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陵岑
高峻的山岭。 晋 陶潜 《和郭主簿》之二:“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絶。” 逯钦立 注:“高岭。”
分類:高峻山岭
《漢語大詞典》:砢硪
高峻貌。亦指高山。 元 张雨 郑明德 《神光楼联句》:“披云陟砢硪,临池漱潺湲。”
《漢語大詞典》:巍岑
高峻的山峰。 唐 胡曾 《延平津》诗:“ 延平 津路水溶溶,峭壁巍岑一万重。”
分類:高峻山峰
《漢語大詞典》:雄厉(雄厲)
(1).犹猛烈。 明 方孝孺 《答张廷璧书》:“是以《雅》《颂》之辞,烜赫若日月,雄厉若雷霆,变化若鬼神。” 清 方苞 《书柳文后》:“其雄厉悽清醲郁之文,世多好者。”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人国既建,乃始雄厉无前,屹然独见于天下。”
(2).雄伟高峻。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嵩山日记:“两 室 相望如双眉,然 少室 嶙峋,而 太室 雄厉称尊,儼若负扆。”
《漢語大詞典》:峻狭(峻狹)
(1).形容山崖高峻,峰峦攒立。 晋 张载 《叙行赋》:“山峥嶸以峻狭,仰青天其如带。”
(2).引申指性格严厉狭隘。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五年:“ 王恭 风神简贵,志气方严; 仲堪 谨於细行,以文义著称。然皆峻狭自是,且干略不长。”
《漢語大詞典》:截嶭
高峻貌。 宋 苏舜钦 《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诗:“长川奔浑走一气,巨镇截嶭上赤霄。”参见“ 巀嶭 ”。
《漢語大詞典》:巀嶭
(1).亦作“ 嶻嶭 ”。山名。一名 嵯峩山 ,又名 慈峩山 。在今 陕西省 泾阳 、 三原 、 淳化 三县交界处。传说 黄帝 曾铸鼎于此。汉书·地理志上:“ 池阳 , 惠帝 四年置, 巀嶭山 在北。”巀,一本作“ 嶻 ”。 颜师古 注:“ 嶻嶭 ,即今俗呼 嵯峨山 是也。” 汉 扬雄 《长杨赋》:“左 太华 而右 襃斜 ,椓 嶻嶭 而为弋,紆 南山 以为罝。” 唐 陆龟蒙 《和古杉三十韵》:“恐是 夸娥 怒,教临 嶻嶭 衰。”
(2).亦作“ 嶻嶭 ”。高峻貌。汉书·司马相如传上:“ 九嵕 巀嶭, 南山 峩峩。”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作“嶻嶭”。 李善 注引 郭璞 曰:“嶻嶭,高峻貌也。” 宋 欧阳修 《和韩学士襄州闻喜亭置酒》:“嶻嶭高城 汉水 边,登临谁与共躋攀。” 清 厉鹗 东城杂记·剑石铭:“铭曰:鍊质鸿濛,挺锋巀嶭,正一之气,勿壅勿遏。”
《漢語大詞典》:巀然
挺立貌;高峻貌。新唐书·徐有功传:“左右及衞仗在廷陛者数百人,皆缩项不敢息,而 有功 气定言详,嶻然不橈。” 宋 欧阳修 《庐山高赠同年刘中允归南康》:“ 庐山 高哉几千仞兮,根盘几百里,嶻然屹立乎 长江 。”
《漢語大詞典》:危峨
高峻的山岭。 唐 韩愈 《南山诗》:“新曦照危峨,亿丈亘高袤。”
分類:高峻山岭
《漢語大詞典》:崟岩(崟巖)
高峻貌。
《漢語大詞典》:巍峭
高峻陡峭。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六:“然其寺后倚絶壁,云幙霞标,屏拥天际,巍峭大观,此为第一。”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八:“ 延平 有 将军寨 ,地势巍峭,海寇巢其上,俯瞰诸邑。”
《漢語大詞典》:云倪(雲倪)
高峻的山崖。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羡蝉蜕之匪日,抚云倪其若惊。”自注:“ 庄周 云:‘和以天倪。’倪者,崖也。”
分類:高峻山崖
《漢語大詞典》:崭巉(嶄巉)
亦作“嶃巉”。 高峻。 唐 元结 《阳华岩铭》:“ 九疑 万峰,不如 阳华 。 阳华 嶃巉,其下可家。”
分類:高峻
《漢語大詞典》:焘奡(燾奡)
高峻深邃貌。《文选·张衡〈西京赋〉》:“ 馺娑 駘盪 ,燾奡桔桀, 枍诣 承光 ,睽罛庨豁。” 张铣 注:“ 馺娑 、 駘盪 、 枍诣 、 承光 并臺名,餘皆高峻深邃貌。”
分類:高峻深邃
《漢語大詞典》:嵩峦(嵩巒)
高峻的峰峦。
分類:高峻峰峦
《漢語大詞典》:崛峍
高峻貌。 宋 欧阳修 《〈释秘演诗集〉序》:“闻东南多山水,其巔崖崛峍,江涛汹涌,甚可壮也,欲往游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