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伟干(偉幹)
魁梧的身躯。 宋 叶廷圭 海录碎事·人事:“ 咏之 常见 桓玄 , 玄 鄙其精神不儶,谓坐客曰:‘庸神而宅伟干,不成令器。’”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刑部·大侠遁免:“﹝ 曾光 ﹞伟干长髯,眉目有异,果非寻常人也。”
分類:魁梧身躯
《漢語大詞典》:伟壮(偉壯)
(1).魁梧壮大。东观汉记·冯勤传:“兄弟形皆伟壮,惟 勤 祖 偃 ,长不满七尺。”
(2).雄伟,壮观。 邹韬奋 《萍踪寄语》三:“反映在许多水闸中急流奔放的瀑布,声势伟壮,美丽无匹!” 王统照 《山道之侧》:“我看着早晨山中的景象:伟壮的岩壁,嫩柔的野花、日光……使我十分兴奋!” 杨朔 《永定河纪行》:“人在伟壮的山川当中,显得有多么渺小啊。”
《國語辭典》:丰伟(豐偉)  拼音:fēng wěi
体格健壮高大。《晋书。卷三七。宗室传。高密文献王泰传》:「保体质丰伟,尝自称重八百斤。」
《漢語大詞典》:瑰硕(瑰碩)
亦作“瓌硕”。
(1).魁梧,健壮。宋史·石保吉传:“ 保吉 姿貌瓌硕,颇有武干。” 元 方回 《辅德庙碑记》:“侯像方巾緑袍,劲髯修眉,巨鼻耸目,魁岸瑰硕。”
(2).奇伟,硕大。 唐 符载 《襄阳北楼记》:“以瓌硕之材,树洼杂之地。”
《漢語大詞典》:伟貌(偉貌)
体貌魁梧。《初刻拍案惊奇》卷五:“那 卢生 生得伟貌长髯,风流倜儻。”
《漢語大詞典》:修伟(修偉)
(1).仪表堂堂,身材魁梧。南史·袁昂传:“ 昂 容质修伟,冠絶人伦。”明史·儒林传·陈献章:“ 献章 仪干修伟,右颊有七黑子。”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谈相:“ 丁文诚公 ,志节清挺,状貌修伟,绰有威风。”
(2).高大健壮。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蹇偿债:“人白公:‘夜牝驴产一驹,且修伟。’”
《漢語大詞典》:伟秀(偉秀)
(1).魁梧英俊。新唐书·萧蒿传:“貌伟秀,美须髯。”
(2).壮丽。 冰心 《到青龙桥去》:“﹝北方山川﹞原也是很伟秀的。”
《漢語大詞典》:伟美(偉美)
(1).魁梧英俊。三国志·魏志·荀彧传“ 太祖 虽征伐在外,军国事皆与 彧 筹焉” 裴松之 注引 晋 鱼豢 《魏略》:“ 彧 为人伟美。” 蒋子龙 《乔厂长上任记》:“ 乔光朴 穿浅色西装,伟美潇洒,显得很年轻。”
(2).雄奇壮美。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半夏小集》:“养肥了狮虎鹰隼,它们在天空,岩角,大漠,丛莽里是伟美的壮观,捕来放在动物园里,打死制成标本,也令人看了神旺,消去鄙吝的心。”
《國語辭典》:傀然  拼音:guī rán
1.独居的样子。《荀子。性恶》:「天下不知之,则傀然独立天地之间而不畏,是上勇也。」
2.高大魁梧的样子。《聊斋志异。卷八。司文郎》:「有少年游寺中,白服裙帽,望之傀然。」
《國語辭典》:瑰岸  拼音:guī àn
相貌壮大,气概雄伟。《册府元龟。卷八八三。总录部三。形貌》:「程千里身长七尺,骨相瑰岸。」
分類:体貌魁梧
《漢語大詞典》:伟悍(偉悍)
魁梧勇猛。旧唐书·李师道传:“﹝ 圆静 ﹞年八十餘,尝为 史思明 将,伟悍过人。”
分類:魁梧勇猛
《漢語大詞典》:五大三粗
形容膀阔腰圆,身材魁梧,力气大。 梁斌 《播火记》四十:“猛回头,身后站着一个五大三粗的人,仔细一看是 大贵 。” 郭澄清 《大刀记》开篇一:“ 梁宝成 ,这条一戳四直溜的汉子,长得敦敦实实,五大三粗。”
《國語辭典》:相貌堂堂  拼音:xiàng mào táng táng
仪表壮伟。《三国演义》第五二回:「相貌堂堂,威仪出众。」《精忠岳传》第五一回:「但见伍尚志威风凛凛,相貌堂堂。手抡方天画戟,坐下银鬃马。」
《國語辭典》:熊腰虎背  拼音:xióng yāo hǔ bèi
腰粗壮如熊,背宽厚似虎。形容人的体形魁伟。《三国演义》第九七回:「身长九尺,面黑睛黄,熊腰虎背。」也作「虎背熊腰」、「虎体熊腰」。
分類:魁梧强壮
《漢語大詞典》:修硕(修碩)
高大魁梧;高大肥硕。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谈相:“ 威毅伯 沅浦 尚书,体貌颇似 文正 ,而修硕稍逊焉。” 夏衍 《心防》第一幕:“她和 施小琳 在一起常常是一个很好的对照:前者的修硕和后者的娇小,前者的素抹和后者的浓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