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向上一路
佛教禅宗谓不可思议的彻悟境界。《碧岩录》卷二:“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学者劳形,如猿如影。”亦泛指高超的境界。 清 王夫之 《夕堂永日绪论外编》:“八家中,唯 欧阳永叔 无此三病,而无能学之者。要之,更有向上一路在。”
《國語辭典》:兴高采烈(興高采烈)  拼音:xìng gāo cǎi liè
本指文章旨趣高超,辞采峻切犀利。语本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体性》:「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后以兴高采烈形容兴致勃勃,情绪热烈的样子。《老残游记二编》第七回:「老残以为他一定乐从,所以说得十分兴高采烈。」《官场现形记》第一三回:「幸亏一个文七爷,兴高采烈,一台吃完,忙吩咐摆他那一台。」
《国语辞典》:妙手丹青  拼音:miào shǒu dān qīng
绘画技艺高超的人。《三侠五义》第六回:「丞相遵旨。回府,又叫妙手丹青照样画了几张。」《儒林外史》第四六回:「庄濯江寻妙手丹青画了一幅〈登高送别图〉,在会诸人,都做了诗。」
《国语辞典》:神工妙力  拼音:shén gōng miào lì
极为高超巧妙、非人力所能及的本领。如:「相传娲皇以神工妙力炼石补天。」
《国语辞典》:清丽俊逸(清丽俊逸)  拼音:qīng lì jùn yì
清新优美,高超秀逸。参见「清新俊逸」条。《元史。卷一九○。儒学传二。吴师道传》:「工词章,才思涌溢,发为歌诗,清丽俊逸。」
《国语辞典》:贯虱之技(贯虱之技)  拼音:guàn shī zhī jì
纪昌善射,可以射穿虱虫之心。典出《列子。汤问》:「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形容绝妙高超的射击技术。如:「最近新开一家靶场,吸引许多高手前往,一展贯虱之技。」
《国语辞典》:伏虎擒龙(伏虎擒龙)  拼音:fú hǔ qín lóng
擒伏龙虎。比喻本领高超。《西游记》第二○回:「伏虎擒龙,踢天弄井,都晓得些儿。」
《国语辞典》:高明远见(高明远见)  拼音:gāo míng yuǎn jiàn
思虑深远,见识高超。《儒林外史》第一回:「大王是高明远见的,不消乡民多说。」也作「高明」、「远见」、「高见远识」。
《国语辞典》:高明远识(高明远识)  拼音:gāo míng yuǎn shì
思虑深远,见识高超。《三国演义》第四八回:「元直如此高见远识,谅此有何难哉!」也作「高明远见」。
《国语辞典》:高情逸态(高情逸态)  拼音:gāo qíng yì tài
高超的情致,閒逸的仪态。明。汤显祖《紫钗记》第四出:「姿态秾艳,一生未见。高情逸态,事事过人。」
《国语辞典》:高人一筹(高人一筹)  拼音:gāo rén yī chóu
较他人来得高超巧妙。如:「若论下棋的技巧,他的确是高人一筹。」
《国语辞典》:高节迈俗(高节迈俗)  拼音:gāo jié mài sú
气节高超脱俗。《晋书。卷五六。江统传》:「惇字思悛,孝友淳粹,高节迈俗。」
《国语辞典》:高识远度(高识远度)  拼音:gāo shì yuǎn dù
见识高超,思虑深远。《周书。卷三七。张轨传》:「宇文公文足经国,武可定乱。至于高识远度,非愚管所测。」也作「高识远见」。
《国语辞典》:高才博学(高才博学)  拼音:gāo cái bó xué
才能高超,学识渊博。《周书。卷七。宣帝纪》:「八日,州举高才博学者为秀才。」也作「高才大学」、「高才硕学」。
《国语辞典》:高才大学(高才大学)  拼音:gāo cái dà xué
才能高超,学识渊博。《抱朴子。内篇。辨问》:「且夫周孔,盖是高才大学之深远者耳。小小之伎,犹多不闲。」也作「高才博学」、「高才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