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大鬼道
【佛学大辞典】
(界名)有大威力之鬼神所住之道途。道者五道六道之道也。
鬼道
【佛学大辞典】
(界名)又曰鬼趣。夜叉罗刹饿鬼诸神等之境土。六道之一。大乘法数二十七曰:「道即能通义,谓六道生死展转相通。」据佛经云:凡舍宅街衢,市肆丘冢,皆有鬼神,无有空者。乃至江河树木,亦有鬼神依止,其最劣者为饿鬼。【又】犹言邪术。后汉书刘焉传,张鲁母有姿色,兼挟鬼道,往来焉家。三国志张鲁传,鲁祖父世传邪术,后鲁据汉中,以鬼道教民,自号师君。
【佛学常见辞汇】
六道之一,又名鬼趣,即夜叉罗刹饿鬼等的境土。
饿鬼道
【佛学大辞典】
(界名)道者道路之义。造饿鬼业因者所行之道路,故曰饿鬼道。五道或六道之一。
【佛学常见辞汇】
造作饿鬼业因的人所走的道途,是五道或六道之一。
【佛学次第统编】
饿鬼亦遍诸趣,有福德者,作诸处神;无福德者,居不净处,常受饥饿,其苦无量,谄诳心意。作下品五逆十恶者,感此道生,其寿量以人间一月为一日,寿五百岁。有云寿命不定,极长者七万岁。其种类亦多差别,大别可分为三种九类:
一、无财鬼一种分三类,言无财者,以不得饮食故。
一、炬口 谓于口中,常出猛燄。
二、针咽 头腹如山,咽喉如针。
三、臭口 口如臭尸。
二、少财鬼一种分三类,言少财者,以少得饮食故。
一、针毛 身毛如针,还自刺身,出血而食。
二、臭毛 身毛臭秽。
三、大瘿 项中有瘿,以手抉脓,还自食故!
三、多财鬼一种分三类,言多财者,以多得饮食故。
一、得弃 常得弃食。
二、得失 常得遗失之食。
三、势力 此一又分为三:
一、夜叉 又名药叉,译作勇健暴恶贵人。有三种:一在地,二在虚空,三在天。
二、罗刹 一名罗刹娑,译作可畏食人鬼。恶鬼之通名也。
三、毗舍阇 译作啖精鬼,食人精气之鬼也。
【三藏法数】
饿鬼道有三种。一谓罪业极重者,积劫不闻浆水之名。其次者,但伺求人间荡涤脓血粪秽。又其次者,时或一饱。即造作恶业众生,由悭贪故,生于此道,故名饿鬼道。
【三藏法数】
谓此鬼类,羸瘦丑恶,见者畏惧,穷年卒岁,不遇饮食,或居海底,或近山林,乐少苦多,寿长劫远。由昔悭贪所报,获此身也。
【三藏法数】
谓此道或居海底,或在人间山林中,或似人形,或似兽形,不得饮食。业重者,饥火炎炎,不闻浆水之名;次者,伺求人间荡涤脓血粪秽;轻者,时薄一饱,是名饿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