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8—683 【介绍】: 唐朝皇帝。字为善。太宗第九子。太宗贞观五年,封为晋王。十七年,立为太子。即位后,多承太宗旧制。曾出兵击平西突厥,又命李绩率六总管兵攻高丽。后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在位三十四年,卒谥天皇大帝。
全唐文·卷十一
帝讳治。太宗第九子。贞观二年生。五年封晋王。十七年四月册为皇太子。二十三年六月即位。年二十二。咸亨五年八月称天皇。在位三十四年。年五十六。谥曰天皇大帝。庙号高宗。追尊天皇大圣大宏孝皇帝。集八十六卷。
高志宁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七四
高志宁(九七一——一○五三),字宗儒,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幼沉敏,博学强记,未冠已能通六经,尤深于《》。咸平中举明经,授安仁尉,调鄠县主簿,历知浔、祁、赵州。仁宗即位,转北京副使,改知沧州,为益利路兵马钤辖,特授宫苑使、达州刺史。告老,以右领军卫大将军致仕。皇祐五年卒,年八十三。著有《周易化源图》。见韩琦《安阳集》卷四七《高公墓志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长乐人。以孝闻,凡所以事亲者,惟恐不至。神宗元丰间以孝廉举,官至金紫光禄大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7—1187 【介绍】: 即宋高宗,字德基。徽宗第九子。宣和初封康王。钦宗靖康二年,金兵俘徽、钦二宗北去,乃即帝位于南京。拒李纲、宗泽抗金主张,从黄潜善、汪伯彦南迁避敌之议,先退至扬州,继又渡江南奔,建行都于临安,史称南宋。镇压钟相、杨么等起义。一度任用岳飞、韩世忠等抗金名将。为求和,与宰相秦桧设计收诸大将兵权,杀害岳飞,割地、称臣、纳贡于金。绍兴三十二年,传位于赵慎。称太上皇帝。在位三十六年。有《翰墨志》。
全宋诗
宋高宗赵构(一一○七~一一八七),字德基,徽宗第九子。初封蜀国公,广平郡王。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封康王。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使金,得还。二年,金兵俘徽、钦二帝北去,乃即帝位于南京(今河南商丘)。后建行都于临安,史称南宋。在位三十六年,建元建炎、绍兴。绍兴三十二年(一一六二)传位于孝宗赵慎,称光尧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绍业兴统明谟盛烈太上皇帝。淳熙十四年卒,年八十一,葬思陵。谥曰圣神武文宪孝皇帝,庙号高宗。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加谥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著有《翰墨志》一卷,今存。事见《宋史》卷二四至三二《高宗本纪》。 宋高宗诗,据《宝庆会稽续志》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词学图录
赵构(1107—1187) 即宋高宗,字德基,徽宗第九子,钦宗弟。葬于永思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宝山)。精书法,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得晋人神韵,自谓:"余自魏、晋以来以至六朝笔法,无不临摹,众体备于笔下,意简犹存取舍,至若禊帖,测之益深,拟之益严,以至成诵。"明陶宗仪《书史会要》称:"高宗善真、行、草书,天纵其能,无不造妙。"陆游:"思陵妙悟八法,留神古雅,访求法书名画,不遗余力。清闲之燕,展玩摹拓不少怠。" 著有《翰墨志》一卷,传世墨迹有《草书洛神赋》、《正草千字文》及《光明塔碑》等。
全宋文·卷四四三九
宋高宗赵构(一一○七——一一八七),字德基,徽宗第九子,母韦贤妃。初授定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蜀国公。大观二年封广平郡王。宣和三年进封康王。靖康元年冬,被诏使河北,至磁州,不进,转赴相州,拜河北兵马大元帅,开帅府。二年夏,闻金兵俘徽、钦二帝北去,遂南赴南京应天府。五月,即帝位,改元建炎。史称南宋。初用李纲为相,宗泽守汴,力谋恢复。然性素怯懦,拒绝李纲、宗泽抗金主张,复用黄潜善、汪伯彦逃跑之议,初退至扬州,继渡江奔杭州。三年三月,苗傅、刘正彦发动政变,被迫退位,政变平,复位。寻为金人穷追至浙东海中,不得已,复任用岳飞、吴玠、韩世忠、刘锜等抗金名将,击退金人,还驻临安府,遂以为行都。然猥懦猜忌,坐失事机,相秦桧,杀岳飞,收诸大将兵权,乞和于金,于绍兴十一年与金订立割地、称臣、纳贡之屈辱和议,偷安忍耻达二十馀年。绍兴三十二年传位于孝宗,称太上皇帝。后累上尊号曰「光尧寿圣」。在位三十六年,年号二:建炎、绍兴。淳熙十四年崩,年八十一。喜书法。著有《翰墨志》一卷(存)、御集一百卷。见《宋史·高宗纪》,《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玉海》卷二八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括苍人,字应朝。尝任邕州教授,颇留意学校,以讲义寄示朱熹,熹称其发明深切,远方学者得所未悉,必有感动而兴起者。
宋登科记考
绍兴府嵊县(今浙江绍兴嵊州)人。乾道八年(1172年)进士。

人物简介

简介
王㬚(1192年2月3日—1259年7月21日),高丽王朝第23任君主(1213年—1259年在位)。初名𣉮,1217年改名晊,后改名㬚,字大明,又字天祐,父为高丽康宗王祦。他在位时是武臣政权的傀儡,除了最后一年时间外都处于崔氏政权的控制下,毫无实权。当时高丽内忧外患丛生,尤其是遭遇了蒙古帝国的多次侵略,使他在权臣崔瑀的胁迫下迁都江华岛以躲避蒙古。他任内还重雕了被蒙古烧毁的高丽大藏经,成为流传的韩国瑰宝。死后庙号高宗,谥号安孝,葬于洪陵,1310年被元朝追谥忠宪。他是高丽王朝在位最久的国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侯官人,字宗吕,号石门子,又号霞居子、髯仙子。尝分教曹州,迁清远。善画山水人物花鸟。工书法,隶草八分,俱称逸品。能诗文,与傅汝舟齐名,为十才子之一。有《石门集》。
明诗纪事·丁签·卷十二
瀔字宗吕,侯官人。有《石门集》六卷。 《闽画记》:高瀔工山水花卉、人物翎毛,用墨浓润,运笔古雅,出入宋、元四大家多各造其妙。《彻腾八编》:侯官高瀔号霞居子,善隶草八分,诗画皆逸品。登岳阳楼云:残雨数峰衡岳晓,暮云孤树洞庭秋,」亦有画意。

人物简介

维基
高宗本(1420年—?),字茂卿,北直隶保定府雄县人,南直隶镇海卫军籍。进士出身。应天府乡试第三十五名。景泰五年(1454年)甲戌科会试第三百六名,殿试登进士第二甲第十二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扬州府江都人,字宗选。成化五年进士。弘治中,官巡抚时,请将赵瑄、张鹤龄等所夺民田还之于民。迁南京工部右侍郎,应天饥,条上荒政八事,奉命赈济,全活甚多。累官至南京户部尚书,历官所至,持大体,著政绩。
维基
高铨(1443年—1511年),南京扬州府江都县(今江苏省扬州市)人,明朝南京户部尚书。高汸之父。成化五年(1469年)登进士,任南京大理寺右评事。成化十四年,改山东按察司佥事;成化十七年,授浙江按察司佥事。成化二十年,任河南按察司佥事。弘治元年,任浙江按察司副使。弘治五年,升任河南按察使。弘治八年,改河南右布政使。次年,授右副都御史,巡抚保定等地。弘治十三年,改南京工部右侍郎。正德元年,升任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南京户部尚书。正德二年,朝议举荐其为左都御史,而刘瑾则勒令其致仕,后因隆平侯家袭爵事连坐除名,罚米五百石。刘瑾被诛后,恢复官职致仕,赠太子少保。
高宗砺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高宗砺(1645年6月15日—?年),号介公,四川夔州府梁山县人,习《礼记》。顺治十七年庚子科四川乡试中式举人,康熙三年甲辰科会试中式进士。历任通江县训导,康熙十三年任盩厔县知县。
高宗元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山阴人,字伯扬,号愚亭。邑诸生。有《愚亭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11—1799 【介绍】: 即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皇帝。世宗第四子。雍正十一年封和硕宝亲王。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即位后驱逐在内廷行走之僧道;释放被幽禁之允(胤)禵等,恢复允(胤)禵等宗室身份;又将宗室诸王所属旗人,均改为“公中佐领”,即归皇帝掌握。对汉族知识分子,采用笼络与惩罚并行手段,既于乾隆元年开博学鸿词科,三十八年开《四库全书》馆;又大兴文字狱,前后大案不下数十起,并借修书之便,销毁或窜改大量书籍。对西北方面,平定准噶尔部,消灭大小和卓木势力,解决康、雍以来遗留问题。在位时六次南巡,多次进行镇压土司叛乱、农民起事战争,耗费大量钱财。晚年任用和珅,吏治腐败;陶醉于“十全武功”,自称十全老人,对敢于指斥时弊之官吏,常严加斥责。同时,对各省亏空严重、督抚多不洁身自爱之状,知之甚详。五十八年,接见英国特使马嘎尔尼,拒绝英国所提出之侵略性要求,然并未引起任何警惕之心。六十年,宣布明年禅位皇十五子颙琰。次年正月,举行授受大典,自称太上皇帝,仍掌实权。在位六十年。谥纯皇帝。
晚晴簃诗汇·卷二
高宗纯皇帝,世宗宪皇帝第四子。在位六十年,建元乾隆。内禅尊为太上皇帝。葬裕陵。有《乐善堂全集》、《御制诗》初集、二集、三集、四集、五集、余集。
黄鹤楼志·人物篇
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 即清朝乾隆皇帝。乾隆帝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六十年,期间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其文治武功颇为后世称誉。乾隆帝热衷诗词,据说一生作诗4万多首。乾隆帝虽未曾亲至黄鹤楼,但所作《南苑行宫题仇英黄鹤楼图用崔颢韵兼效其体》谓“高楼江夏今好在,我欲寻之叹路悠”,《黄鹤楼歌题邹一桂画》谓“黄鹤楼高古名迹,向所俯仰徒存思”,表达了切切的向往之情,于此亦可见当年黄鹤楼名声之盛。

人物简介

简介
新城人,字宗山。乾隆间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