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骊目(驪目)
宝珠名。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八:“有倾,豁然明白,真水晶宫殿相照耀也。其下则有驪目、夜光、文犀、尺璧、南金、火齐,眩目不可仰视。”
《漢語大詞典》:骊虬(驪虯)
亦作“ 驪虯 ”。 即骊龙。 元 袁易 《胡西轩道院竹石》诗:“飘颻紫凤鸣,萧瑟驪虬舞。”参见“ 驪龙 ”。
见“ 驪虬 ”。
分類:骊龙
《漢語大詞典》:骊龙(驪龍)
黑龙。尸子卷下:“玉渊之中,驪龙蟠焉,頷下有珠。” 晋 葛洪 抱朴子·祛惑:“凡探明珠,不于 合浦 之渊,不得驪龙之夜光也。” 五代 谭用之 《赠索处士》诗:“玄豹夜寒和雾隐,驪龙春暖抱珠眠。” 郭沫若 《哀时古调》四:“ 河朔 淮西 一宵尽,满地鹅鸭可成兵。虎口,当心,驪龙有逆鳞。”
分類:骊龙
《韵府拾遗 元韵》:骊騵(骊騵)
张率舞马赋序礼称骊騵诗诵骝骆先景遗风之美世所得闻吐图腾光之异有时而出
《韵府拾遗 有韵》:骊牡(骊牡)
尔雅騋牝骊牡
《韵府拾遗 支韵》:不骊(不骊)
晋书郭璞传香恶乎芬贾恶乎在是以不尘不冥不骊不骍
《漢語大詞典》:骊山墓(驪山墓)
指 秦始皇 墓。其址在 骊山 之下,故称。 宋 张耒 《冬日放言》诗之十九:“不忧 驪山 墓,回首遭发掘。”
《漢語大詞典》:骊牝(驪牝)
见“ 驪黄牝牡 ”。
《漢語大詞典》:骊黄牝牡(驪黄牝牡)
犹言牝牡骊黄。喻指事物的表面现象。 明 文徵明 《跋米临禊帖》:“盖昔人论书,有脱墼之誚, 米公 得此意,故所作如此。观者当求之驪黄牝牡之外也。” 明徐复祚《投梭记·应聘》:“驪黄牝牡谁能究,尘埃物色难参透。”亦省作“ 驪黄 ”、“ 驪牝 ”。 明 李贽 《三大士像议》:“像之面目有些不平整,和尚每见,輒嘆以为好,岂非以其人乎?抑所嘆在驪黄之外也?”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事部一》:“好书之人有三病:其一,浮慕时名,徒为架上观美,牙籤锦轴,装潢衒曜,驪牝之外,一切不知,谓之无书可也。” 明 李东阳 《书围炉诗后》:“ 东阳 窃自念朴劣幼稚之资,仅晓声律……寧知驪牝之质,终不为 九方皋 善相之累乎?” 明 马銮 《红拂》诗:“一见便能知国士,笑人索骏只驪黄。”参见“ 牝牡驪黄 ”。
分類:表面
《漢語大詞典》:骊牛(驪牛)
黑色的牛。庄子·天下:“黄马驪牛三。” 成玄英 疏:“夫形非色,色乃非形,故一马一牛以之为二,添马之色而可成三。曰黄马,曰驪牛,曰黄驪,形为三也。”
分類:黑色
《漢語大詞典》:骊母(驪母)
骊山老母 的省称。 清 赵翼 《娘娘叫狗山》诗:“《阴符》不望 驪母 传,方物终期《旅獒》贡。”
《韵府拾遗 江韵》:骊駹(骊駹)
陈孚诗有如万骑腾骊駹左挟贲获右羿逄
《漢語大詞典》:骊岭(驪嶺)
指 骊山 。 清 舒位 《冷枚华清新浴图》诗:“忽看 驪岭 县前流,化作 马嵬 坡下血。”
分類:骊山
《国语辞典》:骊珠串(骊珠串)  拼音:lí zhū chuàn
形容歌喉如一串骊珠一般的圆润清亮又连贯。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红牙缓引骊珠串,个个一般圆。」
《漢語大詞典》:骏骊(駿驪)
深黑色的良马。 宋 梅尧臣 《依韵酬永叔再示》:“怪我书乱若简略,疲駑岂敢攀骏驪。”
分類:黑色良马
《漢語大詞典》:骊阿(驪阿)
指 骊山 和 阿房宫 。古文苑·扬雄〈将作大匠箴〉:“ 秦 筑 驪阿 , 嬴 姓以颠。” 章樵 注:“ 秦 役作 驪山 ,又筑 阿房宫 ,未成而 秦 亡。”
《漢語大詞典》:骊色(驪色)
黑色。
分類: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