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骂 → 嗎骂”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狗毛  拼音:gǒu máo
1.狗身上的毛。
2.骂人的话。指人的头发如狗之毛。《清平山堂话本。简帖和尚》:「皇甫殿直一只手捽著僧儿狗毛,出这枣槊巷,径奔王二哥茶坊前来。」
《國語辭典》:客作儿(客作兒)  拼音:kè zuò ér
称受雇为人工作的人。有鄙薄的意味,后用为骂人的话。《全唐诗。卷八○七。拾得诗》:「博钱沽酒吃,翻成客作儿。」《醒世恒言。卷三一。郑节使立功神臂弓》:「打脊客作儿,员外与我银子,干你甚事?却要你作难。」
《漢語大詞典》:詈语(詈語)
骂人的言语。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余一侍姬,平生未尝出詈语。”
《漢語大詞典》:酗骂(酗駡)
酒醉骂人。 明 刘基 《醒斋铭》:“狂谈酗駡,身戮家毁。” 清 褚人穫 《坚瓠二集·阿丑》:“一日于上前作醉人酗酒,一人曰,巡城御史至,酗駡如故。”
分類:酒醉骂人
《国语辞典》:发骚(发骚)  拼音:fā sāo
骂人态度放荡、轻佻,多用于辱骂女性。如:「为了剧情需要,无论嘻笑怒骂、嚎啕痛哭,甚至发骚、痴呆的种种神情,她都细加揣摩。」
《國語辭典》:村话(村話)  拼音:cūn huà
粗野的言语。多指骂人的话。《红楼梦》第二六回:「外头听了村话来,也说给我听。」
《漢語大詞典》:泼口(潑口)
犹破口,满口。多用以形容骂人时的凶相。 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则愿你停嗔息怒,百凡照覰,怎便精唇泼口駡到有三十句。”《西游记》第六十回:“那女子一听 铁扇公主 请 牛魔王 之言,心中大怒,彻耳根子通红,泼口駡道:‘这贱婢,着实无知!’”《金瓶梅词话》第七五回:“这位大姐怎的恁般粗鲁性儿……这般泼口言语泻出来。”
《國語辭典》:小鬼头(小鬼頭)  拼音:xiǎo guǐ tóu
1.骂人的话。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小鬼头,我有何公私过犯?真人在此,你说!」
2.对小孩子亲昵或不客气的称呼。也称为「小鬼」。
《国语辞典》:波娘  拼音:bō niáng
如此、这样,带有骂人的语气。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三折:「老夫人随邪水性,道我能言快语说合成,我说波娘七代先灵。」也作「末娘」、「么娘」。
《国语辞典》:混球  拼音:hùn qiú
骂人糊涂或卑鄙、可恶的话。如:「他竟然为了金钱出卖朋友,真是个混球!」
《国语辞典》:混虫(混虫)  拼音:hùn chóng
骂人没有知识、不明理的话。如:「你这个混虫!事情还没弄清楚,就这么冲动!」
《国语辞典》:蠢东西(蠢东西)  拼音:chǔn dōng xī
骂人是个愚笨痴呆的人。如:「你这个蠢东西,怎么教都不会。」
《漢語大詞典》:笨牛
骂人愚笨如牛。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劫宝》:“好个笨牛,到这时候还不见机。” 鲁迅 《华盖集·十四年的“读经”》:“只有几个胡涂透顶的笨牛,真会诚心诚意地来主张读经。”
分類:骂人愚笨
《國語辭典》:滚开(滾開)  拼音:gǔn kai
恶声叱人走开的话。如:「滚开!别让我看见你!」
《國語辭典》:羔子  拼音:gāo zi
1.幼羊,亦指其他兽类的幼儿。如:「羊羔子」、「马羔子」。
2.骂人的话。《金瓶梅》第九七回:「那羔子赤道流落在那里讨吃,不是冻死,就是饿死!」《红楼梦》第六九回:「奶奶希罕那杂种羔子,我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