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骚士(騷士)
犹文士。 清 陈确 《黄山道士韩养元师弟传》:“豁诸子之愁思,展骚士之逸兴。” 清 蒲松龄 《拟上徵天下博学宏词亲考拣用以备顾问群臣谢表》:“或以博物仙人,寄跡金马;甚有孤忠骚士,托志江蘺。” 姚华 《曲海一勺·骈史下》:“文人骚士,嚙指断鬚而不得者,女红田畯,以无心得之於口吻之间。”
分類:文士
《漢語大詞典》:骚边(騷邊)
骚扰边境。新唐书·解琬传:“会 吐番 骚边,復召授左散骑常侍,詔与虏定经界,因谐辑十姓降户。”
《骈字类编》:蒲骚(蒲骚)
左传楚败郧师于蒲骚也又莫敖狃于蒲骚之役将自用 必小罗
《漢語大詞典》:骚思(騷思)
忧愁的思绪。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馆娃宫怀古次韵》:“赖在 伍员 骚思少, 吴王 纔免似荆怀。”
分類:忧愁思绪
《漢語大詞典》:骚笔(騷筆)
犹文笔。 宋 吴潜 《暗香》词:“偏是三花两蕊,消万古、才人骚笔。”
分類:文笔
《漢語大詞典》:骚文(騷文)
指骚体作品。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通变:“ 楚 之骚文,矩式 周 人, 汉 之赋颂,影写 楚 世。” 唐 孟郊 《旅次湘沅有怀灵均》诗:“骚文衒贞亮,体物情崎嶇。”
分類:骚体作品
《國語辭典》:骚体(騷體)  拼音:sāo tǐ
屈原作〈离骚〉,抒写其忧郁,后人纷然效仿而作,因称此类辞赋为「骚体」。大抵文句铺张绵衍,好用兮字以衬音节,为辞赋之滥觞。
《漢語大詞典》:领风骚
领,领导,这里指起主要作用。风骚,这里指文学。风,《诗经》中的《国风》;骚,屈原的《离骚》
《漢語大詞典》:骚章(騷章)
诗章。 元 钱应庚 《八声甘州·倚和邵复孺》词:“甚担花听断,骚章歌罢,此意谁知。”
分類:诗章
《漢語大詞典》:骚音(騷音)
嘈杂的声音。 宋 叶适 《端午行》:“夜逻无骚音,絳纱蒙首去。” 茅盾 《香市》:“庙里庙外,人声和锣鼓声,还有孩子们手里的小喇叭、哨子的声音,混合成一片骚音,三里路外也听得见。”
分類:嘈杂声音
《漢語大詞典》:骚场(騷場)
犹文坛。 明 孙柚 《琴心记·家门始终》:“劝取骚场浪客,愿休辞潦倒,看俯仰古今陈迹。今日是满座风流才子,四方儒雅先生,喜听锦囊佳句。”
分類:文坛
《漢語大詞典》:骚驿(騷驛)
犹驿骚。 清 李调元 《哭陈蕴山一百韵》:“先言 西藏 动,骚驛羽书繁。”参见“ 驛骚 ”。
《漢語大詞典》:驿骚(驛騷)
扰动;骚乱。驛,通“ 绎 ”。 唐 颜真卿 《临淮武穆王李公神道碑铭》:“ 安禄山 反 范阳 ,天下驛骚,朝廷旰食。” 明 史可法 《与表兄某书》:“ 江 南北昔称乐土,近以流氛东逸,所在驛骚。” 清 鲍珍 《捉船行》:“古云不驛骚,纪律须严明。”参见“ 绎骚 ”。
分類:扰动骚乱
《漢語大詞典》:骚除(騷除)
扫除。骚,通“ 扫 ”。史记·李斯列传:“以 秦 之彊,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 清 曹寅 《题朴仙画五毒图》诗之二:“流铃八衢火万里,入手骚除心得已。”
分類:扫除
《漢語大詞典》:骚杀(騷殺)
下垂晃动貌。文选·张衡〈东都赋〉:“駙承华之蒲梢,飞流苏之骚杀。” 李善 注:“垂貌。” 刘良 注:“飘颺貌。” 南朝 宋 鲍照 《园中秋散》诗:“流枕商声苦,骚杀年志阑。” 宋 范成大 《馀杭道中》诗:“桑眼迷离应欠雨,麦鬚骚杀已禁风。”
分類:下垂晃动
《漢語大詞典》:震骚(震騷)
惊乱。新唐书·韩滉传:“帝在 奉天 , 淮 汴 震骚, 滉 训士卒,分兵戍 河南 。”新唐书·冯盎传:“ 隋 季崩荡,海内震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