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韵府拾遗 东韵》:行骢(行骢)
韩翃诗行骢看暮雨归雁踏青云
《漢語大詞典》:云骢(雲驄)
骏马。因奔驰如腾云,故称。 南朝 梁简文帝 《艳歌篇》:“轻軺缀皂盖,飞轡轢云驄。” 唐 李群玉 《哭郴州王使君》诗:“银章朱紱照云驄,六换鱼书惠化崇。”
《國語辭典》:连钱骢(連錢驄)  拼音:lián qián cōng
动物名。一种毛色斑驳如钱相连的良马。也称为「驒马」、「连钱」。
分類:郭璞
《漢語大詞典》:避骢马(避驄馬)
后汉书·桓典传:“是时宦官秉权, 典 执政无所回避。常乘驄马,京师畏惮,为之语曰:‘行行且止,避驄马御史。’”后以“避驄马”指回避侍御史。 唐 孟浩然 《与黄侍御北津泛舟》诗:“本欲避驄马,何如同鷁舟。” 明 徐渭 《祭张御史母》:“爰对大廷,宠命首仙鳧之选;入班兰省,行人避驄马之鞭。”亦省作“ 避驄 ”、“ 避马 ”。 唐 白居易 《见萧侍御忆旧山草堂诗因以继和》:“晚起慵冠豸,闲行厌避驄。” 唐 王维 《为人祭某官文》:“时无寃人,路多避马。” 元 萨都剌 《送佥事王君实之淮东》诗:“ 淮 上有官皆避马, 竹西 无处不题诗。” 明 何景明 《送李体仁按云南》诗:“九霄看凤下,万里避驄行。”
《漢語大詞典》:鲍氏骢(鮑氏驄)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三·鲍司隶歌》:“ 鲍 氏驄,三人司隶再入公,马虽瘦,行步工。” 郭茂倩 题解:“《乐府广题》曰:《列异传》云: 鲍宣 , 宣 子 永 , 永 子 昱 ,三世皆为司隶,而乘一驄马,京师人歌之。”后以“鲍氏驄”指司隶校尉或三公之职。 唐 刘禹锡 《门下相公荣加册命天下同欢忝沐眷私辄敢申贺》诗:“再佩 扶阳 印,常乘 鲍氏 驄。”
《漢語大詞典》:避乘骢(避乘驄)
同“ 避驄马 ”。 宋 曾巩 《送赵资政》诗:“朝廷推指佞,都邑避乘驄。” 元 萨都剌 《送唐卿御史》诗:“故乡归衣锦,行路避乘驄。” 元 大欣 《送萨天锡照磨赴燕南宪幕》诗:“重来无几日,除道避乘驄。”
《漢語大詞典》:玉面骢(玉面驄)
即玉花骢。 宋 晁冲之 《客有驽马不肯借作诗诮之》:“胡儿少欲立奇功,贵买西 宛 玉面驄。”参见“ 玉花驄 ”。
分類:玉花骢
《國語辭典》:玉花骢(玉花驄)  拼音:yù huā cōng
泛称毛色青白相杂的骏马。也称为「玉面花骢」。
《漢語大詞典》:黄骢曲(黄驄曲)
指黄骢迭。 清 王士禛 《秋柳》诗之一:“愁生陌上《黄驄曲》,梦远 江 南 乌夜村 。”
《漢語大詞典》:避青骢(避青驄)
同“ 避驄马 ”。 清 蓝启肃 《送郭华野总制湖广》诗:“列郡应多投墨綬,当朝谁不避青驄?”
《骈字类编》:紫骢(紫骢)
唐 白居易 朱藤杖紫骢吟 江州去日朱藤杖,忠州归日紫骢马。
《漢語大詞典》:青海骢(青海驄)
北史·吐谷浑传载:“ 青海 周回千餘里,海内有小山。每冬冰合后,以良牝马置此山,至来春收之,马皆有孕,所生得驹,号为龙种,必多骏异。 吐谷浑 尝得 波斯 草马,放入海,因生驄驹,能日行千里,世传 青海 骢者也。”后因以泛指骏马。《花月痕》第八回:“那庙门外柳阴拴一匹马,係青海驄,不是大营,哪里有此好马?”
分類:骏马
《骈字类编》:台骢(台骢)
唐 王湾 秋夜寓直即事怀赠萧令公裴侍郎兼通简南省诸友人 旟隼当朝立,台骢发郡乘。
《韵府拾遗 东韵》:王湾诗台骢发郡乘
《漢語大詞典》:骢马郎(驄馬郎)
亦作“騘马郎”。 即骢马使。 唐 岑参 《送裴侍御赴岁入京》诗:“羡他驄马郎,元日謁 明光 。” 唐 白居易 《酬和元九东川路·亚枝花》:“山邮花木似平阳,愁杀多情騘马郎。”参见“ 驄马使 ”。
《漢語大詞典》:骢马使(驄馬使)
后汉书·桓典传:“﹝ 桓典 ﹞辟司徒 袁隗 府,举高第,拜侍御史。是时宦官秉权, 典 执政无所回避。常乘驄马,京师畏惮,为之语曰:‘行行且止,避驄马御史。’……在御史七年不调,后出为郎。”后以“驄马使”指御史。 唐 张南史 《送李侍御入茅山采药》诗:“聊听驄马使,却就紫阳仙。” 明 何景明 《九日同陈侍御凤谷登宴》诗:“柏臺驄马使,兰谷凤仙家。”红楼梦第一○五回回目:“锦衣军查抄 寧国府 ,驄马使弹劾 平安州 。”
《漢語大詞典》:黄骢马(黄驄馬)
黄马。周书·裴果传:“ 永安 末,盗贼蜂起。 果 从军征讨,乘黄驄马,衣青袍。”
分類:黄马
《骈字类编》:双骢(双骢)
萨都拉送王伯循御史赴广东佥宪时仆将回燕京诗见一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