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相关人物
曹丕(魏文帝)


《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
文皇帝讳丕,字子桓,武帝太子也。中平四年冬,生于谯。建安十六年,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二十二年,立为魏太子。
《昭明文选》卷二十、三国魏·曹子建(植)《公宴诗》
「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唐·李善注:「公子,谓文帝,时武帝在,谓五官中郎也。」

例句

遥思魏公子,复忆李将军。 王维 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典故  
信陵家世
  
相关人物
魏无忌(信陵君)


《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子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雎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华阳下军,走芒卯。魏王及公子患之。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馀年。」唐·司马贞《索隐述赞》:「信陵下士,邻国相倾。以公子故,不敢加兵。颇知朱亥,尽礼侯嬴。遂却晋鄙,终辞赵城。毛、薛见重,万古希声。」

例句

忽乃异群萃,高歌信陵门。信陵好宾客,清夜开华轩。 储光羲 舟中别武金坛

日入信陵宾馆静,赠君闲步月明中。 刘商 赠严四草履

海峤新辞永嘉守,夷门重见信陵君。 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赠别

信陵门馆下,多病有归思。 刘言史 江陵客舍留别樊尚书

信陵门下三千客,君到长沙见几人。 刘长卿 送刘萱之道州谒崔大夫

狼籍梨花满城月,当时长醉信陵门。 曹唐 长安客舍叙邵陵旧宴寄永州萧使君五首

况我魏公子,相愿不相疑。 曹邺 将赴天平职书怀寄翰林从兄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李白 侠客行

昔人豪贵信陵君,今人耕种信陵坟。 李白 梁园吟

义夫留感激,公子播英名。 李绅 到宣武三十韵

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王昌龄 答武陵田太守

渔阳在天末,恋别信陵门。 皇甫曾 送王相公赴幽州

信陵名重怜高才,见我长吹青眼开。 秦韬玉 吹笙歌

殷勤信陵馆,今日自途穷。 罗隐 投宣武郑尚书二十韵

终期陶铸日,再见信陵君。 贯休 别卢使君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 韦庄 忆昔

曾是信陵门下客,两回相吊不胜悲。 韩翃 梁城赠一二同幕

一朝簪惠文,客事信陵君。 韩翃 赠别太常李博士兼寄两省旧游

信陵门下识君偏,骏马轻裘正少年。 韩翃 送高别驾归汴州

魏王宫观尽禾黍,信陵宾客随灰尘。 高适 古大梁行

礼乐遥传鲁伯禽,宾客争过魏公子。 高适 题李别驾壁


《世说新语》下卷上《巧蓺》
弹棋始自魏宫内,用妆奁戏。
《太平御览》卷七五五
晋·徐广《弹棋经后序》曰:自后汉冲质巳后,此艺中绝。至献帝建安中,曹公执政,禁阑幽密,至于博弈之具,皆不得妄寘宫中,宫人因以金钗玉梳戏于妆奁之上,即取类于弹棋也。及魏文帝受禅,宫人所为,更习弹棋焉,当时朝臣名士无不争。

例句

修门象棋不复贵,魏宫妆奁世所弃。 柳宗元 龟背戏

典故
魏国访先生


《战国策》卷三十二《宋卫策》
卫使客事魏,三年不得见。卫客患之,乃见梧下先生,许之以百金。梧下先生曰:「诺。」乃见魏王曰:「臣闻秦出兵,未知其所之。秦、魏交而不脩之日久矣。愿王博事秦,无有佗计。」魏王曰:「诺。」客趋出,至郎门而反曰:「臣恐王事秦之晚。」王曰:「何也?」先生曰:「夫人于事己者过急,于事人者过缓。今王缓于事己者,安能急于事人。」「奚以知之?」「卫客曰,事王三年不得见。臣以是知王缓也。」魏王趋见卫客。

例句

高谭魏国访先生,修刺平原过内史。 韩翃 送李湜下第归卫州便游河北

典故 
相关人物
魏武侯


《史记》卷六十五《吴起列传》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

例句

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李益 同崔邠登鹳雀楼

舜城风土临清庙,魏国山川在白楼。 杨巨源 酬卢员外

典故
魏侯重

相关人物
乐羊
 
田子方(魏文侯)


《战国策》卷四《秦策二》
魏文侯令乐羊将,攻中山,三年而拔之,乐羊反而语功,文侯示之谤书一箧,乐羊再拜稽首曰:「此非臣之功,主君之力也。」

例句

但蒙魏侯重,不受谤书诬。 陈子昂 答韩使同在边

典故
魏家品是君王后


《欧阳修全集·居士外集》卷二十二〈洛阳牡丹记·花释名〉
魏家花者,千叶肉红花,出于魏相仁溥家。钱思公尝曰:「人谓牡丹花王。今姚黄真可为王,而魏花为后也。」
典故
魏绛

相关人物
魏绛


《春秋左传·襄公四年》
晋侯曰:「戎狄无亲而贪,不如伐之。」魏绛曰:「诸侯新服,陈新来和,将观于我,我德则睦,否则携贰,劳师于戎,而楚伐陈,必弗能救,是弃陈也,诸华必叛,戎禽兽也,获戎失华,无乃不可乎。……」公曰:「然则莫如和戎乎?」对曰:「和戎有五利焉。」
《春秋左传·襄公十一年》
晋侯以乐之半赐魏绛,曰:「子教寡人和诸戎狄,以正诸华。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请与子乐之。」

例句

卫青师自老,魏绛赏何功。 戎昱 泾州观元戎出师

魏绛言堪采,陈汤事偶成。 杜牧 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亚列出领摩幢十韵

廉颇仍走敌,魏绛已和戎。 杜甫 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陈子昂 送魏大从军

典故
魏齐首

相关人物
范雎
 
魏齐

参考典故
箦中尸


《史记》卷七十九《范雎列传》
数曰:「为我告魏王,急持魏齐头来!不然者,我且屠大梁。」须贾归,以告魏齐。魏齐恐,亡走赵。匿平原君所。……秦昭王闻魏齐在平原君所,欲为范雎必报其仇,乃详为好书遗平原君曰;「寡人闻君之高义,愿与君为布衣之友,君幸过寡人,寡人愿与君为十日之饮。」平原君畏秦,且以为然,而入秦见昭王。昭王与平原君饮数日,昭王谓平原君曰:「昔周文王得吕尚以为太公,齐桓公得管夷吾以为仲父,今范君亦寡人之叔父也。范君之仇在君之家,愿使人归取其头来;不然,吾不出君于关。」平原君曰:「贵而为交者,为贱也;富而为交者,为贫也。夫魏齐者,胜之友也,在,固不出也,今又不在臣所。」昭王乃遗赵王书曰:「王之弟在秦,范君之仇魏齐在平原君之家。王使人疾持其头来;不然,吾举兵而伐赵,又不出王之弟于关。」赵孝成王乃发卒围平原君家,急,魏齐夜亡出,见赵相虞卿。虞卿度赵王终不可说,乃解其相印,与魏齐亡,閒行,念诸侯莫可以急抵者,乃复走大梁,欲因信陵君以走楚。信陵君闻之,畏秦,犹豫未肯见,曰:「虞卿何如人也?」时侯嬴在旁,曰:「人固未易知,知人亦未易也。夫虞卿蹑屩檐簦,一见赵王,赐白璧一双,黄金百镒;再见,拜为上卿;三见,卒受相印,封万户侯。当此之时,天下争知之。夫魏齐穷困过虞卿,虞卿不敢重爵禄之尊,解相印,捐万户侯而閒行。急士之穷而归公子,公子曰『何如人』。人固不易知,知人亦未易也!」信陵君大,驾如野迎之。魏齐闻信陵君之初难见之,怒而自刭。赵王闻之,卒取其头予秦。秦昭王乃出平原君归赵。

例句

安知魏齐首,见断箦中尸。 杜牧 杜秋娘诗

典故
魏阙兴思


《庄子集释》卷九下〈杂篇·让王〉~979~
中山公子牟谓瞻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柰何?」瞻子曰:「重生。重生则利轻。」中山公子牟曰:「虽知之,未能自胜也。」瞻子曰:「不能自胜则从,神无恶乎?不能自胜而强不从者,此之谓重伤。重伤之人,无寿类矣。」魏牟,万乘之公子也,其隐岩穴也,难为于布衣之士,虽未至乎道,可谓有其意矣。唐·成玄英疏:「公子有嘉遁之情而无高蹈之德,故身在江海上而隐遁,心思魏阙下之荣华,既见贤人,借问其术也。」唐·陆德明《经典释文》:「象魏观阙,人君门也,言心存荣贵。许慎云:天子两观也。」
典故 
掩袖
  
掩鼻工谗
 
掩鼻计
 
郑姬谤
 
魏姝掩袂

相关人物
郑袖


《战国策》卷十七〈楚策四·魏王遗楚王美人〉~553~
魏王遗楚王美人,楚王说之。夫人郑袖知王之说新人也,甚爱新人。衣服玩好,择其所喜而为之;宫室卧具,择其所善而为之。爱之甚于王。王曰:「妇人所以事夫者,色也;而妒者,其情也。今郑袖知寡人之说新人也,其爱之甚于寡人,此孝子之所以事亲,忠臣之所以事君也。」 郑袖知王以己为不妒也,因谓新人曰:「王爱子美矣。虽然,恶子之鼻。子为见王,则必掩子鼻。」新人见王,因掩其鼻。王谓郑袖曰:「夫新人见寡人,则掩其鼻,何也?」郑袖曰:「妾知也。」王曰:「虽恶必言之。」郑袖曰:「其似恶闻君王之臭也。」王曰:「悍哉!」令劓之,无使逆命。
《韩非子》卷十〈内储说下·说三〉~588~
荆王所爱妾有郑袖者。荆王新得美女,郑袖因教之曰:『王甚喜人之掩口也,为近王,必掩口。』美女入见,近王,因掩口,王问其故,郑袖曰:『此固言恶王之臭。』及王与郑袖、美女三人坐,袖因先诫御者曰:『王适有言,必亟听从。』王言美女前,近王,甚数掩口,王悖然怒曰:『劓之。』御因揄刀而劓美人。

简释

掩鼻计:喻因嫉妒而谗害他人。唐韩偓《故都》:“掩鼻计成终不觉,冯驩无路教鸣鸡。”


例句

魏姝信郑袖,掩袂对怀王。一惑巧言子,朱颜成死伤。 李白 惧谗

劝君掩鼻君莫掩,使君夫妇为参商。 白居易 天可度

掇蜂杀爱子,掩鼻戮宠姬。 白居易 读史五首之四

拊心却笑西子颦,掩鼻谁忧郑姬谤。 长孙佐辅 古宫怨

掩鼻计成终不觉,冯驩无路敩鸣鸡。 韩偓 故都

典故
魏舒
 
魏舒堂堂

相关人物
魏舒

参考典故
相宅


《晋书》卷四十一《魏舒传》
魏舒字阳元,任城樊人也。少孤,为外家宁氏所养。……转相国参军,封剧阳子。府朝碎务,未尝见是非;至于废兴大事,众人莫能断者,舒徐为筹之,多出众议之表。文帝深器重之,每朝会坐罢,目送之曰:「魏舒堂堂,人之领袖也。」

例句

魏舒堂堂,周舍鄂鄂。 李瀚 蒙求

魏舒终有泪,还识宁家衣。 卢纶 送从舅成都丞广归蜀

典故
魏王卧内藏兵符

相关人物
晋鄙
 
魏无忌(信陵君)
 
魏安釐王


《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
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馀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侯生笑曰:「臣固知公子之还也。」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公子再拜,因问。侯生乃屏人閒语,曰:「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晋鄙兵符与公子。

例句

魏王卧内藏兵符,子西掩袂真无辜。 柳宗元 古东门行

典故
魏文颁菊蕊

相关人物
曹丕(魏文帝)
 
钟繇


《艺文类聚》卷四
魏文帝《与钟繇书》曰: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是月律中无射,言群木庶草,无有射而生。至于芳菊,纷然独荣,非夫含乾坤之纯和,体芬芳之淑气,孰能如此?故屈平悲冉冉之将老,思食秋菊之落英,辅体延年。莫斯之贵,谨奉一束,以助彭祖之术。

例句

魏文颁菊蕊,汉武赐萸房。 沈佺期 九日临渭亭侍宴应制得长字

典故
相关人物
曹丕(魏文帝)

参考典故
魏宫妆奁


《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
「评曰: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彊识,才蓺兼该;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博物志》曰:「帝善弹棋,能用手巾角。时有一书生,又能低头以所冠著葛巾角撇棋。」

例句

联翩百中皆造微,魏文手巾不足比。 李颀 弹棋歌

《漢語大詞典》:魏公子
(1).指 信陵君 。 唐 高适 《题李别驾壁》诗:“礼乐遥传 鲁 伯禽 ,宾客争过 魏公子 。” 唐 曹邺 《将赴天平职书怀寄翰林从兄》诗:“况我 魏公子 ,相顾不相疑。”
(2).指 魏文帝 曹丕 。 唐 王维 《送魏郡李太守赴任》诗:“遥思 魏公子 ,復忆 李将军 。” 赵殿成 笺注:“ 魏公子 ,谓 魏文帝 。 曹子建 《公讌诗》:‘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 李善 註:‘公子谓 文帝 ,时 武帝 在,为五官中郎也。’”
《漢語大詞典》:信陵
见“ 信陵君 ”。
《國語辭典》:信陵君  拼音:xìn líng jūn
战国魏无忌的称号。参见「魏无忌」条。
《國語辭典》:信陵君  拼音:xìn líng jūn
战国魏无忌的称号。参见「魏无忌」条。
《國語辭典》:无忌(無忌)  拼音:wú jì
1.没有猜忌。《三国志。卷四三。蜀书。吕凯传》:「今诸葛丞相英才挺出,深睹未萌,受遗托孤,翊赞季兴,与众无忌,录功忘瑕。」
2.毫无忌惮。《三国演义》第一三回:「郭汜自为大将军,横行无忌,朝廷无人敢言。」
3.没有忌讳。如:「童言无忌」。
《漢語大詞典》:魏宫妆奁(魏宫妝奩)
太平御览卷七五五引 晋 徐广 《〈弹棋经〉自序》:“自 后汉 冲 质 已后,此艺中絶,至 献帝 建安 中, 曹公 执政,禁阑幽密,至於博弈之具,皆不得妄寘宫中,宫人因以金钗玉梳,戯於粧奩之上,即取类於弹棊也。及 魏文帝 受禪,宫人所为,更习弹碁焉。”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巧艺:“弹棋始自 魏 宫内用妆奩戏。”后因以“魏宫妆奩”为弹棋之典。 唐 柳宗元 《龟背戏》诗:“脩门象棋不復贵, 魏 宫妆奩世所弃。”
分類:弹棋
《漢語大詞典》:魏国山川(魏國山川)
见“ 魏国山河 ”。
《漢語大詞典》:魏国山河(魏國山河)
指大好河山。语本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武侯 浮 西河 而下,中流,顾而谓 吴起 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 魏国 之宝也!’” 唐 李益 《同崔邠登鹳雀楼》诗:“ 汉 家簫鼓空流水, 魏国 山河半夕阳。”亦作“ 魏国山川 ”。 唐 杨巨源 《酬卢员外》:“ 舜城 风土临清庙, 魏国 山川在 白楼 。”
《漢語大詞典》:魏国山河(魏國山河)
指大好河山。语本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武侯 浮 西河 而下,中流,顾而谓 吴起 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 魏国 之宝也!’” 唐 李益 《同崔邠登鹳雀楼》诗:“ 汉 家簫鼓空流水, 魏国 山河半夕阳。”亦作“ 魏国山川 ”。 唐 杨巨源 《酬卢员外》:“ 舜城 风土临清庙, 魏国 山川在 白楼 。”
《漢語大詞典》:掩袂
(1).用衣袖遮面。艺文类聚卷二九引 南朝 梁 刘孝绰 《侍离宴》诗:“掩袂望征云,衔杯惜餘景。”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稗事数则:“一日,有阁中胥吏请假,公问何事,曰:‘适闻父讣信。’公习以为常,亦云:‘好,好。’舍人等皆掩袂笑。”
(2).以衣袖拭泪。 宋 苏轼 《祭欧阳伯和父文》:“投笔掩袂,斯文日化,躡风系景,安所止戾。”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妓女·杜韦:“ 韦 应曰:‘君怯甚,不可多语伤神,我上天入地必随君。’ 范 亦为哽咽。此时已心知二人必无独死理矣。 伯起 每为余谈此,泪尚承睫,余亦为之掩袂。”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国母摩笄刺,宫娥掩袂伤。他年标信史,同日见 高皇 。”
分類:衣袖
《國語辭典》:掩鼻  拼音:yǎn bí
掩住鼻子以免闻到浊臭之味。《孟子。离娄下》:「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文明小史》第二四回:「哇的一声,呕出许多秽物,伺候的人,大家掩鼻。」
《漢語大詞典》:魏文手巾
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论“﹝ 文帝 ﹞才蓺兼该” 裴松之 注引 晋 张华 博物志:“帝善弹棊,能用手巾角。”后因以“魏文手巾”为精于弹棋之典。 唐 李颀 《弹棋歌》:“联翩百中皆造微, 魏文 手巾不足比。”
分類:弹棋精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