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飞驿(飛驛)
策动驿马疾驰。亦指古代递送急件的邮传设置。 唐 刘禹锡 《答崔元受》诗:“传名入帝里,飞驛辞天涯。”一本作“ 飞馹 ”。新唐书·马周传:“飞驛以达警急。” 郁达夫 《过长崎》诗:“西望 崑崙 东望海,行人飞驛到京华。”
《漢語大詞典》:飞驲(飛馹)
犹飞驿。策动驿马疾驰。 唐 刘禹锡 《答崔元受》诗:“传名入帝里,飞馹辞天涯。”一本作“ 飞驛 ”。
《漢語大詞典》:传遽(傳遽)
(1).传车驿马。亦指乘传车驿马的使者。周礼·秋官·行夫:“掌邦国传遽之小事媺恶而无礼者。” 郑玄 注:“传遽若今时乘传骑驛而使也。”左传·哀公二十一年:“君辱举玉趾,以在寡君之军,羣臣将传遽以告寡君。”《诗·大雅·江汉》“告成于王” 汉 郑玄 笺:“克胜则使传遽告成于王。”
(2).犹言供役使,奔走。礼记·玉藻:“凡自称……士曰传遽之臣。” 孔颖达 疏:“士位卑,给车马役使,故称传遽。” 清 钱谦益 《太仆寺少卿陈大绶授中宪大夫制》:“奉公砥节,谢苞苴竿牘之私;守己俟时,絶传遽拜除之竇。” 清 钱谦益 《河南归德府高锵授中宪大夫制》:“郡守多传遽厥职,希望拜除,朕深患之。”
《漢語大詞典》:驿料(驛料)
驿马的饲料。宋史·康德舆传:“有 蕃部 乜罗 为殿侍,求锦袍、驛料, 德舆 不与, 乜罗 颇出怨言。”
分類:驿马饲料
《漢語大詞典》:驿行(驛行)
乘驿马疾行。宋书·沈攸之传:“飞火军摄文书,千里驛行。”
《漢語大詞典》:驿送(驛送)
以驿马递送。宋史·叛臣传下·李全:“ 通 ( 阎通 )杀一妇人,以为 杨氏 ,函其首并 福 首驰献于 绍云 。 绍云 驛送京师,倾朝甚喜。” 明 文徵明 《邵二泉司徒以惠山泉飨白岩先生命途赋诗》:“諫议印封 阳羡 茗, 卫公 驛送 惠山泉 。”
《國語辭典》:兀剌赤  拼音:wù là chì
马夫。译自蒙古语。管理驿马的人。元。施惠《幽闺记》第一○出:「兀剌赤,兀剌赤,门外等多时。」明。高明《琵琶记。牛相出京宣旨》:「兀剌赤!俺路上要吃得些介分例。」也作「乌拉赤」。
《漢語大詞典》:驿驭(驛馭)
谓驾御驿马。 唐 杨凭 《送别》诗:“江岸梅花雪不如,看君驛驭向 南徐 。”
分類:驾御驿马
《漢語大詞典》:驿巡(驛巡)
乘驿马巡行。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筮仕·待接役》:“前官广文丞簿,附有书札,仍即裁復,典史驛巡,如空批来迎,仍打发批迴。”
《漢語大詞典》:邬落马(鄔落馬)
源于古代突厥语ulaq。驿马。 唐 慧立彦悰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愿可汗怜师如怜奴,仍请敕以西诸国给鄔落马递送出境。”参阅 伯希和 (P.Pelliot)《突厥语与蒙古语中之驿站》
《国语辞典》:郑驿留宾(郑驿留宾)  拼音:zhèng yì liú bīn
汉人郑当时在休沐例假日时,常准备驿马在长安郊外各路口夜以继日的接待宾客,还常常担心招待不周的故事。典出《汉书。卷五○。郑当时传》。后形容好客。唐。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山阳无俗物,郑驿正留宾。」
《漢語大詞典》:铺马札子(鋪馬劄子)
元 代官府调拨使用驿马的凭证。元史·兵志四:“各道宪司,如总管府例,每道给铺马札子三道。”元史·兵志四:“铺马札子,初用 蒙古 字,各处站赤未能尽识,宜绘画马匹数目,復以省印覆之,庶无疑惑。”
《漢語大詞典》:铺头口(鋪頭口)
犹铺马,驿马。《元代白话碑集录·彰德上清正一宫圣旨碑》:“铺头口祗应休要者。地税商税休与者。” 蔡美彪 注:“此语一般碑中译作‘铺马祗应’,此处译‘马’为‘头口’。”
分類:驿马
《漢語大詞典》:遽驿(遽驛)
传车和驿马。魏书·李顺传:“诚如来言,则 凉 土之民,亦愿 魏帝 远至,何为復遽驛告警,不舍昼夜?意君之所言,殆为虚事。”
分類:传车驿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