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骡子(騾子)  拼音:luó zi
骡的俗称。《儒林外史》第二五回:「只见门口一个人,骑了一匹骡子,到门口下了骡子进来。」《红楼梦》第四八回:「十四日是上好出行日期,大世兄即刻打点行李,雇下骡子,十四一早就长行了。」
分類:骡子
《国语辞典》:咬群的骡子(咬群的骡子)  拼音:yǎo qún de luó zi
比喻专门排挤、欺凌别人的人。《红楼梦》第五八回:「这一点子猴崽子,挑么挑六,咸嘴淡舌,咬群的骡子似的。」
《国语辞典》:嗤骡子气(嗤骡子气)  拼音:chī luó zi qì
比喻生活贫穷困顿,无以为生。《醒世姻缘传》第二二回:「脱不了指头似的排著七八个人,一个个穷得嗤骡子气,咱过著这们的日子,死了去有甚么脸儿见祖宗?」
《漢語大詞典》:刬骡子(剗騾子)
无鞍辔的骡子。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那个把边套掳绳搭在骡子上,骑上那头剗骡子,一直的向北去了。 安公子 只得将银子收好,因向 张老 道:‘不想这强盗里边也有如此轻财仗义的!’”参见“ 剗马 ”。
分類:鞍辔骡子
《漢語大詞典》:骡子军(騾子軍)
亦省称“ 骡军 ”。 骑骡子作战的军队。 唐 白居易 《题裴晋公女几山刻石诗后》:“骡军成牛户,鬼火变人烟。”自注:“ 蔡 寇号骡子军。”旧唐书·吴元济传:“ 申 蔡 之始……地既少马,而广畜骡,乘之教战,谓之骡子军,尤称勇悍。”旧唐书·刘沔传:“ 沔 驍鋭善骑射,每与骡军接战,必冒刃陷坚,俘馘而还。”
《漢語大詞典》:骡子营(騾子營)
指骡子军。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一:“ 大梁城 北门,常扃锁不开,开必有事。公命开之,骡子营骚动,军府乃悉诛之,自此平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