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騃 → 騃呆”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卖呆(賣呆)  拼音:mài dāi
1.故意装傻。如:「像他这样有意卖呆的人,你还得防备他呢!」也作「卖呆」。
2.发楞。如:「他喜欢望著窗外卖呆。」
3.北平方言。指閒立、閒游。形容无所事事的样子。如:「他常常在街头卖呆,什么事儿都不做。」
《國語辭典》:卖呆(賣獃)  拼音:mài dāi
装傻。如:「别卖呆了,这件事你一定有份。」也作「卖呆」。
《漢語大詞典》:卖呆(賣獃)
见“ 卖呆 ”。
《漢語大詞典》:娇騃(嬌騃)
犹娇痴。 唐 白居易 《二年三月五日斋毕开素当食偶吟赠妻弘农郡君》:“娇騃三四孙,索哺遶我傍。” 宋 苏舜钦 《雨中闻莺》诗:“娇騃人家小女儿,半啼半语隔花枝。”
分類:娇痴
《國語辭典》:騃子  拼音:ái zi
痴呆的人。汉。王符《潜夫论。边议》:「痴儿騃子,尚云不当救助。」
分類:傻子
《漢語大詞典》:骄騃(驕騃)
谓儿童天真可爱而不懂事。骄,通“ 娇 ”。 明 王世贞 《过故陆虞部第有感》诗:“归来见儿竖,骄騃不能驯。”
《國語辭典》:呆汉(呆漢)  拼音:dāi hàn
痴痴傻傻的人。《水浒传》第七四回:「非是燕青敢说口,临机应变,看景生情,不倒的输与他那呆汉!」也作「呆头」、「呆僗」、「呆才料」。
分類:男子痴呆
《漢語大詞典》:騃儿(騃兒)
傻孩子。 唐 张读 宣室志·广陵大师:“少年曰:‘騃儿何敢逆壮士耶。’”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叶洪斥侂胄:“ 洪 馆於 韩氏 ,即 侂胄 族子,盖騃儿也。”
《國語辭典》:卖痴呆(賣痴獃)  拼音:mài chī dāi
宋朝吴地的习俗。在除夕时,大人们叫小儿到街上去呼叫,将痴呆卖掉,以希望在新岁里能变得聪敏。见宋。范成大〈卖痴呆。除夕〉词。
《韵府拾遗 灰韵》:吴呆(吴呆)
沈周诗事固有变理执常哂吴呆
《漢語大詞典》:庸騃
庸下愚蠢。后汉书·独行传·戴就:“ 薛安 庸騃,忸行无义。”
《国语辞典》:好呆(好呆)  拼音:hǎo dāi
很笨、糊涂。《西游记》第七回:「这如来十分好呆!我老孙一觔斗去十万八千里。他那手掌方圆不满一尺,如何跳不出去?」
分类:糊涂
《漢語大詞典》:朴騃(樸騃)
鲁钝。多用为谦词。 唐 柳宗元 《答贡士沈起书》:“僕之朴騃专鲁,而当 惠施 钟期 之位,深自恧也。” 宋 司马光 《辞知制诰第七状》:“臣天性朴騃,无他伎能,惟守信诚,是为操履。” 清 刘大櫆 《再与吴阁学书》:“ 櫆 不肖,朴騃粗鄙,才能无可採,而名声不闻於里巷,为世俗之所共弃久矣。”
粗陋;愚鲁。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其谈宫殿,则远拟瑶臺琼室,近效 阿房 、 林光 ……笑茅茨为不肖,以土阶为朴騃。”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於是嘲族以叙欢交,极黷以结情款,以倾倚申脚者为妖妍标秀,以风格端严者为田舍朴騃。”
《國語辭典》:阿呆(阿獃)  拼音:ā dāi
痴呆愚笨的人。如:「我真是个阿呆,就这么被诈骗了。」《儒林外史》第九回:「在店里时,也只是垂帘看书,凭著这夥计胡三,所以一店里的人都称呼他是个『老阿呆』。」
分類:傻子
《国语辞典》:呆立  拼音:dāi lì
傻傻地站立。如:「他一句话也不说,呆立在那里。」
分类:站立
《漢語大詞典》:惊呆
因忽然出现或来临而发呆。例如:当我看见血时,一下子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