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于思  拼音:yú sāi
语出《左传。宣公二年》:「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于思于思,弃甲复来。」胡须浓密的样子。清。陈维崧沁园春。四十诸生〉词:「烛花灭处,目我于思。」
《漢語大詞典》:撚髭
捻弄髭须。多形容沉思吟哦之状。 明 凌濛初 《〈二刻拍案惊奇〉小引》:“《初刻》支言俚説,不足供覆酱瓿,而翼飞踁走,较捻髭呕血、笔塚砚穿者,售不售反霄壤隔也。”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词人之能度曲者,世间颇少。其握管捻髭之际,大约口内吟哦,皆同説话。”参见“ 捻鬚 ”。
《漢語大詞典》:捻须(撚鬚)
谓推敲诗句而捋须吟哦。语出 唐 卢延让 《苦吟》:“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鬚。” 宋 苏轼 《和柳子玉喜雪次韵仍呈述古》:“灯青火冷不成眠,一夜捻鬚吟喜雪。” 胡怀琛 《赠陈蜕庵先生》诗:“捻鬚觅句得佳趣,忘齿论交到少年。”
《漢語大詞典》:摘髭
摘取髭须。喻轻而易举。语出 唐 韩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连年收科第,若摘頷底髭。” 清 姚鼐 《奉答朱竹君筠用前韵见赠》:“连年摘髭取科第,射策彤庭语惊众。”
《漢語大詞典》:三毛
(1).三绺髭须。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巧艺:“ 顾长康 画 裴叔则 ,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 顾 曰:‘ 裴楷 儁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 宋 苏轼 《赠李道士》诗:“腰间大羽何足道,颊上三毛自有神。” 清 汪懋麟 《题修来画像》诗:“颊上三毛少飞动,此际有待鬚 虎头 。”
(2).指发、眉、须。 宋 苏轼 《十八大阿罗汉赞·第七迦理迦尊者》:“佛子三毛,髮眉与鬚。既去其二,则有餘因。”
(3).现代画家 张乐平 在《三毛流浪记》中塑造的一个少年儿童形象,以诚实、善良、机智著称。因其头发只画三根,故称“三毛”。
《漢語大詞典》:银髭(銀髭)
白髭须的美称。 宋 杨万里 《雪后十日日暖雪犹未融》诗:“生愁便消去,将底伴银髭。”
分類:髭须
《漢語大詞典》:捻髭(撚髭)
捻弄髭须。多形容沉思吟哦之状。 明 凌濛初 《〈二刻拍案惊奇〉小引》:“《初刻》支言俚説,不足供覆酱瓿,而翼飞踁走,较捻髭呕血、笔塚砚穿者,售不售反霄壤隔也。”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词人之能度曲者,世间颇少。其握管捻髭之际,大约口内吟哦,皆同説话。”参见“ 捻鬚 ”。
《漢語大詞典》:捻须(撚鬚)
谓推敲诗句而捋须吟哦。语出 唐 卢延让 《苦吟》:“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鬚。” 宋 苏轼 《和柳子玉喜雪次韵仍呈述古》:“灯青火冷不成眠,一夜捻鬚吟喜雪。” 胡怀琛 《赠陈蜕庵先生》诗:“捻鬚觅句得佳趣,忘齿论交到少年。”
《漢語大詞典》:鬓颔(鬢頷)
鬓发和髭须。 宋 陈师道 《赠石先生》诗:“迫人鬢頷纷纷白,临事迴迂种种迟。”
《漢語大詞典》:髭捻(髭撚)
谓沉思吟哦推敲字句而捻弄髭须。语本 唐 卢延让 《苦吟》:“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鬚。” 清 李渔 《意中缘·露丑》:“我则道哦韵试鏗鏘,却原来是髭捻太苦逼成凄响。”
《漢語大詞典》:黄净子
脸色黄而光洁,无髭须。儿女英雄传第三回:“他( 褚老一 )长的是个大身量,黄净子脸儿,两撇小鬍子儿,左手是个六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