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相忘形骸
谓彼此不拘形迹,无所顾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梅:“王以其言荒唐,曰:‘卿素敬神者,今出此言,不已褻乎?’答云:‘ 小梅 事我年餘,相忘形骸,我已婉求之矣。’”
《分类字锦》:形骸不羁(形骸不羁)
白居易 代书寄微之诗 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肺腑都无隔,形骸两不羁。
分类:
《国语辞典》:潜骸窜影(潜骸窜影)  拼音:qián hái cuàn yǐng
隐藏行踪,不敢露脸。《魏书。卷五九。刘昶等传。史臣曰》:「刘昶猜疑惧祸,萧夤亡破之馀,并潜骸窜影,委命上国。」
《骈字类编》:左骸
感应类从志取龟左骸骨环而带之子孙聪明智慧
《国语辞典》:点检形骸(点检形骸)  拼音:diǎn jiǎn xíng hái
留意身体,好好保养。唐。韩愈〈赠刘师服〉诗:「丈夫命存百无害,谁能点检形骸外。」宋。辛弃疾〈沁园春。杯汝前来〉词:「杯,汝前来!老子今朝,点检形骸。」
《国语辞典》:炊骨爨骸  拼音:chuī gǔ cuàn hái
形容薪粮断绝,饥荒困窘的惨状。《幼学琼林。卷三。贫富类》:「炊骨爨骸,谓军中乏粮之惨。」
《國語辭典》:放浪形骸  拼音:fàng làng xíng hái
纵情放任,没有约束。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元。宫大用《七里滩》第四折:「疑猜我在钓鱼滩醉倒来回来,俺出家儿散诞心肠,放浪形骸。」
《漢語大詞典》:放荡形骸(放蕩形骸)
同“ 放浪形骸 ”。 元 无名氏 《争报恩》第二折:“儘着他放荡形骸,我可也万千事,不折证。”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锔人》:“尝观聊斋誌异,有易首者矣,有做心者矣,与此可称三奇。彼放荡形骸者,安得如此肉锅子以鋦之哉!”
《漢語大詞典》:籍骸
用草席裹尸骨。宋史·范纯仁传:“ 秦中 方饥,擅发常平粟振贷……或谤其所全活不实,詔遣使按视。会秋大稔,民讙曰:‘公实活我,忍累公邪?’昼夜争输还之。使者至,已无所负。 邠寧 间有丛冢,使者曰:‘全活不实之罪,於此得矣。’发冢籍骸上之。”
《骈字类编》:龟骸(龟骸)
赞宁感应志龟骸环裳子孙聪明注取龟左骸骨环而带之子孙聪明智慧
《漢語大詞典》:骸炭
即骨灰。 郭沫若 《芍药与其他·母爱》:“母子三人都成了骸炭,完全焦结在一道,但这只是骸炭吗?”参见“ 骨灰 ”。
分類:骨灰
《國語辭典》:骨灰  拼音:gǔ huī
1.动物骨骼烧成的灰。因含磷可用作肥料。
2.人死后火化骨骼所遗留的灰。
《漢語大詞典》:百骸九窍(百骸九竅)
指整个躯体和所有器官。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二:“抄掠之餘,所存百骸九窍耳。”朱子语类卷一二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大而万事万物,细而百骸九窍,一齐都归於无。”
分類:躯体器官
《漢語大詞典》:百骸六藏
指整个躯体内外。列子·周穆王:“百骸六藏,悸而不凝,意迷精丧。”
《國語辭典》:打骸垢  拼音:dǎ hái gòu
因寒冷或害怕,牙齿打颤发出的声响。《西游记》第二五回:「諕得清风脚软跌根头,明月腰酥打骸垢。」
《國語辭典》:打颏歌(打頦歌)  拼音:dǎ hái gē
因寒冷而牙齿打颤所发的响声。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三折:「僧住将手心儿搓,赛娘把指尖儿呵,冻的他战笃速打颏歌。」也作「打孩歌」。
分類:战栗
《漢語大詞典》:起死回骸
犹言起死回生。 宋 范成大 《问天医赋》:“窃闻大神,天医之王。范围堪舆,运平阴阳;起死回骸,斡旋天藏。”
分類: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