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香木
【佛学大辞典】
(物名)出厕去秽之木。以香材造之,悬于竿端摩擦之而净两手。见象器笺二十。
香市
【佛学大辞典】
(杂名)即众香市也。法苑珠林三界篇曰:「忉利天有七市:第一榖米市,第二衣服市,第三众香市,第四饮食市,第五华鬘市,第六工巧市,第七淫女市。处处并有市官,是诸市中,天子天女,往来贸易,具市廛法以为戏。」
香衣
【佛学大辞典】
(衣服)敕许之色衣。元以香木染之,故名。后转为种种之色。但台密等所用者赤而带黄者也。禅宗济家用黄色,洞家有种种。净土宗紫绯之外皆通名香衣。但除蓝色。见启蒙随录二。按香衣谓香染之衣。(参见:香染)
香染
【佛学大辞典】
(术语)茶褐色,即黄带黑之色,袈裟之本色。同于木兰色。此名香染者,以取乾陀罗香树之汁染之也。谷响集五曰:「宝楼阁经中云:若以乾陀罗树香和白芥子油,伏一切龙。自注云乾陀罗树香,安息香也。翻译名义集三云:乾陀罗耶,正言犍达,此言香。金刚顶念诵经四云:若出家人,合著乾陀色衣。大日经不思仪疏云:袈裟者,乾陀色也。立印仪轨云:乾陀,褐色也。按字书云:褐,黄黑色。俗谓之茶褐色。一谓犍陀罗,黄色,梵名也。见名义集。」按名义集三曰:「犍陀罗,或劫宾那,此云黄色。」则香染为袈裟之本色明矣。
香合
【佛学大辞典】
(物名)入香之器。敕修清规念诵曰:「烧香侍者捧香合。」
香色
【佛学大辞典】
(杂语)香染之色。(参见:香染)
香染
【佛学大辞典】
(术语)茶褐色,即黄带黑之色,袈裟之本色。同于木兰色。此名香染者,以取乾陀罗香树之汁染之也。谷响集五曰:「宝楼阁经中云:若以乾陀罗树香和白芥子油,伏一切龙。自注云乾陀罗树香,安息香也。翻译名义集三云:乾陀罗耶,正言犍达,此言香。金刚顶念诵经四云:若出家人,合著乾陀色衣。大日经不思仪疏云:袈裟者,乾陀色也。立印仪轨云:乾陀,褐色也。按字书云:褐,黄黑色。俗谓之茶褐色。一谓犍陀罗,黄色,梵名也。见名义集。」按名义集三曰:「犍陀罗,或劫宾那,此云黄色。」则香染为袈裟之本色明矣。
香印
【佛学大辞典】
(杂名)同于香篆。(参见:香篆)。象器笺十九曰:「希叟昙禅师广录禅房十事香印颂云:要识分明古篆,一槌打得完全。烧炷旃檀牛粪,衲僧鼻孔校穿。」
香篆
【佛学大辞典】
(杂名)以香造篆文点之以火而测时者。后唯为闻香烧于饮席或佛前。谷响集七曰:「洪刍香谱云:百刻香,近世尚奇者,作香篆。其文准十二辰,分一百刻,凡烧一昼夜。」释门正统三曰:「后又有以盘摹香篆号无声漏者,缔创若易。而久久之后,末香有燥湿,山童有勤惰,岂若壶更之罕失乎?」
螧字香印
【佛学大辞典】
(术语)以香作阿弥陀种子之形者。观自在菩萨大悲智印周遍法界利益众生熏真如法曰:「于其坛中,安置香炉。其香炉含摄观自在周遍法界之相。以何为相?即其香印,应作纥哩文,其梵文是也。(中略)我作其图。」
香光庄严
【佛学大辞典】
(术语)心念佛,佛随逐于吾身,犹如染香气之人身有香气也。楞严经五曰:「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越。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香味
【佛学大辞典】
(术语)色香味触四极微之一。(参见:四微)
四微
【佛学大辞典】
(名数)色香味触四种之极微也。此四微为色法之元素,依四微而成地水火风四大,依四大而成五智。是为成实论之宗义。中论疏四末曰:「成实论云:四微成四大,四大成五根。」止观五曰:「镜中能成四微尚不可得,况所成幻柱?」同辅行曰:「言四微者,色香味触。」观心二百门曰:「能生树根,既具四微。所生枝条,岂不具四微耶?」止观五曰:「法有者,即是色香味触。四微和合,故名法有。」同辅行曰:「四微者,色香味触。」
【佛学常见辞汇】
色香味触四种极微分子。此四微是色法(物质)的元素,依此四微而成地水火风四大。
【三藏法数】
(出金光明经文句记)
四微者,谓色香味触也。因对四大,称为四微。又复四大皆由四微所成,故大智度论云:地有色香味触重,故自无所作;水少香,故动作胜地;火少香味,故势胜于水;风少色香味,故动作胜火。
〔一、色微〕,色者,谓眼所见种种诸色也。以其微细,故名色微。
〔二、香微〕,香者,谓鼻所嗅种种诸香也。以其微细,故名香微。
〔三、味微〕,味者,谓舌所尝种种诸味也。以其微细,故名味微。
〔四、触微〕,触者,谓身分所觉种种诸触也。以其微细,故名触微。
香姓
【佛学大辞典】
(人名)Dron!a巴,Dona,婆罗门名。佛于拘尸那城沙罗双树间火葬讫,诸国王来,欲得其舍利,而开争端,平分佛舍利止诸国之争者。长阿含经卷四游行经曰:「时遮罗波国Amalakapa(巴Allakappa),诸跋罗民众(巴Bulaya),及罗摩迦国Ra%magra%ma(巴Ba%maga%ma),拘利民众Kaulya(巴Koliya),毗留提国(巴Vet!hadipa),婆罗门众,迦维罗卫国Kapilavastu(巴Kapilavatthu),释种民众S/a%kya(巴Sakya),毗舍利国Vais/a%li(巴Vesa%li),离车民众,Licchavi^,及摩竭陀Magadha王阿阇世Aja%tas/atru(巴Aja%tasattu)。闻如来于拘尸城Kus/inagara(巴Kusina%ra),双树间取灭度,皆自会言今我宜往求舍利之分。时诸国王阿阇世等,即于国中下令,严四种兵:象兵,马兵,车兵,步兵,进渡恒河。先遣婆罗门香姓至拘尸城,求舍利。曰:不与则四兵在此,不惜身命,当以力取。拘尸城君臣不听。曰:如来遗形不敢许,彼欲举兵,则吾亦在此。时香姓婆罗门晓众人曰:诸贤长夜受佛教诫,口诵法言,心服仁化。宁可诤佛舍利共相残害耶。如来遗形,欲以广益,舍利现在者,但当分取。众咸称善,命香姓分之。尔时香姓,以一瓶一石许之舍利,均为八分已,与八国,己请于众人受其空瓶(取意),后分涅槃经曰:「姓烟婆罗门。」Dron!a者,量之义,非香姓之原语。香姓之名不详。
香刹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寺也。香者,同香殿香室之香,刹者,梵语Ksetra之略。译曰土田。
【佛学常见辞汇】
佛寺。
香附子
【佛学大辞典】
(饮食)梵语目窣哆Musta%,药名。香药三十二味之一。见最胜王经七。
香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大金刚香陀罗尼经之略名。
香染
【佛学大辞典】
(术语)茶褐色,即黄带黑之色,袈裟之本色。同于木兰色。此名香染者,以取乾陀罗香树之汁染之也。谷响集五曰:「宝楼阁经中云:若以乾陀罗树香和白芥子油,伏一切龙。自注云乾陀罗树香,安息香也。翻译名义集三云:乾陀罗耶,正言犍达,此言香。金刚顶念诵经四云:若出家人,合著乾陀色衣。大日经不思仪疏云:袈裟者,乾陀色也。立印仪轨云:乾陀,褐色也。按字书云:褐,黄黑色。俗谓之茶褐色。一谓犍陀罗,黄色,梵名也。见名义集。」按名义集三曰:「犍陀罗,或劫宾那,此云黄色。」则香染为袈裟之本色明矣。
香亭
【佛学大辞典】
(物名)置香炉之小亭。器形如亭,四傍围纱,前扁香亭两字,同于真亭之制,内安大香炉。尊宿之丧赴坛场时,香亭在真亭之前。见象器笺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