地之气能如是之刻期乎?”
《韵府拾遗 马韵》:寒鲊(寒鲊)
清异录吴淑冬日招客诗寒鲊叠金绵绵谓黄雀脂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