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嶛剌
山势高峻而相背离。
《漢語大詞典》:岌嶷
高峻貌。 唐 杨系 《通天台赋》:“势岌嶷以山峙,体曈曨而景帙。”
《漢語大詞典》:峻卓
高峻特出。 宋 陈舜俞 庐山记卷三:“庵之前路,左右叠石,虽非峻卓,固自奇伟。”
分類:高峻特出
《漢語大詞典》:峻朵
高峻的山峰。 元 王恽 《游百家岩四十韵》:“天关瞰絶巔,黛色泼峻朵。”
分類:高峻山峰
《漢語大詞典》:猿扳蛇折
极言山路高峻曲折,难以攀登。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蜀冈录》:“ 蜀冈 中东两峯之间,猿扳蛇折,百陟百降,如龙游千里,双角昂霄。”
《國語辭典》:嵫釐  拼音:zī lí
高大险峻的样子。《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纷庬鸿兮,崱屴嵫釐。」
《漢語大詞典》:嶘嵼
形容山高峻。
分類:山高高峻
《漢語大詞典》:危朗
高峻而开朗。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其南列者为 龙跃巖 ,地稍下,门极危朗。”
分類:高峻开朗
《漢語大詞典》:危巧
高峻而精巧。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下:“经藏阁规构危巧。”
分類:高峻精巧
《漢語大詞典》:突嵂
耸立高峻貌。 明 刘基 《龙虎台赋》:“其背崔嵬突嵂,森冈峦而拱卫;其势则 昆崘 駊駥,仰星辰之可捫。”
分類:耸立高峻
《漢語大詞典》:岧嶤
亦作“ 岧嶢 ”。亦作“岹嶢”。 高峻;高耸。 三国 魏 曹植 《九愁赋》:“践蹊隧之危阻,登岧嶤之高岑。”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 张景阳 《玄武观赋》所谓‘高楼特起,竦跱岹嶢……延千里之清飆’也。” 唐 骆宾王 《从军中行路难》诗之一:“阁道岧嶢上戍楼, 剑门 遥裔俯 灵丘 。” 明 陆采 《明珠记·买药》:“五云楼阁鬱岧嶢,听玉佩频摇。”亦形容绵长。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四三:“一脉灵长四叶貂,谈经门祚鬱岧嶤。”
《漢語大詞典》:杳隗
高峻貌。云笈七籤卷十三:“殿阁穹崇何杳隗,寿永衣轻人体大。”
《漢語大詞典》:峣嶭(嶢嶭)
亦作“嶤嶭”。 高峻。文选·左思〈魏都赋〉:“抗旗亭之嶤嶭,侈所覜之博大。” 李善 注引 薛综 《西京赋》注:“嶤嶭,高峻之貌。”六臣本作“嶢嶭”。
分類:高峻六臣
《漢語大詞典》:险特(險特)
高峻挺立。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镇边城》:“又西十餘里,皆峻岭,判为中路,有岭焉,曰 灰岭 ,险特倍於 长城 。”
分類:高峻挺立
《国语辞典》:水阔山高(水阔山高)  拼音:shuǐ kuò shān gāo
水域宽广,山势高峻。《群音类选。清腔类。卷四。山坡里羊。风儿疏剌剌吹动曲》:「音书谁送,知隔著关山几重,见如今水阔山高,促急里怎觅鳞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