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昌 → 冐昌”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西州
(1).古城名。 东晋 置,为 扬州 刺史治所。故址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 晋 谢安 死后, 羊昙 醉至 西州 门,恸哭而去,即此处。事见《晋书·谢安传》。后遂用为典实。 唐 温庭筠 《经故翰林袁学士居》诗:“ 西州 城外花千树,尽是 羊曇 醉后春。” 宋 苏轼 《日日出东门》诗:“何事 羊公子 ,不肯过 西州 。” 宋 张炎 《甘州·辛卯岁沈尧道同余北归》词:“短梦依然 江 表,老泪洒 西州 。”参见“ 西州路 ”。
(2).指 陕西 地区。《战国策·韩策三》:“昔者 秦穆公 一胜於 韩原 而霸西州, 晋文公 一胜於 城濮 而定天下。”《晋书·张轨传》:“ 张凉州 一时名士,威著西州。” 清 吴伟业 《赠荆州守袁大韫玉》诗:“西州士女 章臺 柳,南国江山玉树花。”
(3).指 巴 蜀 地区。《后汉书·廉范传》:“ 范 父遭丧乱,客死於 蜀汉 , 范 遂流寓西州。”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求贤索友,歷于西州。” 晋 常璩 《华阳国志·汉中志》:“其珪璋瑚璉之器,则 陈伯臺 、 李季子 、 申伯 之徒,文秀暐曄,其州牧郡守冠盖相继,於西州为盛,盖济济焉。” 明 孙蕡 《下瞿塘》诗:“我从前月来西州, 锦官城 外十日留。”
(4). 唐 贞观 十四年(公元640年)灭 麴氏 高昌 ,以其地置 西州 ,辖境相当今 吐鲁番盆地 一带,为东西交通要冲。
(2).指 陕西 地区。《战国策·韩策三》:“昔者 秦穆公 一胜於 韩原 而霸西州, 晋文公 一胜於 城濮 而定天下。”《晋书·张轨传》:“ 张凉州 一时名士,威著西州。” 清 吴伟业 《赠荆州守袁大韫玉》诗:“西州士女 章臺 柳,南国江山玉树花。”
(3).指 巴 蜀 地区。《后汉书·廉范传》:“ 范 父遭丧乱,客死於 蜀汉 , 范 遂流寓西州。”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求贤索友,歷于西州。” 晋 常璩 《华阳国志·汉中志》:“其珪璋瑚璉之器,则 陈伯臺 、 李季子 、 申伯 之徒,文秀暐曄,其州牧郡守冠盖相继,於西州为盛,盖济济焉。” 明 孙蕡 《下瞿塘》诗:“我从前月来西州, 锦官城 外十日留。”
(4). 唐 贞观 十四年(公元640年)灭 麴氏 高昌 ,以其地置 西州 ,辖境相当今 吐鲁番盆地 一带,为东西交通要冲。
《漢語大詞典》:西州路
《晋书·谢安传》:“ 羊曇 者, 太山 人,知名士也,为 安 所爱重。 安 薨后,輟乐弥年,行不由 西州 路。尝因 石头 大醉,扶路唱乐,不觉至州门。左右白曰:‘此 西州 门。’ 曇 悲感不已,以马策扣扉,诵 曹子建 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慟哭而去。”按, 羊昙 , 谢安 的外甥。后遂以“西州路”为典实,表示感旧兴悲、悼亡故人之情。 宋 苏轼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词:“约他年、东还海道,愿 谢公 、雅志莫相违。 西州 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三山用赵丞相韵答帅幕王君》词:“莫説 西州 路,且尽一杯看。” 清 查慎行 《哭王右朝》诗之二:“ 东山 便是 西州 路,欲学 羊曇 计转穷。”
《漢語大詞典》:火洲
亦作“ 火州 ”。
(1).传说 南海 古地名。《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西域重译献火浣布” 裴松之 注引 汉 杨孚 《异物志》:“ 斯调国 有 火州 ,在 南海 中。其上有野火,春夏自生,秋冬自死。”一本作“ 火洲 ”。
(2).泛指南方炎热地方。 唐 沈佺期 《从驩州廨宅移住山间水亭赠苏使君》诗:“遇坎即乘流,西南到火洲。”
(3).古地名。 汉 时为 高昌壁 , 唐 时为 高昌县 , 宋 元 时为 高昌回鹘 国都。 吐鲁番 所得突厥文写本作Qoco,其地即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吐鲁番市 之 哈剌 和卓 城(Karakhoja)。
(1).传说 南海 古地名。《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西域重译献火浣布” 裴松之 注引 汉 杨孚 《异物志》:“ 斯调国 有 火州 ,在 南海 中。其上有野火,春夏自生,秋冬自死。”一本作“ 火洲 ”。
(2).泛指南方炎热地方。 唐 沈佺期 《从驩州廨宅移住山间水亭赠苏使君》诗:“遇坎即乘流,西南到火洲。”
(3).古地名。 汉 时为 高昌壁 , 唐 时为 高昌县 , 宋 元 时为 高昌回鹘 国都。 吐鲁番 所得突厥文写本作Qoco,其地即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吐鲁番市 之 哈剌 和卓 城(Karakhoj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