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骚赋(騷賦)
指骚体作品。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集之名昉于 楚 乎, 屈 、 宋 、 唐 、 景 皆 楚 也,非骚赋无以有集。” 清 杜岕 《登钓台久之过溪吊谢翱》诗:“骚赋尊江渚,清时祖 首阳 。”
分類:骚体作品
《国语辞典》:庄骚(庄骚)  拼音:zhuāng sāo
庄子》及《离骚》两书。为庄周与屈原所作,代表战国时代的南方文学。唐。韩愈〈进学解〉:「下逮庄骚,太史所录。」
《漢語大詞典》:驿骚(驛騷)
扰动;骚乱。驛,通“ 绎 ”。 唐 颜真卿 《临淮武穆王李公神道碑铭》:“ 安禄山 反 范阳 ,天下驛骚,朝廷旰食。” 明 史可法 《与表兄某书》:“ 江 南北昔称乐土,近以流氛东逸,所在驛骚。” 清 鲍珍 《捉船行》:“古云不驛骚,纪律须严明。”参见“ 绎骚 ”。
分類:扰动骚乱
《漢語大詞典》:绎骚(繹騷)
骚动;扰动。 唐 独孤及 《唐故洪州刺史张公遗爱碑》:“ 临海 贼 袁晁 ,狃於 会稽 之役,侵我东鄙, 江 介大恐,民斯绎骚。” 明 宋濂 《删〈乌城志〉》:“大盗弄兵海上,红巾继起, 江 淮 皆绎骚,朝廷遂詔州郡筑城。” 李一 《荆宜施鹤光复记序》:“ 清 廷方命其陆军大臣 荫昌 总干南下,海军统领 萨镇冰 展舲西指,声势烜赫,道路绎骚,遐邇人人震恐。”
分類:骚动扰动
《漢語大詞典》:骚情(騷情)
(1).指《离骚》所体现的情调。 清 张佩纶 《论闺秀诗》诗之十二:“骚情諫疏到今称,娬媚何当属 魏徵 。”
(2).风骚,轻佻。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八章:“生怕看见 翠娥 骚情的样子,他心软,两声‘妹子’三声‘哥’,他就控制不住自己了。” 欧阳山 《苦斗》四二:“你尽管骚情什么呢?你几时见过人家 胡杏 穿绫罗绸缎,搽脂荡粉来!”
(3).方言。调情;谈情说爱。 柳青 《铜墙铁壁》第三章:“很多年轻人不一定想和她结亲,可是爱给她骚情,打她的歪主意。”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六章:“ 改霞 她妈吞吞吐吐地说:‘ 梁生宝 不是人,胡骚情。’”
《漢語大詞典》:骚词(騷詞)
指骚体诗的文词。 五代 齐己 《谢贯微上人寄示古风今体四轴》诗:“四轴骚词书八行,捧吟肌骨遍清凉。”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香山居士》:“今 毗陵 人平语,皆曰鐘, 京口 人曰兜, 淮 南人曰坞,犹 楚 人曰些。尝有士人学为骚词,皆用此三语,闻者无不附掌。”
分類:骚体文词
《漢語大詞典》:骚怨(騷怨)
牢骚怨恨。 清 唐甄 潜书·思愤:“发为骚怨之辞,肆为狂悖之行。”《人民文学》1978年第7期:“父亲从此撒手不管,每天泡在小茶馆里发泄骚怨。”
分類:牢骚怨恨
《国语辞典》:骚国(骚国)  拼音:sāo guó
比喻文学兴盛的地方。宋。方岳〈回车判官启〉:「观所到处,不骚国,则诗乡。」
《漢語大詞典》:惊骚(驚騷)
(1).惊恐骚乱。 宋 欧阳修 《再论水洛城事乞保全刘沪札子》:“风闻 周询 近有奏来,为 水洛 蕃 族见 狄青 枷取 刘沪 等,因致惊骚, 周询 却乞将带 沪 等往彼,由此足验 刘沪 能以恩信服彼一方。”
(2).指惊吓骚扰。 宋 叶适 《定山瓜步石跋三堡坞状》:“顷自虏寇惊骚, 淮 人奔迸南渡,生理破坏,田舍荒墟。”
《韵府拾遗 个韵》:骚些(骚些)
刘弇诗非如骚些徒冗语酿愁悱
《韵府拾遗 豪韵》:拟骚(拟骚)
王世贞诗乾坤一拟骚
《漢語大詞典》:楚人骚(楚人騷)
指 屈原 《离骚》所表达的哀怨情境。 屈原 为 战国 楚 人,故称。 宋 陈与义 《连雨赋书事》诗之二:“老雁犹贪去,寒蝉遂不号。相悲更相识,满眼 楚 人骚。”
《漢語大詞典》:骚句(騷句)
犹诗句。 清 李调元 《落花生歌》:“昨者长鬚投翠织,门缄骚句兼 屈平 。”
分類:诗句
《漢語大詞典》:骚愁(騷愁)
犹忧愁。 五代 齐己 风骚旨格·诗有二十四门:“二十二曰骚愁。诗曰:‘已难消永夜,况復听秋霖。’” 宋 张耒 《斜日》诗之二:“旅人多感慨,啼鴂助骚愁。”
分類:忧愁
《漢語大詞典》:骚语(騷語)
诗词的语句。泛指诗词作品。 宋 许及之 《贺新郎》词:“独炷炉香薰衣润,对瀟瀟,翠竹都忘暑。时展卷,诵骚语。”
分類:语句作品
《漢語大詞典》:骚兴(騷興)
诗兴。 明 张景《飞丸记·意传飞稿》:“乘骚兴,挥毫意托美人屏。”
分類:诗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