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左髀
诗传见上。魏志钟繇传注:繇尝数月不朝,会意性异常,或问其故,云:尝有好妇来,美丽非凡。问者曰:必是鬼物,可杀之。妇人后往繇砍之,伤髀。明日使人寻迹之,至一大冢,木中有好妇人,形体如生人,著白练衫,丹绣裲裆,伤左髀。
《韵府拾遗 纸韵》:至髀
南史张融传:王敬则见融革带宽,殆将至髀。谓曰。革带太急。融曰。既非步吏。急带何为。
《韵府拾遗 纸韵》:薄髀
伯乐相马经:大骼短胁四驽,浅䯑薄髀五驽。
《漢語大詞典》:枯髀
犹枯骨。髀,股骨。 宋 苏轼 《辨道歌》:“餘生所託诚栖槎,九原枯髀如乱麻。”
分類:枯骨股骨
《漢語大詞典》:坐髀
指臀部与股部的肌肉。 宋 孔平仲 《送朱君贶德安宰罢任还》诗:“江边钟官老铸钱,坐髀已消穷且暝。”按,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表 疑其心,阴御之” 裴松之 注引《九州春秋》:“ 备 住 荆州 数年,尝於 表 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 表 怪问 备 , 备 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此诗即用“髀肉復生”之典,谓屈沉下僚,专司铸造,未得返京。
分類:臀部肌肉
《骈字类编》:一髀
南史张敬皃传见一手下。
《漢語大詞典》:髀臀
指臀部。类说卷五五引《大酒清话·羊雪二诗》:“书生 王勉 《吟羊诗》云:‘头上两条皁角,頦下一撮髭鬚。不知是何方圣者,髀臋裡行撒数珠。’”
分類:臀部
《骈字类编》:半髀
宋 文同 谢友人寄画 大驼载半髀,正面颈愈曲。
《韵府拾遗 纸韵》:文同谢友寄画诗大驼载半髀正面头愈曲
《漢語大詞典》:赤髀
以赤色涂染股部。相传为古代南方蛮夷族的一种习俗。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顺其意,赐以名山广泽,号曰‘蛮夷’……今即 梁 、 汉 、 巴 、 蜀 、 武陵 、 长沙 、 庐江郡 夷是也。用糝杂鱼肉,叩槽而号,以祭 盘瓠 ,其俗至今。故世称‘赤髀横裙, 盘瓠 子孙’。” 宋 晁补之 《开梅山》诗:“木皮草实五色文, 武溪 赤髀皆子孙。”
《韵府拾遗 纸韵》:颈髀(颈髀)
陈造诗:挽牵亦委汝,赑屃颈髀缩。
《漢語大詞典》:击髀(擊髀)
以手拍股。 唐 李翱 《答韩侍郎书》:“当为再三读之,以代击髀而歌焉。”
《骈字类编》:豚髀
晋书苻坚载记:坚遁还于淮北。饥甚。人有进壶飧豚髀者。坚食之大悦。曰。昔公孙豆粥。何以加也。
《骈字类编》:乌髀(乌髀)
酉阳杂俎见上。
《国语辞典》:周髀算经(周髀算经)  拼音:zhōu bì suàn jīng
书名。出于商、周之间,二卷。记载勾股算法。
《国语辞典》:髀骶  拼音:bì dǐ
猴类臀部上的红色硬皮,裸露在外,不长毛。也称为「臀胝」、「臀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