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驺虞幢(騶虞幢)
驺虞幡。 元 耶律楚材 《和许昌张彦升见寄》:“兵出 潼关 渡天堑,翠华杂映騶虞幢。”
《漢語大詞典》:驺虞幡(騶虞幡)
一种绘有驺虞图形的旗帜,用以传旨解兵。晋书·楚王玮传:“会天明,帝用 张华 计,遣殿中将军 王宫 齎騶虞幡麾众曰:‘ 楚王 矫詔。’众皆释杖而走。” 清 赵翼 《廿二史札记》卷八:“ 晋 制最重騶虞幡,每至危险时,或用以传旨,或用以止兵,见之者輒慴伏而不敢动,亦一朝之令甲也。”
《漢語大詞典》:驺伍(騶伍)
指马步差役。新唐书·杨虞卿传:“ 大和 九年,京师讹言 郑注 为帝治丹,剔小儿肝心用之。民相惊,扃护儿曹。帝不悦, 注 亦内不安,而雅与 虞卿 有怨,即约 李训 奏言:‘语出 虞卿 家,因 京兆 騶伍布都下。’” 清 徐兰 《归花城杂咏》:“騶伍漫劳歌况瘁,侯王犹自佩凋弓。”
分類:马步差役
《漢語大詞典》:皂驺(皂騶)
亦作“皁騶”。 古代穿黑衣骑马的侍从。 唐 李峤 《为王及善让内史表》:“彤轩皁騶,非振鷺之饰;青组丹紱,是濡鵜之讥。”
《韵府拾遗 尤韵》:召驺(召驺)
宋褧诗:洗砚惟呼仆,移床屡召驺。
《漢語大詞典》:导驺(導騶)
导骑。梁书·张绾传:“及百司就列,兄弟导騶,分趋两陛,前代未有也。”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壶史:“有顷,导騶五六,悉平幘朱衣,辟曰:真人至。”
《韵府拾遗 虞韵》:阴阳为驺(阴阳为驺)
淮南子:四时为马,阴阳为驺。乘云凌霄,与造化者俱。
《分类字锦》:引驺清道(引驺清道)
南史王僧孺传:迁尚书左丞,俄兼御史中丞。僧孺幼贫,其母鬻纱布以自业。尝携僧孺至市,道遇中丞卤簿,驱迫坠沟中。及是拜日,引驺清道,悲感不自胜。
分类:台谏
《分类字锦》:诏视驺牙(诏视驺牙)
史记滑稽列传:建章宫后閤重栎中,有物出焉,其状似麋,以闻,武帝往临视之,问左右群臣习事通经术者,莫能知。诏东方朔视之,朔曰:所谓驺牙者也。远方当来归义,而驺牙先见,其齿前后若一,齐等无牙,故谓之驺牙。其后一岁所,匈奴浑邪王果将十万众来降汉。
分类:博学
《分类字锦》:彤轩皂驺(彤轩皂驺)
李峤为王及善让内史第二表:彤轩皂驺,非振鹭之饰;青组丹绂,是濡鹈之讥。
分类:贵盛
《漢語大詞典》:驺辐(騶輻)
代称车骑。南齐书·百官志:“今中丞则职无不察,专道而行,騶幅禁呵,加以声色,武将相逢,輒致侵犯,若有卤簿,至相敺击。”
分類:车骑
《漢語大詞典》:驺傔(騶傔)
骑马驾车的侍从差役。新唐书·董晋传:“ 万荣 死, 邓惟恭 总其军, 晋 受命,不召兵,惟幕府騶傔从之,即日上道。”
《漢語大詞典》:驺矢(騶矢)
良箭。騶,通“ 菆 ”。《汉书·晁错传》“材官騶发,矢道同的,则 匈奴 之革笥木荐弗能支也” 唐 颜师古 注:“騶谓矢之善者也。《春秋左氏传》作菆字,其音同耳……騶发,发騶矢以射也。”
《韵府拾遗 尤韵》:紫驺(紫驺)
李颀诗莫作游侠儿矜誇紫驺好
《漢語大詞典》:驺竖(騶豎)
驺仆。新唐书·马周传:“今超授高爵,与外廷朝会,騶竖倡子,鸣玉曳履,臣窃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