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2,分13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下一页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香花供养
香象渡河
前世烧了断头香
烧头香
拣佛烧香
所持香海
香微
馨香远闻
殑伽神女,非鼻闻香
嗅香受胎
戒香充满
香山王
调大香象
佛类词典(续上)
一瓣心香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香花供养
香象渡河
前世烧了断头香
烧头香
拣佛烧香
所持香海
香微
馨香远闻
殑伽神女,非鼻闻香
嗅香受胎
戒香充满
香山王
调大香象
一瓣心香
【俗语佛源】
瓣香,形似瓜瓣,上圆下方,内外条状排列。心的形状略似瓣香,故有「一瓣心香」之说。禅寺中开堂说法,往往先敬香给开山祖师等,如《古尊宿语录·慈明禅师》:「此日一会,不是小缘。将一瓣香为我无得禅师。且道:诸人还识无得禅师么?」佛家认为,内心的清净、慈悲和虔诚,是「真供养」,比形式上的敬香要重要得多,故称「心香」。后极言心中虔诚致敬为「一瓣心香」。如宋·王十朋《行可生日》诗:「祝公寿共诗书久,一瓣心香己敬焚。」又如《花月痕》第五一回:「次日,荷生仍来汾神庙,与心印共坐一车,一瓣心香,数行情泪。」 (李明权)
瓣香,形似瓜瓣,上圆下方,内外条状排列。心的形状略似瓣香,故有「一瓣心香」之说。禅寺中开堂说法,往往先敬香给开山祖师等,如《古尊宿语录·慈明禅师》:「此日一会,不是小缘。将一瓣香为我无得禅师。且道:诸人还识无得禅师么?」佛家认为,内心的清净、慈悲和虔诚,是「真供养」,比形式上的敬香要重要得多,故称「心香」。后极言心中虔诚致敬为「一瓣心香」。如宋·王十朋《行可生日》诗:「祝公寿共诗书久,一瓣心香己敬焚。」又如《花月痕》第五一回:「次日,荷生仍来汾神庙,与心印共坐一车,一瓣心香,数行情泪。」 (李明权)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俗语佛源】
烧香礼佛是佛门的早晚常课,是平时积德修行的具体表现之一。如果平时恣意妄为,一旦到生死关头或大难临头,匆忙求佛,自然难以解脱了。据宋·张世南《游宦纪闻》载:「云南之南一番国专尚释教,有犯罪应诛者,捕之急,趋往寺中,抱佛脚悔过,便贳(赦)其罪。」佛教以大慈大悲、普渡众生为怀,虽是有罪而平时不烧香的人,只要他虔诚忏悔,止恶修善,还是可赦其罪,获得安慰和解脱。又据宋·刘敞《中山诗话》载:王安古曾与沙门道因戏对云:「投老欲依僧。」道因对云:「急来抱佛脚。」王曰:「投老欲依僧是古诗一句」,道因云:「急来抱佛脚是俗谚全语」。后来比喻平时没有准备,事到临头才想办法补救。如唐·孟郊《读经》诗:「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庭》。」又如《水浒传》第十六回:「正是急来抱佛脚,闲时不烧香。」(李明权)
烧香礼佛是佛门的早晚常课,是平时积德修行的具体表现之一。如果平时恣意妄为,一旦到生死关头或大难临头,匆忙求佛,自然难以解脱了。据宋·张世南《游宦纪闻》载:「云南之南一番国专尚释教,有犯罪应诛者,捕之急,趋往寺中,抱佛脚悔过,便贳(赦)其罪。」佛教以大慈大悲、普渡众生为怀,虽是有罪而平时不烧香的人,只要他虔诚忏悔,止恶修善,还是可赦其罪,获得安慰和解脱。又据宋·刘敞《中山诗话》载:王安古曾与沙门道因戏对云:「投老欲依僧。」道因对云:「急来抱佛脚。」王曰:「投老欲依僧是古诗一句」,道因云:「急来抱佛脚是俗谚全语」。后来比喻平时没有准备,事到临头才想办法补救。如唐·孟郊《读经》诗:「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庭》。」又如《水浒传》第十六回:「正是急来抱佛脚,闲时不烧香。」(李明权)
香花供养
【俗语佛源】
香和花均为常用的供佛之物,谓之「香花供养」。如《法华经·序品》谓:「有香华伎乐,常以供养。」香的品种极多,如檀香、涂香、末香、丸香、棒香、线香等。据《大宋僧史略》卷中谓:「经(指《贤愚经》)中长者请佛,宿夜登楼,手秉香炉,以达信心。明日食时,佛即来至。故知香为信心之使也。」又佛说法时,诸天散花如雨,以为祥瑞。此外《过去现在因果经》中又有「借花献佛」的故事。「香花供养」的用例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后天人以新白裹佛,以香花供养,满七日,盛以金棺,送出王宫。」后亦用以指对有大恩德的人至诚相谢。如《聊斋志异·钟生》:「某诚不足称好逑,然家门幸不辱寞。倘得再生,香花供养有日耳。」(李明权)
香和花均为常用的供佛之物,谓之「香花供养」。如《法华经·序品》谓:「有香华伎乐,常以供养。」香的品种极多,如檀香、涂香、末香、丸香、棒香、线香等。据《大宋僧史略》卷中谓:「经(指《贤愚经》)中长者请佛,宿夜登楼,手秉香炉,以达信心。明日食时,佛即来至。故知香为信心之使也。」又佛说法时,诸天散花如雨,以为祥瑞。此外《过去现在因果经》中又有「借花献佛」的故事。「香花供养」的用例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后天人以新白裹佛,以香花供养,满七日,盛以金棺,送出王宫。」后亦用以指对有大恩德的人至诚相谢。如《聊斋志异·钟生》:「某诚不足称好逑,然家门幸不辱寞。倘得再生,香花供养有日耳。」(李明权)
香象渡河
【俗语佛源】
经上以「三兽渡河」比喻小乘、中乘、大乘这「三乘」證道程度的浅深。《优婆塞戒经·三种菩提品》说:「如恒河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渡时,犹如香象,是故如来得名为佛。」香象渡河谓香象涉水最深,直到河底,比喻佛菩萨證道最深、最彻底。后常用以称美诗文之透彻、精深。如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李杜数公,如金擘海,香象渡河,下视郊岛辈,直虫吟草间耳。」亦作「香象绝流」。明·袁宗道《杂说类》:「至若般若缘深,灵根夙植,伽陵破卵,香象绝流。」(李明权)
经上以「三兽渡河」比喻小乘、中乘、大乘这「三乘」證道程度的浅深。《优婆塞戒经·三种菩提品》说:「如恒河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渡时,犹如香象,是故如来得名为佛。」香象渡河谓香象涉水最深,直到河底,比喻佛菩萨證道最深、最彻底。后常用以称美诗文之透彻、精深。如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李杜数公,如金擘海,香象渡河,下视郊岛辈,直虫吟草间耳。」亦作「香象绝流」。明·袁宗道《杂说类》:「至若般若缘深,灵根夙植,伽陵破卵,香象绝流。」(李明权)
前世烧了断头香
【俗语佛源】
信徒为了表示虔敬,在礼佛等场合,一般不燃折断或污染过的香。如《三世因果经》云:「今生臭气为何因?前世污香供佛前。」如《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我是怎么了呢?没修积个儿子来罢了,难道连个女儿的命也没有?真个的我前世烧了断头香了。」(李明权)
信徒为了表示虔敬,在礼佛等场合,一般不燃折断或污染过的香。如《三世因果经》云:「今生臭气为何因?前世污香供佛前。」如《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我是怎么了呢?没修积个儿子来罢了,难道连个女儿的命也没有?真个的我前世烧了断头香了。」(李明权)
烧头香
【俗语佛源】
「烧头香」又叫做「烧头炉香」。这是一种民间的风俗,拜佛、敬神等都有。谓信徒赶早到寺、观或神祠,争上第一炉香,以示虔诚。此风俗由来已久,在宋代已盛行。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六月六日崔府君生日》:「二十四日,州西灌口二郎生日,最为繁盛……夜五更争烧头炉香,有在庙止宿,夜半起以争先者。」又如清·袁枚《子不语·烧头香》:「凡世俗神前烧香者,以侵早第一枝为头香,至第二枝便不敬。有山阴沈姓者,必欲到城隍庙烧头香,屡起早往,则已有人先烧矣,闷闷不乐。」又如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卷十五:「(韩元英)遣一亲信仆持香往岱岳祈谢,谓曰:『圣帝惟享头炉香。』……按此知世俗有烧头香之说,由来久矣。」(李明权)
「烧头香」又叫做「烧头炉香」。这是一种民间的风俗,拜佛、敬神等都有。谓信徒赶早到寺、观或神祠,争上第一炉香,以示虔诚。此风俗由来已久,在宋代已盛行。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六月六日崔府君生日》:「二十四日,州西灌口二郎生日,最为繁盛……夜五更争烧头炉香,有在庙止宿,夜半起以争先者。」又如清·袁枚《子不语·烧头香》:「凡世俗神前烧香者,以侵早第一枝为头香,至第二枝便不敬。有山阴沈姓者,必欲到城隍庙烧头香,屡起早往,则已有人先烧矣,闷闷不乐。」又如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卷十五:「(韩元英)遣一亲信仆持香往岱岳祈谢,谓曰:『圣帝惟享头炉香。』……按此知世俗有烧头香之说,由来久矣。」(李明权)
拣佛烧香
【俗语佛源】
唐朝诗僧寒山子有诗:「拣佛烧好香,拣僧归供养。」后世多用引用。如明·吴炳《疗妒羹·游湖》:「这是观音大士,青娘可谓拣佛烧香矣!」生活中亦用以比喻出于某种需要而选择某当事人进行拜访馈赠。(李君冈)
唐朝诗僧寒山子有诗:「拣佛烧好香,拣僧归供养。」后世多用引用。如明·吴炳《疗妒羹·游湖》:「这是观音大士,青娘可谓拣佛烧香矣!」生活中亦用以比喻出于某种需要而选择某当事人进行拜访馈赠。(李君冈)
所持香海
【三藏法数】
谓此香水海,因为风轮所持而得安住,故曰所持香海。
谓此香水海,因为风轮所持而得安住,故曰所持香海。
香微
【三藏法数】
香者,谓鼻所嗅种种诸香也。以其微细,故名香微。
【三藏法数】
谓鼻所嗅种种诸香,以其微细,故名香微。
香者,谓鼻所嗅种种诸香也。以其微细,故名香微。
【三藏法数】
谓鼻所嗅种种诸香,以其微细,故名香微。
馨香远闻
【三藏法数】
馨香远闻者,以喻比丘戒德芬馥,为众所闻也。
馨香远闻者,以喻比丘戒德芬馥,为众所闻也。
殑伽神女,非鼻闻香
【三藏法数】
梵语殑伽,华言天堂来,河名。谓此河源自雪山顶,无热恼池流出故也。此女即主河之神,遂以为名。以其无鼻能闻,故云非鼻闻香。
梵语殑伽,华言天堂来,河名。谓此河源自雪山顶,无热恼池流出故也。此女即主河之神,遂以为名。以其无鼻能闻,故云非鼻闻香。
嗅香受胎
【三藏法数】
谓如牛母,但嗅犊气而亦怀胎,是名嗅香受胎。(,牛名,犊牛子也。)
谓如牛母,但嗅犊气而亦怀胎,是名嗅香受胎。(,牛名,犊牛子也。)
戒香充满
【三藏法数】
菩萨修行,于诸戒律,坚持无犯,以戒能灭身口之恶,犹香能除粪秽之气。故经云:戒香芬馥,广布充满,譬如莲华开敷,妙香广布,遐迩皆闻也。
菩萨修行,于诸戒律,坚持无犯,以戒能灭身口之恶,犹香能除粪秽之气。故经云:戒香芬馥,广布充满,譬如莲华开敷,妙香广布,遐迩皆闻也。
香山王
【三藏法数】
谓此山中,一切诸香,皆悉充满;以喻离垢地菩萨,戒行威仪,功德妙香,遍熏一切,如香山王也。
谓此山中,一切诸香,皆悉充满;以喻离垢地菩萨,戒行威仪,功德妙香,遍熏一切,如香山王也。
调大香象
【三藏法数】
谓如来无畏说法,亦为破坏富兰那等憍慢之心,令其调伏,而生正信。犹师子震吼,调伏大香象也。(梵语富兰那,无翻,外道名。)
谓如来无畏说法,亦为破坏富兰那等憍慢之心,令其调伏,而生正信。犹师子震吼,调伏大香象也。(梵语富兰那,无翻,外道名。)