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越冬
犹过冬。多用于植物、鱼类、昆虫之属。 浩然 《艳阳天》第十章:“畦里种的是越冬的菠菜、韭菜、羊角葱。”如:管好越冬作物;消灭越冬蚊蝇。
《國語辭典》:鱼油(魚油)  拼音:yú yóu
自鱼类皮、肉、骨、内脏等提炼所得的油。《三国演义》第四九回:「船内装载芦苇乾柴,灌以鱼油,上铺硫黄、燄硝引火之物。」
《漢語大詞典》:鲑珍(鮭珍)
精美的鱼类食品。泛指各种海味珍羞。《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齎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綵三百疋, 交 广 市鮭珍。”
《國語辭典》:鳞片(鱗片)  拼音:lín piàn
覆在鱼类或爬虫类身体表面的小薄片,具有保护躯体的功能。
《漢語大詞典》:鱼道(魚道)
在水利枢纽中使鱼类不受拦河坝的阻碍而能上行产卵的设施。有多种形式,如斜坡式的鱼槽,梯级式的鱼梯,升降式的升鱼机等。《南京日报》1992.9.1:“‘工程救鱼’是指修建鱼道、鱼梯、升鱼机之类的鱼类过坝建筑。”
《漢語大詞典》:鼓鳃(鼓鰓)
(1).鱼类鼓动两鳃。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或鼓鳃而湍跃,或掉尾而波旋。”宋书·周朗传:“岂可欲以殞海之鬐,望鼓鳃於竖鳞之肆。”
(2).借指游鱼。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覩腾翰之頏頡,视鼓鳃之往还。”
《漢語大詞典》:无鲑菜(無鮭菜)
南史·庾杲之传:“﹝ 庾 ﹞清贫自业,食唯有韮葅、生韮杂菜。 任昉 尝戏之曰:‘谁谓 庾郎 贫,食鮭常有二十七种。’”按,鲑,泛称鱼类菜肴,“韭”、“九”谐音,三“九”故称二十七。 庾 食三种韭而无鲑菜, 任昉 反戏语说他食鲑多种。后因以“无鮭菜”为生活清苦之典。 唐 杜甫 《王竟携酒》诗:“自愧无鮭菜,空烦卸马鞍。”
《漢語大詞典》:鱼栅(魚栅)
养鱼水域拦阻鱼类的设备,如竹箔、拦网、电栅等。可防止一定水域中鱼类的逃离或害鱼的进入。
《國語辭典》:鱼粉(魚粉)  拼音:yú fěn
将鱼体乾燥磨碎制成的粉状物。含有丰富蛋白质和维生素B,营养价值高,为良好的饲料。
《國語辭典》:汛期  拼音:xùn qí
江河定时性的水位上涨时期。明。沈德符《野获篇。卷十二。河漕。海运》:「诚以风柔之时,出并海之道,汛期不爽,占候不失,即千艘万橹,保无他患。」
《漢語大詞典》:偷猎
非法捕猎(禽兽或鱼类)例如:偷猎野鸡。
《国语辞典》:渔获(渔获)  拼音:yú huò
捕捞鱼类得到的收穫。如:「设备齐全的渔船使得渔获大量增加。」
《国语辞典》:鱼塭(鱼塭)  拼音:yú wēn
在海边平地上,掘土作池,引水养鱼,此种养殖鱼类的池塘称为「鱼塭」。
《国语辞典》:清洁者(清洁者)  拼音:qīng jié zhě
某种生物如鱼和虾,可将其他鱼类或生物身上的受伤组织、多馀的食物碎屑、藻类、外寄生虫等清除、移去,而使双方都获得好处,此种鱼或虾即称为「清洁者」。
《國語辭典》:鱼肚(魚肚)  拼音:yú dǔ
用鱼类的鳔制成,可为食品及工业上的用途。
《國語辭典》:鱼肚白(魚肚白)  拼音:yú dù bái
接近鱼肚子的白色,常用来形容黎明的天色。如:「接近清晨,天边已呈现一片鱼肚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