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41,分63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典故(续上)
蝉鬓
扫门踪魏勃
云中魏尚(又作:魏云中)
周瑜破曹
一鼓困曹瞒
从毛薛
大梁屠
弟子谁从魏伯阳
吊魏武
盘中钓
七步才
杜回可结
魏鹊无枝
一台二妙
房魏
典故
相关人物
曹丕(魏文帝)


《古今注》卷下《杂注》
魏文帝宫人绝所宠者,有莫琼树……四人,日夕在侧。琼树乃制蝉鬓,缥缈如蝉翼,故曰蝉鬓。

例句

婵娟两鬓秋蝉翼,宛转双蛾远山色。 白居易 井底引银瓶

典故
丞相扫门人
 
埽门士
 
扫舍人门
  
扫门求见
 
扫门踪魏勃
 
拥帚扫公门
 
无私断扫门
 
相门洒扫
 
长扫朱门

相关人物
魏勃


《史记》卷五十二《齐悼惠王世家》
及魏勃少时,欲求见齐相曹参,家贫无以自通,乃常独早夜埽齐相舍人门外。相舍人怪之,以为物,而伺之,得勃。勃曰:「愿见相君,无因,故为子埽,欲以求见。」于是舍人见勃。曹参因以为舍人。一为参御,言事,参以为贤,言之齐悼惠王。悼惠王召见,则拜为内史。
《艺文类聚》卷三十五〈人部十九·贫〉~627~
《史记》曰。魏勃少时。欲求见齐相曹参。家贫。无以自通。乃常独早夜扫齐相门外。相舍人怪而以为物。而伺之。得勃。勃曰。愿见相君无因。故为子扫门。欲求见。于是舍人见勃。曹参因以为舍人。

简释

扫门:指贤才贫贱,托身高官显贵以求发展。唐王维《重酬苑郎中》:“仙郎有意怜同舍,丞相无私断扫门。”


例句

有地先开阁,何人不扫门。 刘长卿 奉和杜相公新移长兴宅呈元相公

座非陈子惊,门还魏公扫。 孟浩然 襄阳公宅饮

弹冠如不问,又到扫门时。 李商隐 酬别令狐(一本有八字)补阙

自愧扫门士,谁为乞火人。 杜牧 寄崔钧

他日朱门恐难扫,沙堤新筑必无尘。 杜荀鹤 献郑给事

仙郎有意怜同舍,丞相无私断扫门。 王维 重酬苑郎中(并序○时为库部员外)

还来扫门处,犹未报恩时。 耿湋 得潜后书怀上第五相公

回首汉家丞相府,昨来谁得扫重门。 郭震 寄刘校书

悔作扫门事,还吟招隐诗。 钱起 送杨錥归隐

扫门彼何人,升降不同朝。 顾况 严公钓台作

久留郎署终难遇,空扫相门谁见知。 骆宾王 帝京篇

典故
持节冯唐
 
云中上功守
 
云中遗冯唐
 
云中魏尚
 
魏云中

相关人物
冯唐
 
魏尚


《史记》卷一百二〈张释之冯唐列传·冯唐〉~2758~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杀北地都尉卬。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彊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其母倡也。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其众。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典故
周瑜破曹
 
相关人物
周瑜
 
孙权
 
曹操(魏武帝)
 
程普


《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吴主权〉~7~
「备进住夏口,使诸葛亮诣权,权遣周瑜、程普等行。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惟瑜、肃执拒之议,意与权同。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

例句

赤壁争雄如梦里,且须歌舞宽离忧。 李白 江夏赠韦南陵冰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李白 赤壁歌送别

败亡非赤壁,奔走为黄巾。 杜甫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

黄池通霸迹,赤壁畅戎威。 骆宾王 夕次旧吴

典故
一鼓困曹瞒
 
孙郎赤壁
 
赤壁功名
 
赤壁楼船

相关人物
刘备
 
周瑜
 
孙权
 
曹操(魏武帝)
 
程普


《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吴主权传〉~7~
三年春,权复征黄祖,祖先遣舟兵拒军,都尉吕蒙破其前锋,而淩统、董袭等尽锐攻之,遂屠其城。祖挺身亡走,骑士冯则追枭其首,虏其男女数万口。是岁,使贺齐讨黟、歙,黟音伊。歙音摄。分歙为始新、新定、犁阳、休阳县,以六县为新都郡。荆州牧刘表死,鲁肃乞奉命吊表二子,且以观变。肃未到,而曹公已临其境,表子琮举众以降。刘备欲南济江,肃与相见,因传权旨,为陈成败。备进住夏口,使诸葛亮诣权,权遣周瑜、程普等行。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惟瑜、肃执拒之议,意与权同。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备、瑜等复追至南郡,曹公遂北还,留曹仁、徐晃于江陵,使乐进守襄阳。时甘宁在夷陵,为仁党所围,用吕蒙计,留淩统以拒仁,以其半救宁,军以胜反。权自率众围合肥,使张昭攻九江之当涂。昭兵不利,权攻城踰月不能下。曹公自荆州还,遣张喜将骑赴合肥。未至,权退。
典故
从毛薛

相关人物
魏无忌(信陵君)


《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2382~
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公子闻所在,乃閒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乃装为去。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

典故
大梁屠
 
夺晋鄙
 
击晋
 
救赵
 
朱亥袖椎
 
朱公子
 
神槌朱亥
 
袖槌人
 
迎朱亥
 
金椎袖
 
金锥报恩
 
鼓刀人

相关人物
侯嬴
 
朱亥
 
魏无忌(信陵君)
 
晋鄙


《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馀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公子行,侯生曰:「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于是公子泣。侯生曰:「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公子曰:「晋鄙嚄唶宿将,往恐不听,必当杀之,是以泣耳,岂畏死哉?」于是公子请朱亥。朱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遂与公子俱。公子过谢侯生。侯生曰:「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公子遂行。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勒兵下令军中曰:「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

例句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李白 侠客行

救赵复存魏,英威天下闻。 李白 博平郑太守自庐山千里相寻入江夏北市门见访却之武陵立马赠别

应须救赵策,未肯弃侯嬴。 李白 赠升州王使君忠臣

却秦不受赏,击晋宁为功。 李白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典故
弟子谁从魏伯阳

相关人物
魏伯阳


《太平广记》卷二〈神仙二·魏伯阳〉~
魏伯阳者,吴人也,本高门之子,而性好道术。后与弟子三人,入山作神丹。丹成,知弟子心怀未尽,乃试之曰:「丹虽成,然先宜与犬试之,若犬飞,然后人可服耳;若犬死,即不可服。」乃与犬食,犬即死,伯阳谓诸弟子曰:「作丹唯恐不成,既今成而犬食之死,恐是未合神明之意,服之恐复如犬,为之奈何?」弟子曰:「先生当服之否?」伯阳曰:「吾背违世路,委家入山,不得道亦耻复还,死之与生,吾当服之。」乃服丹,入口即死。弟子顾视相谓曰:「作丹以求长生,服之即死,当奈此何?」独一弟子曰:「吾师非常人也,服此而死,得无意也。」因乃取丹服之,亦死。余二弟子相谓曰:「所以得丹者,欲求长生者,今服之即死,焉用此为?不服此药,自可更得数十岁在世间也。」遂不服,乃共出山,欲为伯阳及死弟子求棺木。二子去后,伯阳即起,将所服丹内死弟子及白犬口中,皆起。弟子姓虞,遂皆仙去。道逢入山伐木人,乃作手书与乡里人,寄谢二弟子,乃始懊恨。伯阳作《参同契五行相类》,凡三卷,其说是《周易》,其实假借爻象,以论作丹之意。而世之儒者,不知神丹之事,多作阴阳注之,殊失其旨矣。
典故
吊魏武

相关人物
曹操(魏武帝)
 
陆机


《昭明文选》卷六十晋·陆士衡(机)《吊魏武帝文·序》
「观其所以顾命冢嗣,贻谋四子,经国之略既远,隆家之训亦弘。又云:『吾在军中,持法是也。至小忿怒,大过失……。』善乎达人之谠言矣!声类曰:『谠,善言也。』持姬女而指季豹以示四子曰:『以累汝!』因泣下。伤哉!曩以天下自任,今以爱子托人。伤哉!曩以天下自任,今以爱子托人。……。又曰:『吾婕妤妓人,皆著铜爵台。月朝十五,辄向帐作妓。汝等时时登铜爵台,望吾西陵墓田。』又云:『馀香可分与诸夫人。诸舍中无所为,学作履组卖也。』」

例句

请君骑马望西陵,为我殷勤吊魏武 李颀 送刘方平

典故
盘中钓
 
钓鱼座上
 
铜盘钓鱼

相关人物
左慈
 
曹操(魏武帝)


《后汉书》卷八十二下《方术传·左慈传》
左慈字元放,庐江人也。少有神道。尝在司空曹操坐,操从容顾众宾曰:「今日高会,珍羞略备,所少吴松江鲈鱼耳。」放于下坐应曰:「此可得也。」因求铜盘贮水,以竹竿饵钓于盘中,须臾引一鲈鱼出。操大拊掌笑,会者皆惊。操曰:「一鱼不周坐席,可更得乎?」放乃更饵钩沈之,须臾复引出,皆长三尺馀,生鲜可爱。操使目前鲙之,周浃会者。操又谓曰:「既已得鱼,恨无蜀中生姜耳。」

例句

玉管时来凤,铜盘即钓鱼。 王维 赠东岳焦炼师

卖鲊市中何许人,钓鱼坐上谁家子。 韩翃 赠别华阴道士

典故
七步才
 
七步咏
 
豆萁才敏

相关人物
曹丕(魏文帝)
 
曹植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下〈文学〉~244~
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新校本晋书》卷四十九《阮籍传》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父瑀,魏丞相掾,知名于世。籍容貌 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

简释

七步咏:指人才思敏捷,才气过人。唐于志宁《冬日宴群公于宅各赋一字得杯》:“俱裁七步咏,同倾三雅杯。”


例句

俱裁七步咏,同倾三雅杯。 于志宁 冬日宴群公于宅各赋一字得杯

豆萁才敏俊,羽猎正峥嵘。 元稹 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

万言不加点,七步犹嫌迟。 岑参 送张直公归南郑拜省

天子三章传,陈王七步才。 李峤

九卿领徐方,七步继陈思。 李白 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

君看将相才多少,两首诗成七步间。 薛能 和府帅相公

典故
杜回可结
 
疾病乱命

相关人物
魏颗


《春秋左传·宣公十五年》
「魏武子有嬖妾,武子疾,命颗曰:『必嫁是妾。』疾病,则曰:『必以为殉。』及卒,颗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夜梦之曰:『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尔用先人治命,余是以报也。』」

例句

疾病命固乱,魏氏言有章,从邪陷厥父,吾欲讨彼狂。 柳宗元 咏三良

杜回如可结,誓作报恩身。 殷文圭 春草碧色

典故 
三绕枝
 
人生几何
 
南枝鹊绕
 
南飞惊鹊
  
栖不稳
 
乌鹊南飞
 
乌鹊绕枝
 
绕枝三匝
 
绕枝飞鹊
 
绕树
 
绕树难
 
绕疏枝
 
绕鹊
   
鹊南飞
 
鹊栖
 
鹊无枝
 
鹊绕
 
鹊飞
 
鹊惊

相关人物
曹操(魏武帝)


《昭明文选》卷二十七〈诗戊·乐府上 ·乐府二首〉~28~
〈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例句

寂寞青陵台上月,秋风满树鹊南飞。 储嗣宗 宋州月夜感怀

中秋朗月静天河,乌鹊南飞客恨多。 刘沧 八月十五日夜玩月

砧杵寥寥秋色长,绕枝寒鹊客情伤。 刘沧 秋日夜怀

丹桂影空蟾有露,绿槐阴在鹊无枝。 唐彦谦 八月十六日夜月

鹊惊初泛滥,鸿思共裴回。 徐放 奉和武相公中秋锦楼玩月得来字

鹊绕惊还止,虫吟思不喧。 李吉甫 夏夜北园即事寄门下武相公

绕树无依月正高,邺城新泪溅云袍。 李商隐 壬申闰秋题赠鸟鹊

还同月下鹊,三绕未安枝。 李白 赠柳圆

素娥尝药去,乌鹊绕枝惊。 李华 海上生明月

行乐及时时已晚,对酒当歌歌不成。 杜牧 湖南正初招李郢秀才

斗斜人更望,月细鹊休飞。 杜甫 夜二首之二

槛束哀猿叫,枝惊夜鹊栖。 杜甫 奉赠太常张卿二十韵

同悲鹊绕树,独坐雁随阳。 皇甫冉 途中送权三兄弟

何啻飞三匝,犹言未得枝。 蒋冽 夜飞鹊

昨夜明月满,中心如鹊惊。 钱起 县内水亭晨兴听讼

莫怪天涯栖不稳,托身须是万年枝。 韩偓

栖枝犹绕鹊,遵渚未来鸿。 骆宾王 月夜有怀简诸同病

今夜南枝鹊,应无绕树难。 骆宾王 望乡夕泛

素风啼迥堞,惊月绕疏枝。 骆宾王 秋夜送阎五还润州

典故
一台二妙
 
一台妙绝
  
索靖
 
台中妙

相关人物
索靖
 
魏瓘


《晋书》卷三十六《卫瓘传》
咸宁初,徵拜尚书令,加侍中。性严整,以法御下,视尚书若参佐,尚书郎若掾属。瓘学问深博,明习文艺,与尚书郎敦煌索靖俱善草书,时人号为「一台二妙」。

例句

劝君火急添功用,趁取当时二妙声。 柳宗元 叠后

银钩屈曲索靖,题桥司马相如。 范尧佐

张英圣莫拟,索靖妙难言。 薛存诚 御题国子监门

笔精已许台中妙,剑术还令世上闻。 钱起 送马员外拜官觐省

一台称二妙,归路望行尘。 韦应物 路逢崔元二侍御避马见招以诗见赠

休恋一台惟妙绝,已经三字入精求。 黄滔 寄同年卢员外

典故
相关人物
房玄龄
 
魏徵


《旧唐书》卷七十一〈魏徵列传〉~2559~
会皇孙诞育,召公卿赐宴,太宗谓侍臣曰:「贞观以前,从我平定天下,周旋艰险,玄龄之功,无所与让。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民,犯颜正谏,匡朕之违者,唯魏徵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于是亲解佩刀以赐二人。

例句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 杜甫 折槛行

《國語辭典》:蝉鬓(蟬鬢)  拼音:chán bìn
梳理成如蝉翼般缥缈动人的妇女的两鬓。晋。崔豹《古今注。卷下。杂注》:「魏文帝宫人有绝所宠者,有莫琼树、薛夜来、陈尚衣、段巧笑四人,日夕在侧。琼树乃制蝉鬓,缥渺如蝉翼,故曰蝉鬓。」南朝梁。元帝〈登颜园故阁〉诗:「妆成里蝉鬓,笑罢敛娥眉。」
《國語辭典》:扫门(掃門)  拼音:sǎo mén
魏勃为了求见齐相曹参,每天天还没亮就去清扫齐相舍人的门口,最后终于如愿晋见曹参,遂用为舍人。典出《史记。卷五二。齐悼惠王世家》。后用以比喻设法求谒权贵。南朝梁。陶弘景〈答赵英才书〉:「不宜扫门觅仕,复懒弹铗求通。」唐。王维〈重酬苑郎中〉诗:「仙郎有意怜同舍,丞相无私断扫门。」
《國語辭典》:赤壁  拼音:chì bì
山名。有四,皆在今湖北省境内:(1)位嘉鱼县东北,长江南岸。三国时孙权、刘备联军大破曹操军队于此。(2)位黄冈县城外的赤鼻矶。为苏轼赤壁赋所咏之地。(3)位武昌县东南。也称为「赤矶」。(4)位汉阳县沌口的临嶂山,与乌林峰相对。
《漢語大詞典》:赤鼻矶(赤鼻磯)
古地名。在今 湖北省 黄州市 城西北 江 滨,因山形截然如壁而有赤色,也称 赤壁 。 宋 薛季宣 《晚渡东坡》诗:“ 赤鼻磯 头横曙烟, 吴王城 下浪连天。”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湖广二·黄州府》:“ 赤鼻山 在府城西北 汉川门 外,屹立 江 滨,土石皆带赤色。下有 赤鼻磯 ,今亦名 赤壁山 , 苏軾 以为 周瑜 败 曹公 处,非也。”亦作“ 赤壁磯 ”。 元 宋方壶 《梧叶儿·怀古》曲:“ 黄州 地, 赤壁磯 ,衰草接天涯。 周公瑾 、 曹孟德 ,果何为?都打入渔樵话里。”
《漢語大詞典》:三匝
亦作“ 三帀 ”。
(1).三周。史记·项羽本纪:“﹝ 楚军 ﹞围 汉王 三帀。”晋书·王忱传:“ 忱 与宾客十许人,连臂被髮裸身而入,绕之三帀而出。” 唐 李白 《猛虎行》:“有时六博快壮心,遶牀三匝呼一掷。”
(2).形容反复盘旋。 三国 魏 曹操 《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唐 蒋冽 《夜飞鹊》诗:“何啻飞三匝,犹言未得枝。”
《國語辭典》:对酒当歌(對酒當歌)  拼音:duì jiǔ dāng gē
面对著酒应当高歌。语出汉。曹操 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原用以感叹人生苦短,要及时有所作为。后亦指应当及时行乐。宋。郭应祥 减字木兰花。栖鸾高士词:「栖鸾高士,文采风流谁得似。年德虽高,对酒当歌气尚豪。」《镜花缘》第七八回:「游玩一事既已结过,此刻是对酒当歌,我们也该行个酒令,多饮两杯了。」
《漢語大詞典》:惊鹊(驚鵲)
受惊的乌鹊。比喻无处栖身的人。语本 三国 魏 曹操 《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宋 苏轼 《次韵蒋颖叔》:“月明惊鹊未安枝,一棹飘然影自随。” 宋 苏辙 《次韵知郡贾蕃大夫思归》:“得坎浮槎应有命,投林惊鹊且安枝。”
《漢語大詞典》:魏鹊无枝(魏鵲無枝)
喻贤才无所依存。语本 三国 魏 曹操 《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宋 李曾伯 《临江仙·甲寅中秋和刘舍人赏月》词:“我有芳尊供翫事,从渠 魏 鹊无枝。”
分類:贤才依存
《國語辭典》:二妙  拼音:èr miào
1.称晋朝擅长草书的卫瓘、索靖。见《晋书。卷三六。卫瓘传》。
2.称唐代善于裁剖的韦维与善于作诗的宋之问。见《新唐书。卷一一八。韦凑传》。
3.称宋代擅长画竹的艾淑与擅长画龙的陈所翁。见元。夏文彦《图绘宝鉴》卷四。
4.称擅长作诗的金人段克己、段成己两兄弟。
《漢語大詞典》:房魏
(1). 唐太宗 时名相 房玄龄 与 魏徵 的并称。两人皆出 河 汾 门下,并为 唐 初敢于直谏的大臣。 唐 杜甫 《折槛行》:“呜呼 房魏 不復见, 秦王 学士时难羡。” 宋 陆游 《感怀》诗之四:“巍巍 贞观 治, 房 魏 出 河 汾 。”
(2).以 房 魏 代称贤相。《坚瓠补集·酒歌》引 明 李冠 《酒歌》:“矧今鼎鼐付 房 魏 ,爕理阴阳无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