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京兆马
  
便面章台
 
便面章台马
 
修蛾章台样
 
张敞画眉
 
张郎走马
 
归来便面
 
玉马戏走章台下
   
章台系马
 
章台走画猿
 
章台走马
 
章台路
 
章台马
  
翠眉谁画
  
走马章台路
 
风流京兆
 
马过章台

相关人物
张敞


《汉书》卷七十六〈赵尹韩张两王列传·张敞〉~3222~
京兆典京师,长安中浩穰,于三辅尤为剧。郡国二千石以高弟入守,及为真,久者不过二三年,近者数月一岁,辄毁伤失名,以罪过罢。唯广汉及敞为久任职。敞为京兆,朝廷每有大议,引古今,处便宜,公卿皆服,天子数从之。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怃。有司以奏敞。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上爱其能,弗备责也。然终不得大位。唐·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在长安中。」臣瓒曰:「在章台下街也。」

简释

章台走马:指风流潇洒。唐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著金鞭。”


例句

骑别章台晚,舟行洛水春。 储光羲 秦中送人觐省

京兆归何处,章台空暮尘。 刘禹锡 再伤庞尹

蹀躞朝驰过上苑,䟃𧽼暝走发章台。 乔知之 嬴骏篇

章台折杨柳,春日路傍情。 崔国辅 长乐少年行

驿使前日发章台,传道长安春早来。 崔颢 渭城少年行

章台街里芳菲伴,且问宫腰损几枝。 李商隐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之一

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 李商隐 对雪二首之一

巴雷隐隐千山外,更作章台走马声。 李商隐

桃绶含情依露井,柳绵相忆隔章台。 李商隐 临发崇让宅紫薇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李商隐 赠柳

青云年少子,挟弹章台左。 李白 少年子

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著金鞭。 李白 流夜郎赠辛判官

近映章台骑,遥分禁苑春。 李观 御沟新柳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李贺 马诗二十三首之十九

若教得似红儿貌,走马章台任道迟。 罗虬 比红儿诗之七十一

寂寞想章台,始叹云泥隔。 钱起 离居夜雨奉寄李京兆

今朝章台别,杨柳亦依依。 韦应物 赠别河南李功曹

鸣鞭晓出章台路,叶叶春衣杨柳风。 韩翃 少年行

《國語辭典》:马戏(馬戲)  拼音:mǎ xì
唐宋时,专指驯马和马术的表演。现已成为各种驯兽或杂技表演的通称。其形式多为马术及各类动物的技巧动作表演并穿插丑角表演。
《国语辞典》:马戏班(马戏班)  拼音:mǎ xì bān
马戏团的别名。参见「马戏团」条。
《国语辞典》:马戏团(马戏团)  拼音:mǎ xì tuán
以大象、狮、虎各类动物杂技、空中飞人、马术等表演,供大众观看娱乐的杂技团。也称为「马戏班」。
《漢語大詞典》:马卸(馬卸)
马戏。 清 李光庭 乡言解颐·地部·寺观:“外来赶庙者,偶有女筋斗、绳戏、马卸、刀山等戏。”参见“ 马解 ”。
分類:马戏
《漢語大詞典》:马解(馬解)
指骑马表演各种技艺。《花月痕》第四六回:“那 包起 、 如心 恋的女人,你道是谁,原来就是那年 秋华堂 搬马解的 柳青 、 胭脂 。”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新疆乌鲁木齐风俗记》:“塞外丰盈,鬻技者麕至。畿南马解妇女,亦有万里闻风而至者。”参见“ 跑马卖解 ”。
《漢語大詞典》:骁艺(驍藝)
犹马戏。
分類:马戏
《漢語大詞典》:猿骑(猿騎)
古代马戏之一。 晋 陆翙 邺中记:“衣伎儿作獼猴之形,走马上,或在胁,或在马头,或在马尾,马走如故,名为猿骑。” 宋 刘筠 《大酺赋》:“杂以拔距投石,衝狭戏车,蛇矛交击,猿骑分驱。”
分類:马戏
《漢語大詞典》:拖马(拖馬)
宋 时的一种马戏杂技。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又有执旗挺立鞍上,谓之‘立马’……背坐或以两手握鐙袴,以肩著鞍桥,双脚直上,谓之‘倒立’。忽掷脚著地,倒拖顺马而走,復跳上马,谓之‘拖马’。”
《国语辞典》:马听锣声转(马听锣声转)  拼音:mǎ tīng luó shēng zhuǎn
马戏中马随锣声而转动。比喻奴仆照主人的意思行事。《醒世姻缘传》第九五回:「马听锣声转的,见寄姐合他相好,也都没人敢欺侮了他。」
《漢語大詞典》:豹子马(豹子馬)
古代的一种马戏。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或放令马先走,以身追及,握马尾而上,谓之‘豹子马’。”
分類:种马马戏
《漢語大詞典》:马伎(馬伎)
马戏,人骑在马上所做的各种表演。杂技的一种。新唐书·回鹘传下:“乐有笛、鼓、笙、觱篥、盘铃。戏有弄驼、师子、马伎、绳伎。”
《漢語大詞典》:京兆画眉(京兆畫眉)
汉书·张敞传:“﹝ 敞 ﹞又为妇画眉, 长安 中传 张京兆 眉憮。有司以奏 敞 。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於画眉者。’上爱其能,弗备责也。”后用为夫妇或男女相爱的典实。 前蜀 毛文锡 《柳含烟》词:“最怜京兆画蛾眉,叶纤时。”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復促生起为掠鬢,生谢不敏。 仲仙 笑曰:‘卿不见京兆画眉乎?’”
《國語辭典》:便面  拼音:biàn miàn
扇子的别称。因不想使他人看见时,便于障面,故称为「便面」。《汉书。卷七六。赵尹韩张两王传。张敞》:「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史驱,自以便面拊马。」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三出:「便面小,血心肠一万条;手帕儿包,头绳儿绕,抵过锦字书多少。」
《漢語大詞典》:眉妩(眉嫵)
同“ 眉憮 ”。 宋 周邦彦 《法曲献仙音》词:“縹緲玉京人,想依然京兆眉嫵。” 宋 范成大 《七月五日夜雨快晴》诗:“千山濯濯浄鬟髻,缺月娟娟炯眉嫵。” 清 龚自珍 《台城路·女郎有字翠生者赋此宠之》词:“谁家怨女,有一种工愁,天然眉嫵。”
《國語辭典》:章台(章臺)  拼音:zhāng tái
1.战国时秦王所建的亭台。位于今陕西省长安故城西南。
2.汉代长安内的一条街。
3.妓女聚集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章街
章台街 的简称。 宋 柳永 《木兰花·柳枝》词:“ 章街 、 隋岸 欢游地,高拂楼臺低映水。” 宋 张元干 《满庭芳·寿》词:“ 梁苑 春归, 章街 雪霽,柳梢华蕚初萌。”
《國語辭典》:走马章台(走馬章臺)  拼音:zǒu mǎ zhāng tái
章台,汉时长安章台下街名,为歌楼酒馆所在地。走马章台指骑马经过章台。语出《汉书。卷七六。张敞传》:「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后比喻涉足于风月场所。元。刘庭信〈新水令。将一块望夫石雾锁云霾〉曲:「想俺那多才,柳陌花街,莫不是谢馆秦楼,多应在走马章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