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李坚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高阳易人,字次寿。文成帝时为阉人。冯太后临朝,迁给事中,封魏昌伯。孝文帝迁洛,为太仆卿,检课牧产。宣武帝出为瀛州刺史,多所受纳,家产巨万。官至光禄大夫。
陈建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85 【介绍】: 北魏代人。以善骑射累迁为内行长。从太武帝击山胡白龙,帝将骑数十登山,遇伏,建以身捍卫,奋击,杀数人,身被十余创,得脱,帝壮之。孝文帝初为尚书右仆射,封赵郡公。后与元仙德、穆亮等密陈南伐谋略,帝嘉其意,迁司徒,进爵魏郡王。
全后魏文·卷二十六
建,代人。太武时,擢为三郎,迁下大夫。文成时,赐爵阜城侯,加冠军将军,出为幽州刺史。孝文即位,徵为尚书右仆射,加侍中,进爵赵郡公。迁司徒、征西大将军,进爵魏郡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40—465 【介绍】: 即拓跋浚。北魏皇帝。鲜卑族。太武帝长孙。宦官宗爱杀太武帝,立南安王拓跋余,旋又杀余。尚书源贺等杀宗爱,立浚为文成帝。年十三即位,由陆丽、刘尼等辅政。以太武帝用兵久,国内虚耗,即位后实行与民休息政策。对内重视农业,减免杂调,设酒禁,改进吏治,惩治贪官,复佛教,释奴婢,令皇族、王公侯伯及士民之家,不得与百工、伎巧卑姓通婚。对外与南朝宋通好。在位十四年,庙号高宗。
全后魏文·卷二
帝讳浚,景穆太子之长子。正平二年十月即位。改元四:兴安、兴光、太安、和平。在位十四年。谥曰文成皇帝,庙号高宗。
魏鸾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钜鹿下曲阳人,字双和。孝文帝时为奉车都尉,从征汉阳,为统军。宣武帝景明中,参预废咸阳王禧等六辅。官至光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4—476 【介绍】: 即拓跋弘。北魏皇帝。鲜卑族。文成帝长子。文成帝和平六年五月即位。初立,丞相乙浑谋反,冯太后密谋诛之,并临朝听政。皇兴元年,帝亲政,喜佛道,赏罚严明,吏治始有起色。取宋淮北四州及豫、淮西、东徐、兖、青等州。在位六年,于皇兴五年,禅位太子宏,自称太上皇。孝文帝延兴六年,为冯太后毒死。庙号显祖。
全后魏文·卷二
帝讳弘,(《宋书》作「宏」。)字弟豆胤。文成帝长子。太安二年立为皇太子,和平六年五月即位。改元二:天安、皇兴。在位六年,禅位皇太子,自为太上皇。承明元年,为文明太后所忌暴崩,年二十三,谥曰献文皇帝,庙号显祖。
魏钊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巨鹿下曲阳人,本名显义,字弘理,孝文帝赐名,仍命以显义为字。魏收族曾祖。雅性俊辩,博涉群书,兼资文武,有当世才。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帝亲率军南征,授内都直。师次淮南,请间行入义阳城说降。事成,授义阳太守。后以军功,加授建忠将军。卒年六十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5—525 【介绍】: 北魏顿丘人,字继长,小名继伯。文成帝皇后侄。袭爵陈留公,镇西大将军。孝文帝初,历荆州、兖州刺史。于兖州诸村设楼悬鼓以防盗贼。复以镇压氐人杨灵珍功除梁州刺史。宣武帝时,官扬州刺史,阻梁军北上,有功。孝明帝时,曾攻柔然。六镇起事,崇以北讨大都督率军镇压,兵败免官。后官至相州刺史。在官明于决断,然性好财货,聚敛巨万,为时论所鄙。卒谥武康。
全后魏文·卷三十五
崇字继长,小名继伯,梁国蒙人。(《北史》作顿丘人。)文成元皇后第二兄诞之子。召拜主文中散,袭爵陈留公,镇西大将军。孝文初,行梁州刺史,寻为荆州刺史,镇上洛。还除兖州刺史,后例降为侯,改授安东将军,副都督左翼诸军事。入为河南尹。寻为梁州刺史。宣武即位,徵为右卫将军,兼七兵尚书。寻加抚军将军,正尚书。转左卫将军、相州大中正。别封魏昌县伯,进号镇南将军,转中护军。除征南将军、扬州刺史。延昌初,加侍中、车骑将军。熙平中,进号骠骑将军、仪同三司。寻除骠骑大将军、冀州刺史。进中书监、右光禄大夫,出为定州刺史。徵拜尚书左仆射,迁尚书令,加侍中、开府、北讨大都督。免。复为徐州大都督,改除相州刺史。孝昌元年卒,年七十一,赠司徒雍州刺史,谥日武康。后重赠太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62—518 【介绍】: 北魏代人,字思贤,本字千年。于烈子。孝文帝时以父荫拜侍御中散,冯太后临朝,刑政严峻,侍臣往往受谴得罪,忠朴直少言,终无过误。孝文帝赐名登。宣武帝景明二年,帝在外而咸阳王元禧谋叛,事起仓猝,帝遣忠往探虚实。忠以其父于烈防守有备,必无所虑以安帝心。事平,帝嘉其忠诚,乃为改名忠。以平元禧功封魏郡公,迁侍中领将军。宣武帝卒,迎立孝明帝,护卫胡太后,遂秉朝政,权倾一时。矫诏诬杀尚书左仆射郭祚、尚书裴植,朝野愤怨,莫不切齿。胡太后临朝,解侍中、领军、崇训宫卫尉职,出为冀州刺史,后屡为朝臣弹劾,得太后曲庇,除尚书右仆射。
全后魏文·卷三十六
忠字思贤,烈子,本字千年。为侍御中散。太和中,授武骑侍郎,赐名登。转太子翊军校尉。宣武即位,迁长水校尉。寻除左右郎将,领直寝。改赐今名。迁司空长史、征虏将军,封魏郡公。迁散骑常侍,兼武卫将军。进太府卿。正始中,除安北将军、相州刺史。入为卫尉卿、河南邑中正,寻领左卫将军、恒州大中正。延昌中,除都官尚书,加平南将军。进侍中、领军将军。孝明即位,除车骑大将军,封常山郡公,加仪同三司、尚书令,领崇训卫尉。灵太后临朝,出为征北将军、冀州刺史。夺爵。寻封灵寿县公。除尚书右仆射,加侍中。神龟元年卒,赠司空,谥曰武敬。
魏承祖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广陵人。本寒士。少依裴叔业。及壮,善事人,叔业待之厚。善抚士卒,兼有将才。南齐东昏侯永元二年随叔业投北魏。屡从征战,以功累迁太原太守、光禄大夫、安南将军。宣武帝正始中,南朝梁军陷三关,围义阳急,承祖持节率师大破梁军,解义阳围,复三关,名闻于时。终于并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67—499 【介绍】: 即拓跋宏、元宏。北魏皇帝。鲜卑族。献文帝长子。五岁即位,太皇太后冯氏执政。改革吏治,实行均田制。加强户籍管理,推行三长制。孝文帝太和十四年,冯氏死,帝亲政,进一步改革。十七年,迁都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禁鲜卑服、鲜卑语,在洛阳立国子、太学、四门小学。重用中原汉族儒生,参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仪。加强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之联合统治。二十一年,鲜卑守旧贵族穆泰等拥太子恂谋反,事败,赐恂死。在位二十九年,庙号高祖。
全后魏文·卷三
帝讳宏,献文帝长子。皇兴三年立为皇太子,五年八月即位。改元三:延兴、承明、太和。在位二十九年。谥曰孝文皇帝,庙号高祖。有集三十九卷。(案:《魏书·孝文纪》云:「好为文章诗赋铭颂。」自太和十年已后,诏册皆帝之文也,自馀文章百有馀篇。今录太和十年已前诏册为一卷,十年已后别为四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1—533 【介绍】: 北魏钜鹿下曲阳人,字敬忠。魏悦子。初仕奉朝请,后为东益州刺史。以恩信治政,风化大行,远近得靖。孝明帝正光五年,率众拒莫折念生义军。寻受代还。累迁卫尉卿。元颢入洛,退居洛南,事平,除右光禄大夫。后历左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
全后魏文·卷四十九
子建字敬忠,钜鹿下曲阳人。宣武初,为奉朝请,累迁太尉从事中郎。进前军将军,十年不徙。正光中,除东益州刺史兼尚书行台。孝昌中,入为散骑常侍、卫尉卿。永安中,除右光禄大夫,后迁左光禄大夫、骠骑大将军。永熙二年卒,赠仪同三司、定州刺史,谥曰文静。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5—535 【介绍】: 北魏钜鹿下曲阳人。魏收族叔。起家北海王国侍郎,累迁本郡太守。孝明帝孝昌初,转岐州刺史,从行台萧宝夤征战。以得西土人心,加持节、假平西将军、都督泾岐东秦南岐四州军事,兼四州行台尚书。后依高欢,与高乾等固请欢废节闵帝,深为时论所非。孝武帝太昌初除仪同三司,加开府,封永兴县侯。高乾死,兰根忧惧,乃移疾归。卒谥文宣。
全后魏文·卷四十九
兰根字兰根,子建族弟。为北海王国侍郎,历定州长流参军、司徒掾,除本郡太守。正光末为都督李崇长史,除冠军将军,转司徒右长史。孝昌初,转岐州刺史,加持节、假平西将军。入拜光禄大夫,转安东将军、中书令〓中兴初,加车骑大将军、尚书右仆射。太昌初,除仪同三司,寻加开府,封钜鹿县侯。天平二年卒,赠司徒侍中,谥曰文宣。
元谌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6 【介绍】: 北魏宗室,鲜卑族,字兴伯。赵郡王元干子。性平和,位都官尚书。尔朱荣入洛阳,欲胁帝迁都晋阳,谌争之以为不可,乃罢议。孝庄帝初封魏郡王,后复封为赵郡王。孝武帝时迁太师,录尚书事。卒谥孝懿。
陆绛 朝代: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齐吴郡吴人,字魏卿。陆闲次子。父被杀时,抱父颈求代死,不获,遂以身蔽刀刃,并见杀。
魏温仁 朝代: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齐会稽人。徐孝嗣为齐东昏侯所杀,众人惧,无敢至者。独温仁奔赴营丧,为时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