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相关人物
栾黡
 
荀偃


《春秋左传·襄公十四年》
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栾黡曰:「晋国之命,未是有也。余马首欲东。乃归,下军从之。

例句

昔馀马首东,君在海北汭。 独孤及 代书寄上裴六冀刘二颍

猪肝无足累,马首敢辞勤。 独孤及 答李滁州忆玉潭新居见寄

《漢語大詞典》:马首(馬首)
(1).马的头。仪礼·士丧礼:“君至,主人出迎于外,门外见马首,不哭。” 唐 韩愈 《过鸿沟》诗:“谁劝君王回马首,真成一掷赌乾坤。”
(2).马的前面。 唐 李德裕 次柳氏旧闻:“ 元宗 始入 斜谷 也……知顿使给事中 韦倜 於墅中得新熟酒一壶,跪献於马首者数四。”
(3).马首所向。指策马前进。 晋 赵至 《与嵇茂齐书》:“鸣鷄戒旦,则飘尔晨征,日薄西山,则马首靡託。” 明 张以宁 《有感》诗:“马首 桓州 又 懿州 ,朔风秋冷黑貂裘。”
(4).所骑的马。借以敬称他人。 唐 戴叔伦 《奉同汴州李相公勉送郭布殿中出巡》诗:“马首先春至,人心比岁和。” 宋 苏轼 《与韩昭文》:“边徼往还,从者殊劳,日望马首,但迂拙动成罪戾,恐不能及见公之还而去耳。”
(5).指蚕。 元 王恽 玉堂嘉话卷六:“蚕为马首。”参见“ 马头娘 ”。
《國語辭典》:马头娘(馬頭娘)  拼音:mǎ tóu niáng
神话传说中的蚕神。相传为一披著马皮的少女幻化而成,民间宫庙中有其塑像,供人祈求蚕桑平安。见《太平广记。卷四七九。蚕女》。也称为「马明王」、「马明菩萨」。
《漢語大詞典》:马首东(馬首東)
见“ 马首欲东 ”。
《漢語大詞典》:马首欲东(馬首欲東)
谓东归;返回。语本《左传。襄公十四年》:“ 欒黶 曰:‘ 晋国 之命,未是有也。余马首欲东。’乃归。” 杨伯峻 注:“ 秦 兵在西,东则归矣。”《北齐书·杜弼传》:“其后别与 邢 书云:‘夫建言明理,宜出典证,而违 孔 背 释 ,独为君子。若不师圣,物各有心,马首欲东,谁其能御。’”《西湖二集·洒雪堂巧结良缘》:“今马首欲东,无可相贐,手制粗鞋一双,綾袜一緉,聊表微意。”亦省作“ 马首东 ”。 唐 独孤及 《代书寄上裴六冀刘二颍》:“昔余马首东,君在海北汭。” 清 朱彝尊 《效孟东野体即送其还高密》诗:“君今马首东,读书归旧巖。”
分類:东归返回
《漢語大詞典》:马首瓜(馬首瓜)
甜瓜的一种。 元 耶律楚材 《西域河中十咏》:“饱啖鸡舌肉,分餐马首瓜。”原注:“土产瓜,大如马首。” 元 耶律楚材 《赠高善长一百韵》:“甘瓜如马首,大者狐可藏。”
分類:甜瓜
《漢語大詞典》:瞻予马首
看我马头(所向),意思是听我的指挥,跟着行事。据《左传·襄公十四年》记载:荀偃令日“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意思是进退要听我的命令。后来用“马首是瞻”来比喻服从指挥或乐意追随。瞻,看。
《國語辭典》:马首是瞻(馬首是瞻)  拼音:mǎ shǒu shì zhān
瞻,看。马首是瞻原指作战时,士兵依主将的马头决定前进的方向。后比喻毫无主见,服从指挥或跟随他人进退,不敢稍加违背。
《漢語大詞典》:马首欲东(馬首欲東)
谓东归;返回。语本《左传。襄公十四年》:“ 欒黶 曰:‘ 晋国 之命,未是有也。余马首欲东。’乃归。” 杨伯峻 注:“ 秦 兵在西,东则归矣。”《北齐书·杜弼传》:“其后别与 邢 书云:‘夫建言明理,宜出典证,而违 孔 背 释 ,独为君子。若不师圣,物各有心,马首欲东,谁其能御。’”《西湖二集·洒雪堂巧结良缘》:“今马首欲东,无可相贐,手制粗鞋一双,綾袜一緉,聊表微意。”亦省作“ 马首东 ”。 唐 独孤及 《代书寄上裴六冀刘二颍》:“昔余马首东,君在海北汭。” 清 朱彝尊 《效孟东野体即送其还高密》诗:“君今马首东,读书归旧巖。”
分類:东归返回
《國語辭典》:马面(馬面)  拼音:mǎ miàn
1.设在城堡短墙上的战棚。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一。官政一》:「其城不甚厚,但马面极长且密,予使人步之,马面皆长四丈,相去六七丈。」也称为「马面战棚」。
2.地狱中的鬼卒。《景德传灯录。卷一一。陇州国清院奉禅师》:「释迦是头狱卒,祖师是马面阿旁。」《儒林外史》第四三回:「又叫家丁妆了一班牛头马面,魔王夜叉,极狰狞的怪物。」
3.马的脸部或头部,亦指像马首之状。如:「牛头不对马面」。《北史。卷五四。列传。斛律金》:「光字明月,马面彪身,神爽雄杰,少言笑,工骑射。」
《國語辭典》:马头娘(馬頭娘)  拼音:mǎ tóu niáng
神话传说中的蚕神。相传为一披著马皮的少女幻化而成,民间宫庙中有其塑像,供人祈求蚕桑平安。见《太平广记。卷四七九。蚕女》。也称为「马明王」、「马明菩萨」。
《國語辭典》:马明王(馬明王)  拼音:mǎ míng wáng
蚕神的别称。参见「马头娘」条。《通俗编。神鬼引七修类稿》:「所谓马头娘,本荀子蚕赋:『身女好而头马首。』一语附会,俗称马明王。明王,乃神之通号。」《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六出》:「(末)不亏了口。我那神道威!(净睁眼作威)(丑)怎比马明王?」
分類:戏文
《漢語大詞典》:雕面
(1).如雕之面目。比喻面目狰狞、猥琐。新五代史·后蜀世家·孟知祥:“﹝ 王昭远 ﹞谓 昊 曰:‘吾之是行,何止克敌,当领此二三万雕面恶少儿,取中原如反掌尔!’” 黄人 《〈小说林〉发刊词》:“上自建牙张翼之尊严,下迄雕面粥容之琐贱,眡沫一卷,而不忍遽置者,小説也。”
(2).用漆皮刻的马首装饰物。隋书·礼仪志五:“朱輅、黄輅、白輅、玄輅,皆雕面,鷖总。”原注:“刻漆韦为当颅。”
《漢語大詞典》:金錽
亦作“ 金鋄 ”。 马首饰物。文选·张衡〈东京赋〉:“龙輈华轙,金鋄鏤鍚。” 李善 注引 蔡雍 曰:“金錽者,马冠也。高广各五寸,上如玉华形,在马髦前。”后汉书·舆服志上:“﹝乘舆、金根、安车、立车﹞驾六马,象鑣鏤鍚,金鋄方釳,插翟尾。”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袁淑〈从驾〉》:“朱櫂丽寒渚,金鋄映秋山。”
《漢語大詞典》:骄骧(驕驤)
马首仰举貌。 唐 陆龟蒙 《开元杂题·舞马》诗:“月窟龙孙四百蹄,骄驤轻步应金鞞。”
分類:马首
《國語辭典》:当卢(當盧)  拼音:dāng lú
1.卖酒。《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上》:「乃令文君当卢,相如身自著犊鼻裈,与庸保杂作,涤器于市中。」也作「当垆」、「当垆」。
2.古代马头部的饰物。形式不一,较常见的是一种中部略圆,一端延长,一端分出两角的形式。
《漢語大詞典》:金鍐
马首饰物。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 滋 至 大和城 , 异牟寻 遣兄 蒙细罗勿 等以良马六十迎之,金鍐玉珂,兵振鐸夹路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