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高屋
(1).帽子顶部高起。亦指高起部分。隋书·礼仪志六:“﹝帽﹞皇太子在上省则乌纱,在 永福省 则白纱。又有繒皂杂纱为之,高屋下裙,盖无定準。”隋书·礼仪志七:“案 宋 齐 之间,天子宴私,著白高帽,士庶以乌……或有纱高屋,或有乌纱长耳。”
(2).指高屋帽。
《漢語大詞典》:高屋帽
顶部高起的帽子。 唐 陆龟蒙 《幽居有白菊一丛因而成咏呈知己》“ 梁王 高屋好欹来”自注:“ 梁 朝有白纱高屋帽。” 宋 苏轼 《椰子冠》诗:“规模简古人争看,簪导轻安髮不知。更著短簷高屋帽, 东坡 何事不违时。” 王文诰 辑注:“ 李廌 师友谈记:士大夫近年倣 东坡 桶高簷短帽,名曰子瞻样。”参见“ 高屋 ”。
分類:顶部帽子
《漢語大詞典》:高屋
(1).帽子顶部高起。亦指高起部分。隋书·礼仪志六:“﹝帽﹞皇太子在上省则乌纱,在 永福省 则白纱。又有繒皂杂纱为之,高屋下裙,盖无定準。”隋书·礼仪志七:“案 宋 齐 之间,天子宴私,著白高帽,士庶以乌……或有纱高屋,或有乌纱长耳。”
(2).指高屋帽。
《國語辭典》:高屋建瓴  拼音:gāo wū jiàn líng
在屋顶上把瓶中的水往下倒。形容居高临下,势不可挡。宋。曾极 金陵百咏。天门山:「高屋建瓴无计取,二梁刚把当殽函 。」后泛指居高临下。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高屋建瓴,凿壁穿泉,免挑运之苦,受汲引之福。」清。葛士浚《皇朝经世文续编。工政八直隶河工。直隶总督李鸿章》:「其(河道)上游之山槽陡峻,势如高屋建瓴,水发则万派奔腾,各河顿形壅涨。」也作「建瓴高屋」、「屋上建瓴」。
《分类字锦》:短檐高屋(短檐高屋)
苏轼 椰子冠诗 更著短檐高屋帽,东坡何事不违时。
分类:
《漢語大詞典》:束之高屋
同“ 束之高阁 ”。 明 李贽 《读书乐》诗:“弃置莫读,束之高屋,怡性养神,輟歌送哭。”
《國語辭典》:建瓴高屋  拼音:jiàn líng gāo wū
在屋顶上把瓶中的水往下倒。形容居高临下,势不可挡。南朝梁。简文帝 弹棋谱序:「望兵棋之式道,上升则搏翼穹天,赴下则建瓴高屋。」也作「高屋建瓴」、「屋上建瓴」。
《國語辭典》:重轩(重軒)  拼音:chóng xuān
1.双重的栏杆。《文选。班固。西都赋》:「于是左墄右平,重轩三阶。」
2.高大的楼房。唐。钱起〈奉和圣制登朝元阁〉诗:「六合纡玄览,重轩启上清。」
《漢語大詞典》:高瓦
高屋上的瓦。 元 刘诜 《八月四夜闻微雨》诗:“梦觉有奇事,淅沥高瓦鸣。”
分類:高屋屋上
《漢語大詞典》:燕榭
供人游宴的台榭。榭,建筑在台上的高屋。 宋 范成大 《次韵甄云卿晚登浮丘亭》:“宾筵旧压三千客,燕榭新高十二城。”
《漢語大詞典》:高庞(高龐)
指高屋大厦。 宋 范纯仁 《次韵曼叔见寄诗》:“令君怀道滞山邑,谁者肉食居高庞。”原注:“高庞,高屋也。”
分類:高屋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