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骚垒(騷壘)
犹诗坛。 清 钱谦益 《比玉许再和前韵长至日蚤起复书此趣之》之三:“落魄风流迥不羣,酒场骚垒自能军。”
分類:诗坛
《漢語大詞典》:骚离(騷離)
(1).谓忧愁愤懑,离心离德。国语·楚语上:“德义不行,则邇者骚离,而远者距违。” 韦昭 注:“骚,愁也;离,叛也。” 汉 焦赣 《易林·履之随》:“三姦相扰, 桀 跖 为交,上下骚离,隔絶天道。”
(2).骚乱叛离。新唐书·韦陟传:“今中原未平, 江 淮 骚离,若不斋盟质信,以示四方,知吾等协心勠力,则无以成功。”
《韵府拾遗 阮韵》:骚畹(骚畹)
吴文英玉兰词遗芳掩色真姿凝淡返魂骚畹
《骈字类编》:一骚(一骚)
唐书裴冕传殿下居东宫二十年今多难启圣以安社稷而所从将士皆关辅人日夜思归大众一骚不可复集不如因而抚之以就大功
《國語辭典》:骚乱(騷亂)  拼音:sāo luàn
混乱不安。如:「今日局势变化不明,社会民心骚乱。」《南齐书。卷五○。明七王列传。鄱阳王宝夤》:「百姓数千人皆空手随后,京邑骚乱。」
《漢語大詞典》:骚肠(騷腸)
诗肠,作诗的情思。 明 程羽文 《鸳鸯牒》卷一:“赋骨骚肠,颠危抑鬱。宜赐配 文文山 ,共唱《满江红》一曲,气吐为虹。”
分類:作诗情思
《韵府拾遗 豪韵》:穷骚(穷骚)
舒元舆诗为我缓穷骚
《國語辭典》:发牢骚(發牢騷)  拼音:fā láo sāo
向人倾吐心中的不满和怨恨。如:「他有不愉快却不明说,老喜欢在背后发牢骚。」
《漢語大詞典》:骚子(騷子)
(1).指文士。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上·西湖竹枝词:“《竹枝词》本 夜郎 之音,起於 刘朗州 ,盖《子夜歌》之变也,实有风人骚子之遗意。”
(2).指楚辞和诸子。 清 顾炎武 《音学五书序》:“然自 秦 汉 之文,其音已渐戾於古,至 东京 益甚,而 休文 作谱,乃不能上据《雅》《南》,旁摭骚子,以成不刊之典,而仅按 班 张 以下诸人之赋, 曹 刘 以下诸人之诗所用之音,撰为定本,於是今音行而古音亡,为音学之一变。”
分類:文士诸子
《漢語大詞典》:骚瑟(騷瑟)
风吹草木声。 南朝 齐 谢朓 等《侍筵西堂落日望乡联句》:“芸黄先露早,骚瑟惊暮秋。”一本作“ 骚屑 ”。
《漢語大詞典》:选骚(選騷)
指 南朝 梁 萧统 编选的文选和以 屈原 《离骚》为代表的楚辞。 宋 刘克庄 《答谢法曹》诗:“《选》《骚》意度卑 唐 体, 晋 宋 文章让 谢 家。”
分類:萧统
《韵府拾遗 豪韵》:同骚(同骚)
傅亮登陵嚣馆赋尔乃流眄平隰落日还皋千感具盈在物同骚
《漢語大詞典》:骚旨(騷旨)
楚辞的意旨。 金松岑 《文学上之美术观》:“加以《大风》《黄鵠》《落叶哀蝉》,或步《燕歌》,或循骚旨,无詔伶人,自成絶调。”
分類:意旨
《漢語大詞典》:骚忧(騷憂)
忧愁。 汉 焦赣 《易林·明夷》:“他山之错,与璆为仇,来攻吾城,伤我肌肤,邦家骚忧。”
分類:忧愁
《国语辞典》:发骚(发骚)  拼音:fā sāo
骂人态度放荡、轻佻,多用于辱骂女性。如:「为了剧情需要,无论嘻笑怒骂、嚎啕痛哭,甚至发骚、痴呆的种种神情,她都细加揣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