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珠髻大臣
【佛学大辞典】
(人名)或云宝髻,或云如意顶发,其义一也。梵语摩尼,此云如意珠。摩尼是宝之总名。此大臣是王舍城聚落主。
莎髻
【佛学大辞典】
(杂语)不动尊之头发也,莎者草名。以莎草结发,故云莎发。是西土奴仆之风,不动尊为童子奴仆之形,故结发如奴仆也。表七觉支七佛七财等而造七莎髻,末一结之为辫发而垂于左,以表一子之慈悲也。底哩三昧经上曰:「头上七种髻表七菩提,左垂一发向下者是垂慈悲之义,悲念下恶极苦恼众生也。」
盗髻珠
【佛学大辞典】
(故事)法显记曰:「僧尼罗国王,以金等身,而铸佛像。髻装宝珠,有盗者以梯取之,像渐高而不及,盗叹佛不救众生,像俯首而与之。后市人擒盗,盗言其事,视像尚俯,王重赎其珠而更装之。」
髻珠
【佛学大辞典】
(譬喻)髻中之珠也。法华七喻之一。有大功者,王解髻中之明珠而与之,以喻为已出分段生死,进而离变易生死之机说法华也。法华经安乐行品曰:「文殊师利!譬如强力转轮圣王,欲以威势降伏诸国,而诸小王不顺其命。时转轮王,起种种兵,而往讨伐。王见兵众战有功者,即大欢喜,随功赏赐。或与田宅聚落城邑,(中略)奴婢人民,唯髻中明珠,不以与之。所以者何?独王顶上有此一珠,若以与之,王诸眷属,必大惊怪。文殊师利!如来亦复如是,以禅定智慧力,得法国土,王于三界。而诸魔王不肯顺伏,如来贤圣诸将,与之共战。其有功者,心亦欢喜。于四众中,为说诸经,令其心悦。赐以禅定解脱无漏根力诸法之财,又复赐与涅槃之城。言得灭度,引导其心,令皆欢喜。而不为说是法华经。文殊师利!如转轮王见诸兵众有大功者,心甚欢喜。以此难信之珠,久在髻中,不妄与人。而今与之。(中略)此法华经,是诸如来第一之说。于诸说中,最为甚深,末后赐与。如彼强力之王,久护明珠,今乃与之。文殊师利!此法华经,诸佛如来秘密之藏,于诸经中,最在其上。长夜守护,不妄宣说。始于今日,乃与汝等而敷演之。」涅槃经三曰:「譬如国王髻中明珠付典藏臣,藏臣得已,顶戴恭敬,增加守护。我亦如是,顶戴恭敬增加守护如来所说方等深义。何以故?令我广得深智慧故。」方等陀罗尼集经四曰:「譬如国王髻中明珠,爱之甚重,若临终时授与所爱之子。我今为诸法王,此经即如髻中明珠,汝如我子。今以此大方等陀罗尼经授与于汝,譬如此王以髻明珠授与其子。」
髻珠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大乘金刚髻珠菩萨修行分经之略名。
髻利吉罗
【佛学大辞典】
(菩萨)又作计利枳攞,计里计罗。金刚手菩萨名。译曰触。男女相触著之义。般若经义述曰:「髻利吉罗,于中国之言名触,以不舍众生必令解脱故,欲明触性即菩提故。所以住抱持相,而现其触净俱幻平等智身。」慧琳音义三十九曰:「计利枳攞,金刚部大使者名也。」五秘密轨曰:「金刚计里计罗者,是虚空藏菩萨三摩地,与无边众生安乐,所求世出世间希愿皆令满足。」梵Kelikila。
髻宝
【佛学大辞典】
(譬喻)国王髻中之宝珠也。(参见:髻珠)。慈恩寺传序曰:「解其髻宝,示以衣珠。」义楚六帖七曰:「衣珠已现,髻宝仍传。」
髻珠
【佛学大辞典】
(譬喻)髻中之珠也。法华七喻之一。有大功者,王解髻中之明珠而与之,以喻为已出分段生死,进而离变易生死之机说法华也。法华经安乐行品曰:「文殊师利!譬如强力转轮圣王,欲以威势降伏诸国,而诸小王不顺其命。时转轮王,起种种兵,而往讨伐。王见兵众战有功者,即大欢喜,随功赏赐。或与田宅聚落城邑,(中略)奴婢人民,唯髻中明珠,不以与之。所以者何?独王顶上有此一珠,若以与之,王诸眷属,必大惊怪。文殊师利!如来亦复如是,以禅定智慧力,得法国土,王于三界。而诸魔王不肯顺伏,如来贤圣诸将,与之共战。其有功者,心亦欢喜。于四众中,为说诸经,令其心悦。赐以禅定解脱无漏根力诸法之财,又复赐与涅槃之城。言得灭度,引导其心,令皆欢喜。而不为说是法华经。文殊师利!如转轮王见诸兵众有大功者,心甚欢喜。以此难信之珠,久在髻中,不妄与人。而今与之。(中略)此法华经,是诸如来第一之说。于诸说中,最为甚深,末后赐与。如彼强力之王,久护明珠,今乃与之。文殊师利!此法华经,诸佛如来秘密之藏,于诸经中,最在其上。长夜守护,不妄宣说。始于今日,乃与汝等而敷演之。」涅槃经三曰:「譬如国王髻中明珠付典藏臣,藏臣得已,顶戴恭敬,增加守护。我亦如是,顶戴恭敬增加守护如来所说方等深义。何以故?令我广得深智慧故。」方等陀罗尼集经四曰:「譬如国王髻中明珠,爱之甚重,若临终时授与所爱之子。我今为诸法王,此经即如髻中明珠,汝如我子。今以此大方等陀罗尼经授与于汝,譬如此王以髻明珠授与其子。」
鸯崛髻
【佛学大辞典】
(人名)与鸯崛鬘同。
鸯崛髻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鸯崛髻经一卷。与鸯崛摩经同本。小乘部之摄。西晋法炬译。
螺髻
【佛学大辞典】
(杂语)梵天王留顶发,结之如螺。称为螺髻。西土之梵志效之而为螺髻,故曰螺髻仙人。象头精舍经有「螺髻仙人。」异译之大乘伽耶山顶经谓之「长髻梵志。」伽耶山顶经谓之「编发梵志。」又指梵王而曰螺髻。维摩经佛国品曰:「螺髻梵王语舍利弗。」
螺髻仙人
【佛学大辞典】
(本生)佛昔为螺髻仙人,名尚阇梨。修禅定,鸟来巢顶上。(参见:顶巢)
螺髻梵
【佛学大辞典】
(杂名)螺髻梵志,又螺髻梵王也。
螺髻梵王
【佛学大辞典】
(杂语)梵天王顶髻作螺形,故曰螺髻梵王。在维摩会上与舍利弗问答。维摩经佛国品曰:「尔时螺髻梵王,语舍利弗:勿作是念,谓此佛土以为不净,所以者何?我见释迦牟尼佛土,清净如自在天宫。舍利弗言:我见此土,丘陵坑坎,荆棘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螺髻梵王言:仁著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耳。舍利弗!菩萨于一切众生意皆平业,深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净。于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时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宝严饰,譬如宝庄严佛无量功德宝庄严土。」净心诫观曰:「德如螺髻梵,去处见西方。」
螺髻梵志
【佛学大辞典】
(杂名)螺髻仙人也。(参见:螺髻)
螺髻
【佛学大辞典】
(杂语)梵天王留顶发,结之如螺。称为螺髻。西土之梵志效之而为螺髻,故曰螺髻仙人。象头精舍经有「螺髻仙人。」异译之大乘伽耶山顶经谓之「长髻梵志。」伽耶山顶经谓之「编发梵志。」又指梵王而曰螺髻。维摩经佛国品曰:「螺髻梵王语舍利弗。」
宝髻佛
【佛学大辞典】
(佛名)啰怛那尸紧鸡佛之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